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生存论的存在主义(3-2-3-3)——与晚期谢林心心相印的晚期...

2023-01-27 13:49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3-2-3-3 生存论导向的存在(Seyn 原初意志)主义Existential (实存论(翻译问题))Seynism与晚期谢林心心相印的晚期海德格尔

代表人物:后观念论者、辩证法家、本体论探讨者的海德格尔

●【Seyn存在=原初意志(幽暗隐匿的、自我遮蔽的)】=【实存之根据 Ground】

●晚期海德格尔问题域与谢林平行,但最后的辩证法不同,谢林认为【辩证法(理性)】(先验主体性、理性低头了,认识到自己是仆从)最后还是和华子【合二为一】

○【理性】是有限的,被Thatness(在世存在)所束缚

○把谢林的《人类自由的本质的哲学研究》叫做“恶的形而上学”,【绝对者】通过把自己【有限化】变成人(先验主体性),然后消解一切超出他的东西,但最后不可避免地消解掉了自己(变成纯无),它就成了【理性之恶】,一种形而上的恶的力量。

●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实存】要像诗人一样,在时代的绽放中等待新的标记①,它不再会被把握成【存在者(或某种特定的时间性样态)】,而是不再名词化

○①例子:希腊,海德格尔认为希腊是时代的另一个(第二)开端(对应谢林的“现在”),它是派生性的,但会被【有限主体】体验为这才是最直接的,希腊式的【遗忘存在、只把存在者(太一、理念)误认为存在】,是第二开端引出的【堕落史】,如何拯救?等!泰然让之②,敞开的姿态①)。【主体】以批判整个【存在史】的方式(主体批判整个【存在】如何【存在论】化;【存在本源性的基础】如何显现。然后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调和【堕落史】)

⊙①这是一种生存论姿态,不能把它形而上学化,走向尼采。——如果主体以这种敞开的姿态看淡【线性时间】,去体察最【原初的时间性(过去性)】,就会觉得时间停下来了(转折)。这时人就会临受天命,不再被一种激进的【主体主义】、【先验理性】所消解的【虚无主义】焦虑所控制。

⊙②这是一种主体化的意志,通达存在 Seyn(无所意志的意志,一种转折 Kehre,相当于时间性自己掉链子,一种前符号学的、彻底的的、不会时序化的、比时间本身还要原初的“过去”),但不能当做【主体的实存】。

场域论 3

实存(此在②的实质即其实存)调和【存在 VS 存在者】①

●①存在论差异

●②【此在】从【虚无①】中来,Belike 猩猩突然获得了【反思性的自我意识】,这时猩猩会很害怕,因为猩猩本来是处在自然生物节律中的,突然掉进了虚无的深渊(空无的主体性内部、符号学空间),自然节律不再能够支配它。

○BeBelike 猩猩玩小霸王玩得很开心,突然小霸王变成了电脑,但是个空无的、尚未编程(未符号状态)的电脑,这时猩猩就成为了【此在】,通过害怕(反思)使得【异质性他者(存在)】涌出,再利用电脑将其编程,成为【存在者】,和【此在】共在(因为【此在】看到了【存在者】确实存在)。——【存在者】会有一个根基性的【基础】,会不停产出,所以等着它完全展开,【等】就行了(海德格尔小布尔乔亚意识形态)

○①【虚无】把【存在者】与其【实存】隔开,否则【主体性】就会被消解为一个【理念】,【主体发生学机制】就不会被思考,【虚无】必须作为其中介。\n但如果把【虚无】当做根基,会直接导向尼采虚无主义(海德格尔说的)

本体论 2

存在(历史、Ground) VS 此在(遗忘、实存)

认识论 3

回忆(绽出、泰然任之) 调和 先验论 VS 实在论

如果将理性走到极致,消解一切外在之物、异质性他者,这时就需要【回忆】的姿态,与【绝对者】同一。

目的论 3

泰然任之① 调和 同一(理智直观高级版本) VS 丑闻(剩余、构成性例外(辩证法本身是不可扬弃的))

