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小哥的游戏推荐】第一期:《死亡搁浅》(Death Stranding)

哈喽,小伙们大家好,我是远小哥。作为一名二十多年的网瘾少年,从小到大接触了各式各样的电子游戏,从儿时的红色警戒、帝国时代、三国群英传,到后来的仙剑奇侠传、NBA live,罪恶都市,再到大学时代的英雄联盟和Steam上各式各样的3A大作,游戏陪伴我走过青春,来到中年。在我游玩过的众多游戏中,不乏许多经典之作,它们有的玩法独特,极具挑战;有的剧情跌宕,引人入胜;有的则更像是一个艺术品。虽然我的视频内容主要为大家分享学习知识,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但是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去聊一聊游戏,将那些曾让我沉醉的游戏推荐给大家,也记录自己曾经在那个虚拟世界里度过的美好时光。今天第一期,我们聊聊小岛秀夫的大作——《死亡搁浅》。

首次接触《死亡搁浅》,是在2019年年底。当时我正在北京出差,晚上去我的发小家做客,在等待晚餐的间歇,发小打开了他的PS4,让我体验当时刚发行不久的游戏。游戏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出色的画面表现,精美的过场动画和演员精彩的演出,十分夺人眼球。当主人公Sam驾驶着摩托车疾驰在荒野向我驶来,我开始了第一次的死亡搁浅之旅。两个小时左右的体验,让我对游戏的世界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游戏那些新颖的设定,如时间雨、BT、布里吉斯、遣返者、杜姆斯、开罗尔网络等,使我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朋友向我介绍,这是一款送快递模拟器,游戏的主旨强调的是连接,当时的我难以理解其中含义。当我背起总统的尸体前往焚化厂,镜头拉远,一首《Bones》响起,我的DNA动了!焚化厂出来之后第一次面对BT,感受到了真实的紧张和恐慌。不得不说游戏的气氛渲染十分到位,当我们被BT包围时,黑色的焦油物质让我们寸步难行,搁浅者们拼命把我们拉下泥潭,前期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我们便沉入了无底的深渊,我的首次搁浅之旅也告一段落。

后来,在游戏登录Steam后,我便第一时间入库,然而繁忙的学习工作,让我很难有完整的时间补票。Epic今年免费白嫖了这一大作之后,我终于花时间结束了这趟搁浅之旅,一路走来,感慨颇多。先简单介绍一下游戏的故事背景:《死亡搁浅》的故事题材是一种科幻和末世的另类结合。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大灭绝,每次灭绝都伴随着“死亡搁浅”事件的发生。何谓“死亡搁浅”?在背景设定里,所有生命肉体(赫)死亡后,灵魂(卡)会通过“冥滩(The Beach)”前去往生。然而因为某些原因,逝去的生命会通过冥滩返回生者世界,成为BT(Beach Thing) ,BT在接触活体生命后,正反物质作用下,将引发虚空噬灭,也就是破坏力惊人的大爆炸,无数生物因此丧生,导致更多的虚爆。游戏剧情正是发生在现代死亡搁浅事件期间,这也意味着第六次大灭绝即将来临。在虚爆的影响下,人类社会分崩离析,纷纷求生于地下,整个国家变得支离破碎。同时,虚爆产生的开罗尔物质,阻断了人类的通讯设施,并形成开罗尔云,引发时间雨雪,乃至可怕的开罗尔风暴,一切与之接触的物体会加速老化。在这样一个末世环境里,人类也没有坐以待毙。名为布里吉斯(Bridges)的政府组织不断研究死亡搁浅事件,发展了开罗尔网络技术,试图恢复人类之间的连接。像主人公Sam一样职业的派送员,成了人类社会实现彼此联系的最后一根纽带。然而这份“送快递”的工作并不轻松,那些四处游荡的BT和无处不在的时间雨就是最大的挑战。借助布里吉婴(Bridge Baby)科技,简称BB,一种在脑死母体中所怀的婴儿,介于生死之间的存在,可以帮助感知BT的存在,以及自身特殊的杜姆斯体质,Sam成了业内有名的独立派送员。《死亡搁浅》所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末世背景下,Sam直面面目全非的世界,团结现存社会,拯救人类,延缓灭绝到来的故事。

