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微课堂——冬青奥会、冬残奥会、冬奥会的规则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从总体上看):冬青奥会、冬残奥会、冬奥会都是在冰场和雪场进行比赛的。冬青奥会和冬奥会都有7个大项。计时、计分规则基本相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参赛运动员都必须满18周岁。冬奥会和冬青奥会参赛运动员的身体都必须是健全的。
不同之处(从总体上看):唯独冬残奥会有6个大项,分项、小项也与冬青奥会和冬奥会数量不等。显然计时、计分规则完全不相同。另外冬残奥会参赛的运动员是残疾的,包括站姿滑行能力低下、需要坐在轮椅上参赛、有视力障碍。对于视力障碍运动员,对讲机是必备工具。冬奥会、冬残奥会、冬青奥会雪道高差和距离均不等。
不同之处(从个体上看):冬残奥会缺少速滑、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北欧两项、跳台滑雪、雪车、雪橇。轮椅冰壶每场常规赛思考时间双方各38分钟,其中双方各总共有64只壶。加时赛双方各每局8只壶。冬奥会混双冰壶比赛每场常规赛思考时间双方各22分钟,其中双方每局各共有48只壶。加时赛双方各有6只壶。冬奥会男子和女子2014年前每场常规赛双方思考时间各73分钟,加时赛双方每局思考时间各10分钟,中场暂停2分钟。冬青奥会采用插牌板计分,思考时间用电子板。冬残奥会对服装有要求,冬奥会对服装没要求。
冰球:冬青奥会采用3人制,小罚净时间1分钟,大罚净时间1分半。冬残奥会采用冰橇冰球,罚时只有2分钟,不分小罚和大罚。冬青奥会一场时间共45分钟,加时赛5分钟,每场均3人出场,点球由3人点球。冬奥会采用5人制,小罚2分钟,大罚4分钟。一场时间共60分钟,第一场轮加时5分钟,4人出场,金牌争夺战加时20分钟,其余场次加时10分钟,均5人出场,点球由5人点球。
短道速滑:冬奥会个人赛4个队员,接力赛5组队员,设混合接力。冬青奥会个人赛3个队员,接力赛4组队员。
速度滑冰:冬奥会女子最长5000米,男子最长10000米,有集体出发和团体出发。冬青奥会女子最长3000米,男子最长5000米,没有集体出发和团体出发。
单板滑雪:冬青奥会没有从冬奥会中分离出来,冬残奥会在2014年冬奥会中分离出来,到2018年后才还原,并且只有坡面回转。冬奥会对上述问题没有任何影响。
冬季两项:冬奥会有混合接力,冬青奥会没有混合接力,冬残奥会只有短、中、长距离3种。冬青奥会个人赛脱靶加罚1分钟,接力比赛每人有发子弹,使用后仍然不中,脱靶一次加罚一圈。冬残奥会长距离比赛脱靶一次加罚一分钟,其余距离脱靶一次加罚一圈,坐姿组100米,其余组别150米。
自由式滑雪:冬奥会产生13枚金牌,冬青奥会产生10枚金牌。
跳台滑雪:冬奥会分为标准太和大跳台,有混合团体。冬青奥会只有标准台,没有混合团体。
北欧两项:冬奥会分为标准太和大跳台,跳台分为标准太和大跳台,越野滑雪都是4×5公里接力。冬青奥会上只有标准台,越野滑雪都是3×4公里接力。
高山滑雪:冬奥会上有全能、团体赛,产生11枚金牌。冬青奥会上没有全能、团体赛,一共产生7枚金牌。冬残奥会又缺少超级大回转、回转、全能,产生30枚金牌。
越野滑雪:冬残奥会按性别进行出发,至少有一名女运动员,出公开接力外。在接力时自由技术和传统技术分别在第几道有指定的规则。个人赛分长、中、短距离。冬奥会不抽签,分项是否有女运动员、技术形式、比赛形式均无关,并且有双追逐和集体出发,个人长距离和团体短距离釆用传统技术。
相同之处(从个体上看):