①等待Seyn,拯救会再次降临,不相信通过辩证法的关系来挽救历史,通过【诗性的思考】,把握【转折(时间性掉链子)】,是一种【没有意志的意志】

❤️❤️❤️

我们今天要来讲主义主义的3-2-3-3

然后它的代表人物是作为辩证法家的……

作为后观念论者,然后辩证法家,还有本体论探讨者的海德格尔

而且是30年代,1930年之后的海德格尔Heidegger

还是存在论现象学的一个加强版

这个东西就叫做……我把它叫做existential……

其实我想写存在主义

但是是真的存在

这个是实存

这个或叫生存,或者实存

实存论的、生存论的,或者实存论的存在主义

但是存在主义的词是existentialism

就是中文翻有问题的

existentialism 可以翻译成实存主义,或者翻译成生存论、生存主义

它不能翻译成存在主义

存在,谢林那边是Seyn

我经常拼错,存在是这个呀

你可以后面加个ism

它应该叫做一种……

海德格尔可以叫做一个生存论导向的存在主义、生存论的存在主义

这个词,存在……

就是我们要说的,晚期海德格尔对于这个存在……

不是sein,是这个seyn

就发音可能也是sein

对于这种存在的追问

这个存在我们之前讲过了

在讲谢林的时候,前面已经讲过了

你不了解的话可以回去看3-2-3-1,《世界时代》里面的谢林的那个存在

这个存在就是一种原初意志

就是这种存在实际上是作为实存之根据

这个存在是实存的根据

就是gründen……Das existenz……

它是实存之根据

这个存在是个幽暗的

存在本身是幽暗的、隐匿的,然后自我遮蔽的、隐匿的

我们在讲的是晚期海德格尔……也不叫晚期

至少是1930年之后的海德格尔,这是熟透了、很熟了的一个海德格尔

他的问题域基本上是和谢林可以说是平行的

但是他最后那个辩证法用的和谢林不一样

谢林最后认为辩证法还是回去了

这个理性和这个上帝最终合二为一了

只是又被它……理性低头了

就是主体的理性、先验主体性低头了

我比你小、我是你小弟

认识到自己的仆从性了

然后它就又被大他者吸掉了

所以3-2-3-1,在谢林那边

它们两个是差了一个东西

理性和上帝之间就差了一个东西

理性是有限性,它是在这里的

你可以说成它的此在的

它被一个东西束缚着

这个东西就是dass

或者你可以……它被这个thatness 给束缚着,被这个东西给束缚住

它是一种有限性的、有限存在

它一定得是在世存在

那么在海德格尔这是一样的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的解读我不认同

就是这本《德国观念论的终结》是瓦尔特舒尔茨的

瓦尔特舒尔茨本人应该是海德格尔的亲传弟子

这本书里面最后的解读我不认可

他对黑格尔的解读我也不认可

他图宾根的,就是他专门研究晚期谢林的,这个老哥

但是我不喜欢他

就是舒尔茨的东西……看看

他还被点名批判,其实是

舒尔茨在当年那本好像是谢林的《先验观念论体系》里面

他被当时就1976年编书的人点名批判,这个家伙

这是个……我不知道他为什么点名批判他

我要说的,舒尔茨对于谢林和海德格尔的把握

我觉得他把这个thatness和这个nothingness看成是一种功能

它是这样的、在这个舒尔茨那边是这样的

都是有一个辩证法中介

主体在谢林那边……

谢林版本是这样的

理性,然后由thatness做中介,就是dass做中介,最后又导向了上帝

就是理性是受这些东西束缚的、是有限的

而这个它(上帝)不需要

那么在舒尔茨的解读下……海德格尔是这样的

这边就是实存,其实就是此在

此在为什么会把它叫做生存,或者把这叫实存?

因为它短路

此在的实质或者它的本质,就是它的外显存在,就是它的existence

所以此在可以某种意义上看成实存

下面这个比较厉害的就是存在者

就是由那个原初意志搞出来的那个……很厉害了

这两个(上帝&存在者)是差不多的东西

只不过这个东西更多样一些

在海德格尔里面存在者这个东西是多、比较多,是碎的

因为海德格尔是一个后观念论者

他不允许说:你存在者还可以是一个专门的存在者,是一个统一的上帝

他会说(存在者)是这个诸神

实存和存在者是由这个无(nothingness)给它分开来的,在海德格尔那边

这个舒尔茨老是就觉得这个辩证法和这个辩证法是一样的

这个东西就可以看成是这个大人物

存在者就是大人物

我们是实存We are existence. 人是此在、是实存

直接是它的实存

但是有的东西不需要……

有的东西的存在、存在者……比如说哪些?

比如说某些理念:太一、永恒、时间

无,本身也算是某种存在者

就是它是由一个原初的存在之事件

“让存在”给它设立出来的一种很硬的、很厉害的东西,存在者

海德格尔的术语体系要……

但是你给它这样对照一下看还是有启发作用的

就这个东西什么就是用来置换上帝

我就觉得置换的那些本体论结构里面硬的东西

就是此在作为实存,你可以不停的变

但是这是庄家

你可以这个(存在者)看起来是庄家

这个的代表赌场里面的各式各样的……

(nothingness)就代表你自己的范筹、你的那个筹码牌,啥都没有

这个是理性、这个(上帝)是庄家

这个(理性)闲家

这个代表你的筹码牌、就一个空盘子thatness 

这代表你的筹码牌

我觉得这个nothingness也是

这个老哥这样说也对

舒尔茨他这样说我也可以理解

这个都是一个空空如也的筹码牌

然后谢林那边

他认为谢林那边,这个辩证关系最后谢林是低头了,理性低头

理性发现:我这个筹码牌这里面赢的……哪是我赢的?!

