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101 社会意识形态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101、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有政治思想、法权思想、哲学、历史、教育、文学、艺术、道德和宗教等多种具体形式,统称社会意识形态。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来反映社会存在和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例如政治思想和法权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的反映,它们通过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政策法令,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艺术是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并为一定阶级服务的。
在阶级社会里,任何社会意识形态都有阶级性。各个阶级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反映社会存在,形成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等。因此,政治法权观点、道德观念和文学艺术等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的。现代修正主义者所鼓吹的超阶级的“全民的”意识形态,是根本不存在的。教员指出:“在阶级存在的条件之下,有多少阶级就有多少主义,甚至一个阶级的各集团中还各有各的主义。”[1]
社会意识形态虽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它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并有相对的独立性。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指导社会实践和社会革命,推动社会前进。我国先秦法家的思想理论[2],就属于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先进的革命的意识形态。而旧的错误的社会思想和理论,违反社会发展的趋势,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当社会制度根本变革之后,某些反动的意识形态还会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为反对新制度、复辟旧制度服务,阻碍历史的前进。我国二千多年来,社会制度几经变革,但代表反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孔孟之道至今还在毒害人们,阻碍社会前进,就说明了这一点。政治、法权思想、道德、哲学、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先进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是在同反动阶级的旧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教员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作斗争中发展起来,而且只有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还会长期存在,因此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还要进行长期的、曲折的斗争。但是,必须看到,“一切腐朽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不适用的部分,一天一天地土崩瓦解了”。[4]我们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以便彻底扫除这些垃圾。
各种不同形态的社会意识,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发展的。任何哲学、道德观点,都反映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而这些观点又影响文艺、宗教和科学;宗教、科学和文艺对政治、哲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所有这些意识形态中,政治思想和政治路线是核心,是灵魂,是决定一切的。哲学是人们的世界观,它贯串于各种意识形态之中,起着指导作用。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48页。
[2] 包括他们的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各种观点。
[3]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 《介绍一个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