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我”
每个人终有每个人成功的方式,只是我们是在寻找的过程还是已经在追寻的路上。 首先,你得认识你。认识自己,通过家庭的氛围,父母兄弟姐妹的性格,通过目前你所在的生活环境,你常联系的几位朋友的相处模式,通过你手机上常用的软件和浏览的内容,日常的饮食和作息,最后,通过你期待的追求。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理解认识别人的性格特点,可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存在的性格,倒不如说总觉得自己是能改善的,却总是无法改变的。我们习惯承认和理解他人的劣根性,而自己却总很难发现自己。 其次,尝试过坚持一件事或者多件事,并且有几件是成功完成。再想要炫耀之前,停下来细细去看成功之前走过的痕迹,会一步一步的发现有那么些雷同的脚印。 我们总是过得匆匆忙忙,与其说成功几件,甚至都不清楚所做的事情的意义在哪里。慢慢也就淡忘了曾经努力获得成功的痕迹,缺了点停下脚步来去思考,来反刍自身的努力与失败。 分享自身的故事也许会招来不屑和批评,但自己能够明白这就是自己生活的方式,就继续努力活下去便是了。 (小学时,曾经我被不信任可以取得数学竞赛和象棋比赛成绩,后皆有所获奖。初中,我见过毒品充斥的校园,老师的一些不公平对待,以及我自身成绩也一样不是优秀和还要闹事的,但后面我依旧也能进个县里的重点高中。高中,班风不好,成绩较差的我在一个本科率还没有1/5的班级,而班里却都扬言着目标华工中大,后只因差几分进二本A类选择复读的我考进了一本线。大学,一群为了奖学金不折手段和实验室中不太被看好,最终毕业的我拿了优秀毕业生和考研上岸以及拿比赛国奖。如今,读研,放养的团队基本无老师管理,而且多数学生的一些功利性,我不禁也得防着和努力突破出圈。) 在分享的括号里,我在拿过去一些较差的痕迹从而来激励我自己需要突破,从而显得我取得成功。一切的说法似乎有那么些雷同的说辞。过去发生也属实是真实发生的,但对我身边的很多却毫不在意的事情,仅仅只是我用来作为我需要突破自己和去追寻目标的一个垫脚石故事作用。 当我回到过去的初中或者是高中,我依旧是那么的迷茫,依旧是那么的不知所措,依旧是那么的自卑,感慨自己为啥总平平无奇和思想怎么那么天真无知。 没有谁生而自信,仅仅只是他初步找到了他自己的方式值得展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