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素是个筐,啥都往里装?
与汉服相伴而诞生的,汉元素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词汇。
最早是在2005年,由天汉网的子奚首先提出来:

一般来说,普遍的观点认为,汉元素不属于汉服体系,只是应用了一点汉服元素的衣服;
另外一方面,在很多汉服科普视频中,将所有不符合出土文物(或者不符合他们认为标准)统统扔到“汉元素”这个筐子里面。
导致汉元素这个词变得很模糊,很混乱,很多时候与“改良”混用,有时候也难以明确地指代具体事物。
本文对“汉元素”进行辨析。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服饰可以粗略地分为形制和风格两大层次,就是一件的衣服,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组成:
一、形制——骨架、本质、结构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剪裁制作的方式是什么?是按照中国传统的对折平裁、通肩连袖呢,还是按照西式服饰的剪裁方式破肩绱袖?
是按照中国传统的一片式结构剪裁制作、围合穿着的裙子呢,还是按照西式服饰的裁剪方式做的筒裙套裙?
二、风格——血肉、表象、花色面料等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花纹、面料、颜色、装饰品等等设计要素综合呈现出来的结果。风格的划分很多,比如:森女风、OL风、复原风、休闲风、运动风、哥特风……
形制和风格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一件具体的衣物。
形制按照粗略的划分,可以分为西裁和汉裁;
风格也笼统地划分,可以分为古风和现代风。
本文是坚决反对“西方=先进”“西化=现代化”,这里的“现代风”更多是指“工业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时代风格”。不可否认,西方服饰率先进入了现代化进程,且取得了全球性的压倒性优势,因此在“现代风”的表达式中占据了优势的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的服饰就完全没有参与现代风塑造的机会。
由于本文是在辨析汉元素,故而为了行文简便,便于读者了解,而划分了四种象限:汉裁加古风、汉裁加现代风、西裁加古风、西裁加现代风。
第一种:汉裁加古风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基本上目前汉服界做的都是按照这个模式在做。无论是复原风,还是不那么复原的古风,都是属于这个范畴。
第二种:汉裁加现代风(汉式时装)
这种是实践得比较多的一种情况。在保持汉裁方式、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采用了现代风的风格设计,本文称之为“汉式时装”。
这种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也是汉服体系正确的道路,但是存在的尴尬在于:虽然够日常了,但是群众就看不出来穿的是汉服了。那么当汉服已经看起来不汉服了,这个算不算汉服呢?
一些反对汉服的人,也根本不承认汉式时装,他们认为汉服必须是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汉式时装是“改良过的”,就不算汉服,换句话说,汉式时装不能证明汉服的时代性、现代性和适应性。

第三种:西裁加古风(汉元素)
这个就是本文要重点辨析的汉元素了。我们对汉元素的定义是:在西式服装体系(西裁)的基础上,加入汉服元素的服饰。

这一款就是典型的汉元素。我们分析它的形制。结构是上衣缝合下裙的连衣裙,且背后装拉链,改变了原本上衣下裙分开的结构;从剪裁来看,破肩缝,袖子的经纬方向改变,就是西裁的制作方式。
虽然形制是西方的服饰结构底本,但是从设计风格来说,又是典型的古风风格。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个是“汉服”,并不会将其认作西式服饰。因此,这种属于汉元素。
值得说明的是,盖亚那种属于东方主义范畴。
第四种:西裁加现代风

这种就不用啰嗦了,我们所有人穿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衣服。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
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转载、投稿及其他合作 或 建议与意见
请联系阿罗微信 Chinesehanfu
或邮箱xdhanfu@foxmail.com
如您对内容有疑问或更多看法欢迎留言
欢迎加入粉丝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