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一条轻轨与日本合作?从卫星地图看日本和重庆轻轨
一、重庆轻轨概述
我们都知道重庆的独具特色的一处风景线——轻轨穿楼,我们通过Bigemap的卫星地图也能看见。
▲ 李子坝卫星地图(来源:Bigmeap大地图)
重庆地势落差大,修建轨道交通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更别说上述提到的轻轨穿楼——李子坝、佛图关,这一段线总高程落差达115米,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落差最大的线路。
同时,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是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也是西部地区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从Bigemap下载的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路网
▲ 重庆卫星地图(来源:Bigmeap大地图)
而能够成功修建轨道交通,离不开当年所做出的努力。
二、和日方敲定单轨列车轨道交通建设
早在1946年,关于重庆规划就提出了修建高速电车。到上世纪80年代,重庆的交通拥堵加重,轨道交通建设提上日程。
最开始的设想,是和瑞典瑞方(VEVEF)公司一起商量过 “空中客车”事宜,这是一种客货两用的高架运输系统,设想是车辆悬挂在缆索上运行。但由于不符合当时实际,便取消了这个计划。随后,重庆派专家赴日考察。
1.日本轻轨的发展
日本轨道交通始于明治维新后的第二年,即1869年,到至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发展。
早期的政府奉行铁路“官设官营”原则,然而依靠日本政府的财力无法独立承担建设,1881年,日本首家私人投资铁路公司出现。 日本铁路发展从“官民并重”时代转变为“官主民从”时代,从此开始迅猛发展。
▲东京路网 (来源:Bigmeap大地图)
上世纪的日本,交通堵塞问题接近瘫痪,狭窄的道路 充满了汽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単轨铁路出现了。这种列车很有特色,能转小半径、爬大纵坡,因此,单轨铁路一度被当时视为城市交通道路的救星。1964年,日本成立日本单轨协会,研究单轨铁路可行性。
到了1972年,单轨列车正式作为日本采用的交通运输工具。而对于当时重庆的考察专家来说,日本的单轨列车,极其适合重庆的地形情况。
2.重庆二号线的发展
因此,上世纪80年代末,重庆组织了专家,赴日本考察。
1991年,重庆在城市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三条轨道交通的规划,引进单轨列车的想法更加清晰。2001年,中日双方达成一致。
▲ 重庆卫星地图(来源:Bigmeap大地图)
合作并不是那么的顺利,期间日方的总包价之高,使人难以接受。经过多轮艰辛谈判,和自主生产的实力证明,最终和日方达成一致,也正式开始了重庆二号线的建设。
修建期间,更是很多艰险。重庆地势落差大,尤其李子坝和佛图关一带,一面依山、一面依水, 来渝考察的日本专家直言施工难度大。而当年的设计者为“轻轨穿楼”花了不少心思,最终敲定 “三个脱开”设计方案,成为全国首条穿楼而过的线路。
2000年六月,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正式开工;2006年,轨道交通二号线二期工程建成通车。随着线网的铺开, 轨道交通在城市规划和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卫星地图和基础软件,在交通建设中起着至关作用。
▲来源:Bigmeap大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