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戏靠这3样东西创造巅峰,黄立纲有望成为新八音才子?

作为布袋戏里的三大件,剧情、武戏、口白,撑起了整个金光的巅峰时刻,也让黄立纲在布袋戏这个圈子里声名大噪,如今金光布袋戏的剧情及武戏品质都有所下降,东瀛线尤多见诟病,不过话又说回来,至少黄立纲的口白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黄立纲是布袋戏大师黄俊雄的幼子,自小跟着父亲的身边学习耳濡目染,曾在加拿大求学,之后返回台湾,那时还没有投入布袋戏,因为父亲缺少人手开始从事布袋戏的相关打杂工作,高中毕业之后开始正式的投入布袋戏团,从基层开始做起。

后来也有同家族的霹雳布袋戏担任导演导播的工作,黄立纲对摄影有极大的兴趣,一开始从摄影助理开始做起,五年后才成为导播,开始接触布袋戏剧情,也慢慢将父亲的传承接棒到自己手中,并在在1996年开始参与金光布袋戏的录像带电视播出,在2009年筹备多年的「黑白龙狼传 」上线,黄立纲首担大任,开始全程担任口白,并一步一个脚印,在2002年黄俊雄成立新公司「天地多媒体」,黄立纲逐渐成为金光多媒体负责人,肩负公司整体运作、口白配音,编剧、后期制作、导演等。

布袋戏的口白,是整部剧的灵魂所在,也许有人听不惯闽南语,但这是最初的语言,最初的味道。剧中的角色的声音是以一人口白演尽男女老少,这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而黄立纲还要负责片头曲片尾曲的演唱歌词,电脑特效制作,也常常传出,因为太过操劳生病的消息,最近也是刚做完手术,人非圣贤,熟能无过,没有任何人是没有缺点的,就像刚担任拥有一切主导权的黄大侠,他的第一部作品《黑白龙狼传》,就可以得知还不是非常的稳定与成熟,自然就被拿来跟他的前辈们比较,不只是同家大哥八因才子黄文择,也有布袋戏界的人士,被批得可以说是体无完肤。可是最令人惊艳的是,黄大侠全盘接收正反两面的意见,然后持续的进步与调整,让戏迷听到他努力的声音。

口白不像其它技能,它进步是可以直接用耳朵就能听到他的改变,其情感的充沛象是随时要爆炸的雷管,这种感染力直接轰击你的听觉,《决战时刻》片头曲那段念着史艳文的口白,瞬然间的怒吼与释放,能马上令人进入情绪带入画面感,黄立纲的口白已经慢慢撑起自己一片天, 情感投入更是让人叫好。

虽拥有不少的缺点与瑕疵,但热血程度无人能敌。这是从量到质的变化,黄立纲他做到了。从此一路飙升,从《决战时刻》、《九龙变》、《剑影魔踪》一路的进步,尤其是当角色在悲伤愤怒时的分野,能够确确实实的听见最真实的情绪,就算闭上眼睛也感受到这种画面,戏迷们可以说是有目共睹,黄大侠甚至曾经在粉丝团分享自己的心得,说自己是「永远不会被接受的声音」,只有吃不下去的剧情, 只要肯努力用心,没有永远不被接受的声音。黄立纲在口白的功力上可以用"非常刻苦"来形容。走出了父亲的影子,创造了一种更年轻且新式的口白配法。

如今随着剧情品质的下降,面对如排山倒海般的评论。当然黄大侠的缺点是非常多的,例如不够细心,插手剧本、企业管理经验欠缺,但这个是无法避免的,无法面面俱到,毕竟他一人多化的经营模式,终究有所极限,也希望找到平衡点。

所以他懂得顾及戏迷的感受:大家喜欢到不行的角色,就进一步去升华,例如剑无极和温皇;好的角色死了,也要让他死得有所价值,例如默苍离,那些该死的但又不能死的角色,我就让他先去退隐,例如北竞王。所以他尊重编剧的意见:例如三弦说要重拍了,倾家荡产他也照做,因为编剧这方面远比他专业。所以武戏,要拍的十分谨慎、认真,就算不是惊为天人,至少也不要对波满天飞。

最近几档戏从整体质量来看确实大不如从前,也引来戏迷批评黄大侠的插手编剧,道理大家都明白,只是金光布袋戏的经营形态,注定他们不能休息,不利因素再多也还是要硬上,顶着公司生计和先前剧情的包袱做下去。在这之中,身兼口白、编剧、老板的黄立纲压力有多大,是很难想象的。虽说人无完人,难免冲动犯错,但我们必须吞下一个难堪的道理:你愈在不利的环境中做事业,就愈要以完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能只以“我已经这么努力了”来求心安,因为做不好的还是做不好,努力错方向更会是灾难。

也不要怪观众苛责,戏迷要的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就够了,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众多评论都有反应:几年前的金光是得道的,而今却有些失道了。我想大家如果平静下来一点,应该还是希望他们能够把“道”找回来的。我们能做的,也就是给予一些分析与建议,除了给金光团队,也是给我们自己每一位戏迷,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且看且珍惜,有的看总比没得看好,道友觉得呢,大家评论区讨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