短道速滑:冬奥会和冬青奥会的跑道周长都是111.12米,直道28.5米,半径8米。接力顺序都是推接人在弯道和直道间转换的。准备时都要采用非点冰动作,个人赛出现第一次犯规裁判吹哨叫运动员回到起点重来,第二次犯规被裁判罚下,只剩1名队员是需要上1名替补队员。接力在第二次抢跑或交接棒出错时,该队所有队员都被取消成绩。成绩按选手滑行的时间决定名次。到终点时不能再滑,但可以靠惯性减速。若因出现闪光灯的原因而抢跑则不算。没有滑到第一个弯时就有人摔倒会被裁判叫回,如果滑过了这个位置有人摔倒,碰撞的远动员和没滑到终点的人没有成绩,除非只有一人滑过终点,此时这人的成绩不计入最终成绩,要每人回到起点复活一次。
速度滑冰:冬青奥回合冬奥会的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规则多数规则基本相同。没有复活的可能。个人赛每滑到一个交换区双方都要交换赛道。集体出发和团体出发处罚对象相同。
花样滑冰:冬青奥会评分规则采用花样滑冰上的新系统,分项及其晋级顺序相同。
冰壶、轮椅冰壶:冬青奥会和2014年冬奥会开始每场常规赛男子、女子都是双方各80只壶,分上下5场,从第11局开始进行加时赛,其每局双方各8只壶,设有起踏器,没过前置线或碰到边缘都会作为废壶,由运动员拿走。冬奥会混双比赛和冬残奥会轮椅冰壶都要有一位女运动员,冬青奥会冰壶和冬奥会男子、女子比赛不放置定位壶,壶越过大本营将被作为废壶。得分根据双方离大本营中心的人得分,每只壶得1分,如果双方都为0分则先后手顺序不变,若有一方0分则下一句让0分的那一方后投,开场按抽签决定。冰壶直径都接近30厘米,重量都接近20公斤。场地面积一致,形状都是凹凸不平的。掷壶时都要在越过前置线时脱离身体,冰壶在决定作为废壶之前,遇到冰刷、身体、轮椅都是不可以的。每场上、下半场、加时赛双方都可以各叫一次60秒暂停。每场的下半场的第一句过后出现大分差都允许分数低的一方提前认输。壶的颜色都是按红、黄色分的。双方交替投壶。若场上出现一次杂音或闪光灯则立即终止比赛。
冰球、冰橇冰球:冬青奥会和冬奥会女子冰球以及守门员有特殊规定,冰球和冰橇冰球的进攻队员都要边运球边射门,受罚采用双方多打少的形式处罚,守门员犯规要上替补,若中途多打少的队伍进一个球可直接解放最初受罚的运动员。加时赛只要进一球比赛就会结束,否则点球大战。至少有一方比另一方多进两球才能决出该方胜利。淘汰赛中,均采用交叉淘汰赛的形式决出冠军。
雪车、雪橇、钢架雪车:共用一个赛道。先推行一段距离,再跳入车体中,最后滑行。车体不足可以配重,但超出范围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根据总用时排名。到2002年后在冬奥会和冬青奥会都稳定下来。
单板滑雪:都按男子和女子分,两条赛道的旗门长度、坡度、高度、数量保持一致。
高山滑雪:都设置安全网防护措施。不同小项滑雪仗有差别。滑降和超级大回转属于速度项目,比赛按一次滑行决出名次。大回转和回转数与技术项目,名次按两次滑行成绩合计计算。比赛中运动员要穿过所有数量的旗门,碰到旗门不算犯规,漏过一个旗门最终没有成绩。
跳台滑雪:冬奥会和冬青奥会跳台滑雪的评分都是根据实际落点与K点进行加分或减分确定最终分数。每场最终分数都由两轮相加决定,第一轮与第二轮出场数序相反。
自由式滑雪:冬奥会和冬青奥会自由式滑雪中,裁判都按起跳、空中动作、着陆三部分来打分。场地由助滑坡、过渡区、平台区、跳台、着陆坡、停止区组成。其他分项同理。
越野滑雪:都按男子和女子分。路线都是上坡、下坡、平地各约占三分之一。
冬季两项:都包括越野滑雪加射击。顺序均采用站姿、卧姿、立姿。有脱靶就有加罚。
北欧两项:冬奥会和冬青奥会北欧两项都有跳台滑雪和越野滑雪组成,只有男运动员比。跳台滑雪的成绩决定运动员越野滑雪比赛的出发顺序。落后几分推迟几秒出发规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