有了这样的背景铺垫,游戏的核心玩法“送快递”便随之展开了。游戏流程通过Sam不断在各个失去联系的节点城以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末世准备者们之间运送必要的物资,并将他们接入开罗尔网络,实现技术和信息共享,并拯救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总统候选人亚美莉来展开。因此,我们的大部分游戏流程,就是为了快速、安全的完成送货任务,所有的游戏系统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首先,游戏设计了完善的货物管理系统,玩家可以自由的优化负载配重,制作合适的装备,携带合适的武器弹药,然后跋涉于山水之间。真实的路途中也充满挑战:Sam会因为地形崎岖而踉踉跄跄,甚至摔倒导致货物损坏或者丢失,无处不在的米尔人为了抢夺我们的货物为我们不断制造麻烦,恐怖的BT更是压迫着我们脆弱的神经。前期游戏的艰难,使得众多玩家早早退坑。在坚持将流程从东部推进到中部以后,整个游戏世界豁然开朗,前期的煎熬和忍耐也获得了回报。首先,各种载具的解锁,让我们能够装载更多货物,提高了送货效率。甚至我们终于可以在广袤的开放世界中大搞基建,修路搭桥乐此不疲,特别是在进入雪山,解锁高空滑索后,我更是沉迷基建不可自拔。当我把各个节点都用索道互通以后,每每飞驰在各个山巅,送货反而变成了一种十分具有成就感且上瘾的体验,游戏时间也不知不觉增加到了近三十个小时。随着配送订单的完成,各个节点连接等级不断增加,也解锁了更多送货装备,比如悬浮器、送货机器人、各种科技骨架、充电宝、力量手套等,也让快递体验变得更加舒畅,对比在东部步履维艰的日子,颇有种鸟枪换炮的感觉。

俗话说,一切恐惧来源于未知。当对游戏机制进一步熟悉之后,面对BT也更加得心应手,再也不像新手时期那样神经紧绷,畏手畏脚,寸步难行。丰富的武器,如血液手榴弹、冲锋枪,甚至榴弹炮等,让我们敢于和BT痛快一战,如果无心恋战,逃跑潜行,顺手割断BT脐带,也乐趣十足。虽然战斗和潜行并不是游戏玩法核心,但是在我看来也足够酣畅淋漓,特别是几次BOSS战,巨鲸BT、巨人BT、巨狮BT等,氛围塑造极具压迫感,甚至还会在开罗尔风暴影响下来到一战,二战和越战战场构成的搁浅带,那一刻仿佛变成了战争游戏。在弹尽粮绝之后,我们能收到来自其他玩家给我们投送的弹药补给,因此整体战斗的难度不大。在游戏世界中,我们虽然看不到其他玩家的身影,但他们的痕迹却无处不在。其他的玩家修建的各种设施,关键时候总能助我们一臂之力,他们也会默默的帮助我们的维护设施,提供材料,甚至帮我们完成订单,不得不佩服小岛秀夫这种全新的游戏互动设计概念,也正是独特的玩法,结合剧情,共同将本作“连接”彼此的主旨,在不经意间向玩家传达。

