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济学小贴士(八十七)生产要素市场(六)

2021-09-27 13:04 作者:大桥_流水  | 我要投稿

什么引起劳动供给曲线移动

只要人们改变他们在某一既定工资时想工作的量,劳动供给曲线就会发生移动。所以我们来看看几个能够引起这种移动的因素。

爱好变动  在1950年的美国,34%的女性从业或者正在找工作。201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58%。中国家庭的女性也是如此。虽然这种变化有许多解释,但是妻周氏依旧是爱好或对工作态度的改变,60年前,因为家庭原因,女性大多选择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而在今天,家庭的规模变小了,更多的母亲选择工作,所以劳动供给增加了。

可供选择的机会改变  在本科主要专业中,2018届毕业生月收入较高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软件工程(6733元)、网络工程(6597元)。而当年就业比例增长较多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较2014届增长2个百分点。从这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因为高工资吸引了更多毕业大学生,信息传输等劳动市场上的供给就增加了。

图源:www.sohu.coma333795377_297403
图源:www.sohu.coma333795377_297403

移民  工人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或从一个国家向里那个一个国家的流动是劳动供给移动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这就解释了很多大城市通过各种优惠政策进行的“抢人大战”的原因。

劳动市场的均衡

我们已经知道了竞争性劳动市场上工资如何决定的两个因素:

1.     工资会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需达到平衡。(类似于供需曲线的平衡)

2.     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这是人为的变动)

看完这两条,我们肯定会有这样的疑问,如何在劳动市场上同时做到这两件事。其实事实并没有想的这么复杂,下面就看看解释过程。

下图表示劳动市场均衡。工资和劳动量调整使供求平衡。当市场处于这种均衡时,每个企业购买了它发现在均衡工资时有利可图的最大劳动量。也就是说,每个企业遵循了利润最大化规则:它雇佣劳动直到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时为止。因此,一旦劳动的购买量使供求均衡,工资必定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

图源: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原图略作修改

这就使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改变劳动供求的任何事件都必定使均衡工资和边际产量值等量变动,因为这些量必定是相等的。为了说明这一点如何发生的,我们考虑一些使这些曲线移动的事件。

参考文献: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稿件鸣谢:

@大桥_流水

@少年阿陈



经济学小贴士(八十七)生产要素市场(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