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25岁,还不了解自己,如何找到人生目标?

2023-06-18 06:19 作者:21-07-29  | 我要投稿

认识自己确实找到人生目标的前提,但是不是不认识,就找不到人生目标吗?

那放心,社会分分钟教你学会做人,有房贷吗?有车贷吗?有娃吗?有老人要养吗?有个不大不小的理想吗?这些都没有,想活下去吧。那得赚钱啊!看,人生目标不就出来了。赚钱、赚钱、赚钱、活下去啊。


但非要说认识自己这个命题,还是可以分析一下的!

而且,要放心,这事是个挺有难度的技术活,很大大咖也面临这个问题,因为人了解外部世界似乎还有个考评标准,但了解自己这事,没啥考评标准和指标。要不然古希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怎么写着,“认识你自己”这样的千古名言。

神庙

认知自己能够用的上的学科,心里学绝对算的上一个。这方面的牛人除了提出命题的苏格拉底,还可以找到孟子,孟子说过,“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当我们把那些斑鸠、狗、马放出去,都知道把它找回来,但是当你的心被放走了以后,我们却不知道把自己的心找回来。

所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把你放在外面那颗心找回来,就好了。

把心找回来,就涉及到觉察自己,知道自己此刻的念头,念念觉察。

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我”可以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人大多是时候做的事情,是遵循本我的和自我原则进行,就是让自己高兴和权衡利弊的结果,这些都隐藏人的无意识当中,而认识自己,就是那个“超我”能够冷眼旁观心理的各种念头,知道觉察自己。

禅宗里有个故事,一个小和尚师傅,开悟了和不开悟有什么区别,师傅来说开悟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小和尚说,这怎么能是开悟的状态呢,那我也开悟了啊,我也是“饥来吃饭困来眠”,老和尚就说,我是安于当下的,但你是千般挑剔、万般选择。这是不一样的。

这个故事讲的文艺点的说法就是安于当下,多么美好的状态,就是不瞻前顾后,不左顾右盼,心念合一的安于当下。就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我们以为知行合一是言行一致,其实不是,知行合一是保持心念和行动的高度集中。

这又跟心理有的一个词叫“心流”对应上了,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将心流 (flow) 定义为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各种不同的挑战感和技能水平高低分出了八个区,分别是:心流、控制、放松、无聊、冷漠、忧虑、焦虑和激励。

心流

当用户在完成交互行为时需要高技能水平,并且通过感知到高挑战,且两者达到某种平衡时就会有心流的体验产生。最生动的例子莫过于玩游戏。任何游戏一定会提供一定的难度给玩家,并常常伴有过关打boss等设计来让玩家感知挑战。

控制

在驾车的时候,是需要高的技能——驾驶的,但是挑战感并不强,这时,能够感觉的就是控制感。当然,提高挑战感,例如赛车,能让某些人着迷,从图上可以看出原因,因为他们进入了心流状态。

放松

放松性的阅读和品美食就属于高技能和低挑战。

无聊

做家务,需要有一定的技能水平,但是却不能让人感觉到挑战,所以做家务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冷漠

当交互行为的技巧低而面对的挑战也低的时候,但是这样就无法产生持续上升的心流,也会出现心流体验。这种情况下是一种冷漠。例如看电视,我们沉浸于其中,但事实上整个身体、心理并没有很激动地参与,而表现出了冷漠、无感情。

忧虑

在不参加太多逻辑的争论的过程中(当然不是参加辩论赛),有一定的挑战却没有要求很高的技能。表现出的就是忧虑的情感。

焦虑

在做一些例如重复性的工作,死记硬背文章的时候,由于技能水平低却完成高挑战的任务,就会出现焦虑。

激励

当工作技能提升或者学习水平提高等,有一定的驾轻就熟之感,这时,工作和学习就有一种激励的感觉。

而认识自己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针对上述的8个区,找到能让自己浑然忘我的事情,如果你非跟我说“这个事情是上次在寝室打游戏”或者看电影,那我也没办法,但还是要最后倔强一下,就是还有一些工具论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那就是张萌的七个人物法。

这个放法就是按同性别的方式,找到7个榜样人物,中国14亿人,找到你觉得可以学习的七个人,然后列出每个人的3项硬核技能,一共21个,然后找到排序前三的3个。

为什么是7个人,为什么要列3个技能,为什么最后去前三,科学依据在哪?

同学,这事我也不知道,有些事情没写实操的理论来源,如果都是理论--然后实践,那估计世界进步的速度一定很慢,中学的马哲不是告诉你,实践出真知,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吗,好的,我知道我跑题了。

回到七个人物,找到这个3个硬核技能之后,然后用早起的时间遵循1万小时及《刻意练习》的法则,形成一个学习的闭环,闭环就是有计划、有实施、有总结、有评估。简单说,就是你看一本书,看完了,你得写个笔记吧,写个笔记,你得复述一下吧,复述完了,你可以写篇文章分享一下。做个视频也行,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

熟悉就对了,这不是是“费曼学习法”吗?

证明自己学明白了的最好方式就是教给别人啊 ,评价教给别人的标准,用市场化的方式就是看你学习的成功是否有人买单。

思路简单、清晰、粗暴!但是真的好用啊!

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这个是最爽点最高,也不用看那么多书啊,提升格局啊,开阔视野啊 ,这些都重要,但格局提完了,视野开完了,你发现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迷茫还是那个迷茫,所以

啥也别说,干就完了,做起来,做起来,做起来,才能找到目标,因为在做起来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真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25岁,还不了解自己,如何找到人生目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