我个人十分看重游戏的剧情体验,强调游玩的代入感,以及游戏过程的获得感。我希望通过游戏过程能有所收获,无论是了解那些未知的世界,还是获得一些精神的洗礼。诚然,《死亡搁浅》在这方面无可挑剔。游戏完整的世界观架构,有血有肉有思想的NPC,充斥着大量细节和彩蛋的游戏世界,丰富的访谈以及邮件内容,将死亡搁浅世界的宏大的画卷一点点在我们眼前展开。游戏中的女NPC芙拉吉尔(Fragile)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释怀。她的名字英文意为“脆弱,易碎的”,因为手下希格斯的背叛和陷害,她曾误将核弹派送导致城市毁灭,从而被人当成了恐怖分子。然而再次面临劫持时,她曾经坚强的抱着核弹走进时间雨中,承受急速老化的伤害,只为拯救整个城市,拯救家族企业的名誉,证明正如她的经典台词:“Because I‘m Fragile, but I'm not that fragile."所言,她是坚强的。即使得不到Sam的爱,她仍背负着脆弱的身体及梦想,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在连接人类,也为连接自己的过去和死去的父亲的路途上。其他的角色的故事同样精彩,同样让我印象深刻。为了寻找虚爆中丧生走散的妻儿而不断在生死之间徘徊的心人(Heartman),活着的21分钟,对他而言就是等待死亡间隙的空档,他的心脏是为了死去而跳动,即便经历21万次的死而复生,却始终难觅妻女身影,他的心搁浅在悲伤的过去;还有那身体器官七成来自尸体回收,通过干细胞技术改造的人造人亡人(Deadman),他没有父母,没有亲友,孑然一身的他只能与研究亡者世界和BB技术为伴;那个肩负着国家荣耀却懂得心怀感恩的总统助理硬汉(Die Hardman),即便在总统命令下进退两难,不得已被总统握着手开枪射死自己敬爱的长官,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从此活在了愧疚中,活在了面具之下……诸如此类,每一位角色,都在游戏最后找到了自我“连接”的意义,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各种精彩,难以一言以蔽之,需要大家自己在游戏世界中慢慢体悟。

最让我震撼的是,那个年轻貌美,温柔体贴,一袭红衣,如梦如幻的亚美莉,那个玩家费尽周折,只为拯救的亚美莉,确是承受着毁灭使命的灭绝体,如此残酷,如此痛惜,如此撕裂,如此绝美。最后,是她与Sam的羁绊,以及她看到人类为了彼此连接做出的努力,促使她放弃了自己的使命。她将自己封闭在了冥滩,阻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给了人类一次对抗命运的机会,却独自陷入了亿万年的孤独之中。如此巨大的反差,给玩家带来巨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同时,游戏在叙事手法上多有诡谲之笔,各种剧情铺垫引导玩家陷入误区,最后却来一个恰如其分的反转,既不突兀,确更多让人钦佩和叹服逻辑之严密。游戏中制众多制作精良的播片,导致结尾处剧情演出略有拖沓。从战胜最终Boss到游戏完全落幕,还有长达好几个小时的大部分由播片组成的内容,因此被众多玩家诟病。然而在我看来,结尾的演出却是无比高超的点睛之笔。Sam在冥滩上一次次的奔跑、力竭、再奔跑、再力竭,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而亚美莉则在身旁将事情的一切来龙去脉向观众娓娓道来,揭开了一切谜底。正是在这种铺天盖地的绝望和孤独下,才让我们真正理解亚美莉作为灭绝体的矛盾心境,理解她做出最终选择之后所即将承受的痛苦。而最后当Sam即将失去自己珍爱的BB洛时,是亚美莉再次遣返了洛,正如当初拯救Sam那样,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动容。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3000多字,好的游戏作品总是让人意犹未尽,在我看来,《死亡搁浅》实属难得的佳作,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游戏本身。如果你厌倦了车枪球、厌倦了简单粗暴的神经刺激,不妨来《死亡搁浅》的世界里,修修路,搭搭桥,看看风景,读读邮件,听听音乐,送送货,再细细品味 “Connection”的真正内涵,相信最后你会由衷的竖起大拇指,为这样一代神作点赞👍🏻👍🏻👍🏻👍🏻👍🏻👍🏻。(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