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版 2021新版 部编版 统编版 初中语文9年级语文

《沁园春·雪》:感情基调激昂雄壮
给词作中的几幅雪景图拟写小标题:
(1)北国冰雪图
(2)长城大河图
(3)群山高原图
(4)雪后睛日图
1.北国冰雪图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雪飘,写出了诗人视野开阔,远达万里;画面广袤无垠,气魄宏大。
“封”,写的是一种静态,显得凝然安静;
“飘”是动态,显得舞姿轻盈-一静一动,使得雪景在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生动。大地坚冰封冻,长空大雪纷飞,冰雪充塞于整夺天地,大笔勾勒间气势磅礴、境界宏阔.
2.长城大河图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大河”专指黄河。“长城”和“黄河”,位于北国,最能反映北国风貌。不仅如此,它们还是整个中华大地的象征.
“内外”、“上下”,地域广阔,气概雄伟。
“莽莽”有无边无际,气势雄浑的意思;
“惟”的意思是只,强调了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白茫茫一片,景象十分壮阔;
“顿”字,则写出冻结之速,寒威之烈,全句让人不禁联想到昔日这条母亲河波涛滚滚的雄壮气势。
天地间浑然一色,冰天雪地,整幅画面奇伟雄浑.
3.群山高原图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意思是: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山高原活泼奔放和蜿蜒绵亘,曲折不断的特点。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绘北国雪景。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群山、高原以人的品格,生动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与天相接的壮阔之景,突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扬发的气概。群山高原图充满活力和奋发的态势.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壮美雪景中你读出了诗人的怎样的情感?
读到“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读出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由衷的热爱,读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读出了誓死保卫中华大地、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读“欲与天公试比高”,我感受到作者按捺不住的豪情壮志,读出作者精神振奋、意气风发,要主动挑战,大展宏图的英雄气魄.
4.雪后晴日图
“须晴白,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雪后晴日图,把美景比作少女的衣装,使祖国山河之美在雄壮之外又平添几分妖娆可爱.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人评论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历代最富有代表性的,功绩卓著的帝王。
“惜”字定下了对这些帝王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带有批判之意。
“略输”“稍逊”“只识”含蓄地批评他们长于武功而短于文治、才能不足。
“俱往矣”他们社已成为过去。对这些帝王的评论,蕴含着后来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帝王英雄的自信。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今朝”的风流人物定然不负历史使命,主宰江山、缔造历史,开创伟业.表现了诗人坚定的自信和敢为天下先的伟大抱负.
《我爱这片土地》
一. 圈画诗中的典型事物,思考画出事物什么特点
“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
饱受摧残、坑洼不平、满目疮痍
“河流”:“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
怒水湍急、汹涌奔腾
“风”:“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
狂风怒号
“黎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
朝晖温柔和煦
象征意义:
“土地”-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国土;
“河流”我们因祖国苦难而汹涌的悲愤之情;
“风”人民心中永不停息地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和反抗;
“黎明”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鸟”是一个勇者形象,它“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它为被压迫的土地歌唱,为愤怒、反抗的河流和风歌唱,为即将到来的黎明而歌唱;“嘶哑”可以看到它的疲累和竭尽全力.
鸟活着时,倾尽全力为土地而歌唱,“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将自己的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土地融为一体,把一切都毫无保留地献给这片“土地”,这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情.
独特的意象:鸟
渺小的力量微不足道的 中国人民被蹂躏而抗争的形象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对“土地”毫无保留的奉献一切
“飞鸟”和“大地”象征游子和祖国 游子对祖国不能割舍的眷恋
‘土地“在画面中是主体地位;
”河流“流淌在”土地“上,”风“吹刮在”土地“上空。画面整体的色调应该是灰暗的冷色调.
“黎明”是作者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美好憧憬。它画成远景,应是整体画面中的一抹暖色。
“鸟”,位置应该比较明显突出。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邮票”寄托着离家在外求学的思乡之情,“小小的”体现了邮票之小,呈现了思念之深。“我”和“母亲”是意象关联的对象。“这头”“那头”体现出距离感。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乡愁”“邮票”寄托了与爱人相隔两地的相思之苦。“窄窄的”船票虽窄,相思真切。“我”和“新娘”是意象关联的对象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坟墓”将“我”和“母亲”永远地隔开。“矮矮的”坟墓。深深的悲痛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与祖国分离的漂泊无依之痛。
2.诗人为什么选取这些意象来表达“乡愁”呢?
