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简答|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文博简答
文博硕士考研资讯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1)本真性
一项文化遗产的本真性是来自原初的可以留传的一切之整体,从物质形态上的持续、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到它的历史见证性。坚持本真性原则,有助于提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坚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有效地防止“伪民俗”和“伪遗产”占用可贵的保护资源和财富。
(2)整体性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是某些“代表作”和零散的“文化碎片”所能涵盖的。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我们倡导的保护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式来反映和保存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所以,整体性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一个重要保护原则。所谓整体性就是要保护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传承人和生态环境。这就是说要从整体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关注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保护。
(3)可解读性可解读性是指我们能够从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上辨识、解读出它的历史年轮、演变规律,尤其是内在的精神蕴含。一个民族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传统文化最深厚的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态和原始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承载着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图式和价值观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格外重视解读和挖掘其内蕴着的各种精神观念。
(4)可持续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长期的事业、系统的文化工程,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短期任务。只要保护的对象一旦被认识和确定,保护工作就应长久地持续下去,没有时间的期限,我们这一代要保护,下一代还要保护,使这份文化遗产子子孙孙承继下去,并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中弘扬光大。因为,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会更加珍贵。
考查院校:2019湖南师范大学
注意:答案整理自书籍,非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本文参考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