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神经、折寿2.9年…环境也催人老,快看你中招了没?内有解答
衰老作为一张盘根错节的巨大网络,是万物都会历经的生命过程,并且,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我们也从对它“避而不谈”、“放任自流”,转向逐渐预防、控制衰老进程。
也许,我们常歆羡百岁老人天赋异禀的优良基因,但殊不知,后天的众多因素同样会极大影响个体寿命,且这些因素我们完全可控!就比如时刻存在于我们周围、但却被习惯性忽视的环境毒素。
环境毒素的定义非常广泛,包括物理毒素(如化学物质、激素、药物)、社会毒素(如失业、安全性不足、缺乏教育机会)、情绪毒素(如恐惧、不确定性、羞辱)等[1],渗透进生活点滴,且已被证实能大幅加速衰老[2-4]。
若问环境中的污染能带来多大问题?回复是足以掀起一场魔都巨变……
无形之中最为“致命”,这些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无形辣手”究竟威力如何,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进行干预?
(鉴于环境毒素的范围实在过于广泛,如有此次盘点未能涉及因素,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笔者交流哦~)
空气污染:
十面“霾”伏
每分每秒我们都在呼吸,然而,24小时陪伴人类的空气,却因工业活动、尾气排放、气候变化等多因素影响而每况愈下,大量颗粒尘埃、毒废气体充斥其中。
最终,被污染的空气“猛兽反扑”,开始威胁人类健康衰老。一项针对全球范围的研究表明,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与死亡率更高[5]。
而“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当相关防治措施实行后,污染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被逆转,如柳叶刀旗下衰老研究专刊The Lancet Healthy Longevity发文,发现我国自2014年起逐步推行《清洁空气法》后,已经明显降低了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6]。
图注:2014-2017年我国PM 2·5年均值变化。蓝色区域表示空气质量被大幅改善
不仅与衰老关联疾病密切相关,空气污染还可能直接影响人类的寿命长度。根据全球范围内模型分析推算,空气污染使得人类预期寿命平均损失约2.9年,甚至大大超过了香烟的危害[7]。
图注:在全球范围内,由于空气污染,预期寿命平均减少了2.9岁
#应对措施
想彻底杜绝空气污染危害,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不呼吸),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先尝试做起来:
• 关注空气污染状况:当外界处于中等污染及以上(即污染指数101以上),避免长时间暴露于污染环境,或在污染条件下进行剧烈运动
• 选择外出时间:避免一天中臭氧浓度较高时间段(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外出
• 警惕室内污染:外界空气优良时,打开窗户保持足够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清理
• 个人防护:无论室内或室外,当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如大量粉尘、油烟),佩戴有过滤装置的防护口罩
水污染:
喝水好,喝好水
“生命起源于水”、“人体含水量占60-70%”,如同离不开空气,我们不能没有水。日常的衣食住行中,水无处不在,但“喝水好”的前提是要“喝好水”。
早在1999年,研究人员们便发现,欧洲不同区域人口死亡率与寿命差距可能与饮用水质量相关[8],随后多年的研究更是显示,全球范围内的水污染加剧了人类细菌感染风险与有机化学品(如农药)等污染物摄入,导致如腹泻、伤寒、血吸虫病等系列健康问题[9-10]。
在查阅资料时,笔者还注意到曾有多位学者以我国新疆等地作为样本,发现良好的水质和内含必需微量元素可能是当地人群健康和长寿的重要因素[11, 12]。
图注:媒体报道的中国最长寿老人
同时,部分存在于被污染水源中的过量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还可能引起膀胱癌、肾癌、皮肤癌、肺癌等众多癌症高发的恶劣后果,人类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大幅飙升[13]。关于重金属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干预措施,笔者将在后文另起一节为大家再作详解。
#应对措施
为了有效保障机体健康甚至延缓衰老(不被收智商税),在避免水污染危害方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关注居住地周边水源情况,如可能有污染情况(比如存在电池厂、化工厂),建议选择非污染区域桶装水作为日常主要用水
• 某些区域(如我国西北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气候因素,饮用水内含有过多钙、镁离子,可以考虑在经过家用净水机后使用
• 非污染、非特殊地区可正常使用或经净化处理后使用
幅射:
距离我们遥远吗?
提到幅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和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仍历历在目,其产生的核幅射对于环境、人类健康影响至今尚无定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虽距核辐射还较遥远,但其他类型的幅射确是一点不少。
排在首位的幅射便是万物生养依靠的阳光。太阳发出的宇宙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余下抵达地球,而人类几乎时刻都暴露在这些幅射中——光老化,来了。
无论先天基因如何优良,只要暴露在阳光下、不注重防护,久而久之,面部便会出现大量皱纹,并伴随黑色素沉着导致肤色暗沉、不均匀[14],更甚者,光敏性皮肤病和皮肤恶性肿瘤也可能如约而至[15],刨除内在不提,你看起来就老了。
#应对措施
天气逐渐晴好,夏季烈日已在路上,应对太阳幅射的防护必须马上做起来!也许你可以尝试:
• 避免在阳光强烈直射的情况下外出
• 作好物(伞、帽子等)化(防晒霜)结合多重放晒
• 补充硫辛酸等可美白抗氧化、抵抗光老化的补剂,并做好晒后修复
重金属超标:
家里没矿,心不用慌?
前文在水污染部分,重金属的身影就已出现,这告诉我们,重金属并非是刻板印象里距离我们很遥远——只要家里没矿,就与我无关。
在与人类健康相关研究中,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具有显著生物毒性的元素常被予以重点关注。
以铅为例,3月7日,一项发表在权威杂志PNAS上的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暴露于含铅气体的污染环境中,使得当下超1.7亿美国人(约是美国人口的一半)的智商大幅下降(平均每人减少了近3个点)[16]。
铅一旦以各种方式被摄入(如烟尘形式被吸入,或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就能快速进入血液,并通过血脑屏障到达大脑,最终造成神经系统无法逆转的损伤[17, 18]。
更让重金属危害雪上加霜的是,重金属几乎不可能被生物降解,相反却能在食物链的生物富集作用下,成千百倍地被放大,一只小虾子体内微不足道的重金属,经过食物链层层加码,到了人体内,积累的含量便可能造成肾脏损伤、肺癌等诸多隐患[19]。
关于重金属与寿命的直接关联,当下研究还存在一些矛盾,一方面,重金属对人体的负面效应已经得到证实,但另一方面,一些百岁老人体内被监测到的高含量重金属,却并未影响其寿命长度,学者们推测可能与其体内强大且及时的修复能力有关[20]。
#应对措施
总体而言,重金属对人体有着不可小觑的危害(尤其是没有优秀基因的加持),合理规避仍是重中之重。为了避免体内重金属超标,防患未然与及时干预缺一不可:
• 结合区域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与工业生产等社会因素,尽可能挑选无污染的食物、饮用水等
• 用餐前、使用护肤产品后,彻底清洁手部
• 及时检测、监测体内有害重金属情况,根据特定重金属,并结合个体情况,针对性开展精准干预
环境毒素不仅无孔不入,还真的避无可避,然而,主动忽略、放任随大流却不是个明智之举,关注这些隐藏在我们四周的促衰因素,尽可能规避或减少其危害,对我们正追求的长寿未来不可或缺。
—— TIMEPIE ——
这里是只做最硬核续命学研究的时光派,专注“长寿科技”科普。日以继夜翻阅文献撰稿只为给你带来最新、最全前沿抗衰资讯,欢迎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和疑惑;日更动力源自你的关注与分享,抗衰路上与你并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