具体可感的事物
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意象
本文是时间顺序
叠词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音韵效果:声音自然延长
回环曲折,低回婉转
表达效果:乡愁愈加深厚、浓重
小时候:邮票:思乡之情(可以疏解)
长大后:船票:相思之苦(可以疏解)
后来啊:坟墓:痛心无奈(不可疏解)
而现在:海峡:漂泊无依之痛(难以疏解,充满期待)
重章叠句
1.节奏舒缓,便于抒情.
2.一唱三叹,回环往复.
《你是人间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温暖
笑响愉悦/点亮了/四面风温暖、柔和;轻灵
在春的光艳 轻灵。明媚。欢快、富有变化中/交舞着/变。
“你”的特点:明媚、欢快、活泼、可爱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意象特点:朦胧、柔软
那轻,那娉(
pīnɡ
)婷(形容女子的姿势美),你是,鲜妍(
yán
)
百花的冠冕(
miǎn
)/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意象特点:鲜艳、高贵、圆满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意象特点:清新、纯洁、充满生机
“你”的特点:充满生机、新生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意象特点:艳丽
“你”的特点:美丽、天真、庄严
*使用“你”13次,亲切自然,动人心弦
“你”的特点:美丽、活泼、清新、可爱、充满活力、新生
风舞春光图
人间四月天,春风和畅,春光明媚,笑语盈盈,是一个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的季节.“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落笔有神,风本无形,却由“你”的笑点亮,从而引出灿烂明媚的春光,暖意融融。“我”的生活也因“你”的欢笑而美好无限。此处听觉与视觉结合,调动读者多个感官来体味这四月天的生动无比,令人嘴角不由上扬.
月夜百花图
月圆之夜,皎洁的月光洒落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高贵的“你”戴着皇冠,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在花丛中,花儿随之绽放.“夜夜的月圆”是长久的美满与希望。戴着“鲜妍百花的冠冕”的“你”将带给世界希望和美丽.“你”的世界充满希望,静谧美好。
“你”的世界:温暖惬意、灵动梦幻、静谧祥和、充满希望。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点明这首诗是对爱的歌颂。
诗歌形式:每节三句,句式富于变化
第一组:修饰语作陈述对象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春的光艳轻灵交舞着、变化着”
第二组:倒置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你是新鲜初放芽的绿”
“求新求变”.
试用整齐的句式为每一节写一句话
光艳轻灵的四月天里洋溢着爱
梦幻柔美的四月天里浸润着爱
静谧祥和的四月天里赞颂着爱
新鲜柔嫩的四月天里包裹着爱
融暖缠绵的四月天里倾吐着爱
全诗表达诗人对“你”的爱与赞美,抒发了无限喜悦的心情.
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1.了解基本内容,找准意象
2.分析意象特点,感受意境画面
3.品味语言,分析手法和关键词
4.结合背景
《我看》
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 与春风相关的词语是向晚的,交代了时间
悄悄揉过/丰润(指丰满滋润)的/青草, 形容词悄悄,描写了春风的温柔。“揉”的意思是用手来回搓,运用了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力度。
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
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①把青草比作潮水,在春风的吹拂下,形成了荡漾的绿潮
②联想,从春风、青草想到了远处的潮水。春风吹皱一时潮水
③写出了春风的朝气活力,突出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
我看/飞鸟 自由、轻松、有力量 /平展着/翅翼
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 悠远、庄严里,
我看/流云 美丽、自由/慢慢地/红晕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深邃、厚重
哦表示领会、领悟,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我 指诗人自已枉然/在你 大自然 的心胸里/描画!
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
永在寂静的/谐奏里/勃发。
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
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如今/却只见他 远古哲人/生命的/静流
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
叫天风挽你生命 /坦荡地/漫游, 前面讲的是生命,后面讲的是诗人自已。由生命到个人,由一般到具体,发出了自我的宣言
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哦,让我 的呼吸/与自然合流!
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熄.
诗人热烈的渴盼自我的生命与自然融为一体,就像花朵和自然枯荣一样,欢笑与哀愁都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苦乐交替人生常态,我也应该欣然接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接受历练。在生机和期待中,日益成熟和沉稳
春天的特点:宁静而富有力量,温厚而充满生机
我(诗人)说你(大自然)包容万物,亘古永恒
他(远古哲人)说你(大自然)蓬勃生机
诗人看到春之景,为大自然的自由、从容、活力所震撼,从而关照自我,领悟到生命也应该奋发、坦荡、力量
这既是一首春的赞歌,也是对生命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