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9.9分的BBC纪录片天花板丨以科技探究造物之奇

2022-03-07 16:06 作者:浅间  | 我要投稿

之前看了原版,然后有了中配。

趁着疫情居家办公,带着5岁的女儿重温了这部《绿色星球》,我们两个都有点意犹未尽。

从热带雨林里丰富多彩、生存策略各不相同的植被,到水生植物们在湖面上悄无声息的、对光和生长空间的争夺,从热带到南北极的四季变迁,到沙漠里的巨大“仙人掌”成就别具一格的生态系统,从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到我们积极尝试恢复这个绿色的星球……

4K的画质、高端的拍摄科技应用、优秀的配乐,还有熟悉的老爷爷(大卫·爱登堡)的解说……BBC耗时4年、走了27个国家和地区,为我们献上这场视觉盛宴,而除了纪录片该有的纪实属性,这部《绿色星球》,还有一个让人惊艳的创新——像拍动物一样拍摄植物。


动物和人类一样一刻不停地活动着,而植物的生长却有更漫长的时间尺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植物是安静的,它们不会思考、没有意识,只是存在在那里罢了。

《绿色星球》的总制片迈克·冈顿自己也说:“在我们看来,植物是静止的,它们似乎什么也不做 。”

但在这部纪录片里,他却带领着摄制团队借助各种高端的科技,为我们展示了植物们的“活跃”:他们首创了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三角树”),也会费事费力地为想要拍摄的植被搭建一座模拟真实环境的水塘,他们等待一场真实的林间大火,然后走进焦黑的土地去探寻数年一遇的开在焦土上的花……


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三角树”)
搭建模拟王莲生长的水域
等待一场真实的大火

利用突破性的实时、延时摄影技术,他们从植物的视角,“主观”地记录植物的世界——于是植物们像动物一样“活”了过来,它们相互攻击、彼此竞争,也互相帮助,甚至也有“亲子”间的帮扶。


热带雨林里,一棵古老的大树寿终正寝——在它的残躯上,从蕨类到灌木再到真正的“树”,不同种类的植物各显其能,只为在这片新诞生的伊甸园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狡猾的寄生植物从其他植物身上夺取养分,却也作为联系网络——当有危险到来的时候,每一株被寄生的植物都能得到“警告”。

热带水域,水生植物们利用各种各样的生存策略来拥有更广阔的水面,但最终,王莲后来者居上,挥舞着巨锤般的枝叶,占据了整片河床。

日本,球藻把自己滚成圆形,向着更深的水域前进,以躲避水禽的分食。

巴西,人迹罕至之处,难以言喻的清澈池水让阳光照透其间,植物们靠着光合作用,将整片水域变成气泡丰裕的“香槟”。

四节更迭,熊熊大火之后,以年为休眠单位的嫣红花朵开在废土般的焦黑之上。

森林之下,菌类将每一棵大树牵连在一起,亲代树会将营养输送给自己的后代,而即将死亡的树木甚至会把残留的营养分给其他的植被——这是人类从没有设想过的,植物们会做出的行为。

……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可以从全新的角度看待植物,看待不一样的属于植物的绿色世界——造物之奇,让人惊叹,谦卑,感恩。

而每一集的结尾,正片之后技术相关的花絮,则为我们展示,所看到的画面是由怎样的技术、怎样的用心、怎样费时费力地得来——人类利用智慧探索世界的样子,让人感动、自豪、叹服。


万物有灵,世界宽广,我们能够做到太多的事。

9.9分的BBC纪录片天花板丨以科技探究造物之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