群策群力:观沧海重大改版意见征集
尊敬的观沧海(ageeye.cn)用户们,欢迎你抽出宝贵时间阅读本文,诚邀您为我们接下来的重大改版提供宝贵意见。
追溯历史,观沧海上一次重大改版,是在2017年到2018年期间完成的,距今已超过五年,此后经历过数次比较小的升级。当时本有庞大的开发计划,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未完成,因此留下了不少烂尾工程,比如没有实际用途的关注功能等。作为一个小团队,从2019年开始,我们因为忙于地图书知识库(ditushu.com)和地图编辑器的开发,无法同时兼顾两个平台,观沧海网站的开发工作基本停滞;搜索等功能无法使用;中国历史地图专栏无法使用。服务器存在定期耗尽缓存资源导致登录状态失效等问题。最新版的地图编辑器也迟迟没有更新上线。即便如此,因为用户的热爱,每天依然有上千用户使用观沧海网站制作地图,我们在头条、B站、知乎等平台,经常能看到使用观沧海网站的创作者。


从2015年开始,观沧海网站一直公益免费运营。但长期以来,大量用户只编辑不发布,占用了大量服务器资源,违背了我们建站时地图分享知识的初衷,未发布的地图数量远远超过已经发布的地图。多年来,我们希望通过志愿者独立运营观沧海网站,多位网站活跃用户一直长期志愿担任管理员工作,再次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们也尝试接受个人和企业赞助,从2015年以来,共收到上万元的赞助资金,在此感谢大家的资助。
在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传统PC网站要么倒闭,要么流量大减。猫扑倒闭、天涯倒闭,国学导航关站、国学数典关站,这是一个PC网站的黄昏时代。为此,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观沧海的未来。在两周前,网站主要志愿者通过会议决定,我们将对观沧海网站进行重大改版,并探索新的运营方式。
总体目标
本次改版的主要目标,是围绕地图分享知识这一理念,去除无用和未完成功能,把观沧海网站改版为一个兼容微信小程序,通过知识共享协议分享人文类地图数据的在线应用。用户通过电脑或者手机打开应用,选择或者拖动文件到首页,填写标题、简介、授权协议等信息,提交审核通过后公开分享,分享后的文件支持直接下载。分享文件不再局限于地图编辑器内部格式,支持geojson\kml\shp等多种矢量数据格式。网站前后端代码全部开源(不包含地图编辑器)。
观沧海网站将不再提供地图编辑服务,地图书编辑器将推出包含诸多升级功能的全新2.0版本,所以在线编辑功能迁移到地图书知识库(ditushu.com),同时支持客户端软件本地编辑。正式上线地图书VIP会员,提供高级功能和线上服务配额。
在运营方面,我们正在筹建一个“观沧海数字人文发展中心”,在注册完成后,观沧海网站将由新成立的机构独立运营。在完成注册前,观沧海团队的志愿者也将按计划长期推动相关工作。观沧海数字人文发展中心的主要目标是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知识共享理念,推动国内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数据向社会开放共享与有效利用。我们将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和机构在地图书知识库等开放平台共享数据;为提出申请的个人或者机构提供完成数据共享所必要的技术服务;帮助公益团队在线协作开放共享数据。重点共享人文地理数据,以及各类图像、图谱等便于可视化的数据。与地图书知识库合作开展“人文数据知识共享计划”计划。
具体功能变更:
新增、修复的功能
页面改版,兼容微信小程序;
首页直接提供分享功能,支持分享ageeye/geojson/kml/shp格式;
可选择Creative Commons协议支持的7种许可证共享数据,选择后数据支持直接下载,提供保留所有权益选项,选择后数据不提供直接下载;
修复生成地图预览图功能;
修复地图名称、作者名称搜索功能;
修复地图标签功能;
支持标签、创建时间、更新时间、文件大小、文件格式分类;
增加矢量标注搜索功能。

移除的功能:
移除编辑功能;
移除“中国古旧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专栏;
移除讨论版;
移除关注功能;
移除等级功能。
迁移到地图书知识库的功能:
观沧海已有未发布私有地图数据迁移到地图书知识库;
“中国古旧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专栏的相关功能迁移到同名知识库;
地图书知识库支持在线和本地编辑地图数据,在绑定观沧海账号后,直接将地图发布到观沧海网站;
观沧海使用知识共享协议共享的地图数据允许地图书知识库和地图书编辑器调用作为底图;
观沧海使用知识共享协议共享的地图数据允许地图书编辑器直接浏览,授权协议允许编辑的情况下可作为模板新建地图;
观沧海讨论版由《地图书编辑器》知识库讨论版替代。
架构升级:
后端升级到Python3+Django4;
前端升级到Vue3+Quasar2;
地图编辑器升级到2.0。
专栏迁移
观沧海网站上的“中国历史地图”和“中国古旧地图”专栏在2017年上线后受到了许多朋友的欢迎。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已经落后且不可用。我们从2019年开始计划用地图书知识库的《中国古旧地图》和《中国历史地图》知识库替代这两个专栏。从2020至今,《中国古旧地图》知识库收录的地图数量已经达到了1865幅,收录古旧地图收藏单位33个,相关书籍65本。

https://www.ditushu.com/book/10/
《中国历史地图》地图知识库目前已经收录14133个点,可以搜索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秦至唐的矢量地名。

https://www.ditushu.com/book/33/
地图书编辑器2.0
地图书编辑器2.0也将在未来发布全新版本,上线使用文档,目前最新版本已经开发到2.0.0-alpha.9,在完成迁移后,我们将推出beta版本。

新版本将逐步支持以下功能:
支持Web\小程序\Windows\Linux\MacOS跨平台使用;
支持多语言;
支持三维地形;
支持矢量瓦片底图;
支持自定义XYZ模板底图;
支持调用自定义WMTS服务底图;
支持地图模板和样式模板;
支持导入导出geojson/kml格式;
支持调用.ageeye/geojson/kml/格式作为底图;
支持调用地图书知识库图层作为底图;
支持图层多选和批量操作;
支持多面挖孔;
支持多线多面的子多边形删除;
支持插入图片;
支持叠加图片底图;
支持标注古旧地图老照片等高清图像瓦片;
支持在知识库中管理地图、图例、图片、纹理等资源;
支持导出地图为图片;
支持iconfont自定义图标集;
支持地图元素分级显示设置;
支持子图层样式继承上级文件夹样式;
支持在线搜索结果直接添加到地图;
支持地图配准工具;
支持密码临时分享链接;
取消底图数量限制;
更丰富的样式支持;
更强大的标绘功能。
如果您希望对本次重大改版提出意见,或者希望直接参与本次改版的开发工作,欢迎通过评论区留言,或者加入QQ群614171796反馈。在此,我们也欢迎有能力和意愿的个人或者机构,为观沧海网站的运营、以及观沧海数字人文发展中心的成立提供帮助,或者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或者专家顾问。7月中下旬左右,我们计划召开观沧海数字人文发展中心的第一次公开筹备会议,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