全是你这个老哥(上帝自己赢的

赢的筹码是你赢的,输了也是你在输

我只是一个代管筹码的

我要压哪里……

就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自由

那么海德格尔……舒尔茨认为

在海德格尔那边

此在最终的姿态也差不多

只不过在海德格尔,此在它这里不是面对虚无,去期待存在者,错了

他觉得这个是错误的

最终会导向一种虚无主义

你不能以虚无作为枢纽去期待存在者

你要另辟蹊径,去期待存在

找这个庄家背后的、更厉害的大老板

更厉害的大老板就是存在

存在比这个存在者还厉害

它是某种原初意志

但是海德格尔不叫它意志

因为如果……海德格尔觉得在谢林这边

恰恰是谢琳这个人犯大事儿了

谢林把存在称为一种原初意志

然后他的那个自由论、自由书,或叫做《关于人类自由本质的哲学研究》

那本书又叫自由论

就在那本书里面,谢林就搭建起了一个恶的形而上学

然后实际上是搭建起了一个意志形而上学

就是后面的《世界时代》哲学被海德格尔3231、都被海德格尔看成是一个意志形而上学

那么这个意志形而上学最后走到顶端就是走到尼采那边,就变成一种虚无主义

会走到虚无主义

这个是海德格尔的一个哲学史脉络

我不认同这个东西

这条路黑格尔没有地位、没有位置

我后面直接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和尼采了

黑格尔怎么可以没有位置?(黑勾派震怒!!)

我知道黑格尔比谢林、比海德格尔重……

就是黑格尔没有放弃中介性、没有落入泛神论

这一点我一定要……

就是你说泛神论,谢林肯定落入泛神论的

黑格尔是没有放弃中介性

黑格尔的哲学大全,我认为,它是实现了没有中介的中介

辩证法不需要刻意设立中介

这当然就是谢林派的学者和黑格尔派,以及这个后观念论,还有海德格尔……

就是这不是低头

他就觉得是低头

不是低头,这是倒置

就是黑格尔派、黑格尔主义者和谢林主义者,咱们有点不搭腔

我要说的,在海德格尔这里的话

此在、实存它就……

思想者要变成一种沉思、深思

它就是要……就是他认为真正的思想像诗人一样

要去在那种绽放中

就是在那种时代的一个绽放、绽出中去等待存在的新的标记

这种存在就不再会变成存在者了

它不再会名词化,或者怎么样的

不太会被把握成某种特定的时间性样态了

因为存在者这个历史、这整个对于存在之遗忘的……

在海德格尔那边

他认为希腊是第二开端,或者是一个另一开端,是一个时代的另一开端

就希腊开出来整个思想时代和谢林的世界时代里面的

过去、现在,还有未来中的这个现在是对应的

但是在海德格尔……海德格尔也把它叫做另一开端

真正的开端是没有开端

但是这真正的开端是不开端之开端

真正的开端就是隐匿的、存在,一个更原初的开端

但是它没有开端

希腊的这个第二开端永远就已经是……

就好像就是在谢林那边,现在好像是最……

就是现在是这……

它是派生性的

但是它会被我们有限的人类、有限的此在、有限的主体,体验为它才是最直接的

希腊式那种思维方式

就是遗忘存在,然后只把这个存在者、把太一、理念这存在者误认为存在

这个是第二开端引出的一个堕落史

我们在这里看到,青年时期海德格尔、天主教的小拳头攥的紧紧的

海德格尔在他晚年时期又出现了

又变成这种中二男了,我真是醉了

我跟你讲,又变成中二起来了

他觉得这是个堕落史,然后哲学要拯救

那么拯救着他那套怎么拯救的?等

一言以蔽之、一个字,等、waiting for、(gelassenheit)

就是叫要泰然让之

就是让它那样泰然让之

这个lassen的话就是让、let

泰然认之,把它翻译成

之前翻译成泰然处之、泰然让之

在谢林这边,他的姿态也是泰然让之

只不过谢林这边的这个泰然让之是我理性低头那个泰然让之

谢林这里是3-2-3-1它是1,让

这个让还是主体自己服从、顺服了、驯服了

而在海德格尔这里

这里的让是调和了、主体调和

主体以批判整个存在史的方式……

主体批判整个存在是如何存在论化,或者存在这个本源性的基础

它如何显像批判了它的存在、存在史,批判整个存在史的方式

然后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调和,他不是顺服

海德格尔是调和了这种堕落的历史

调和了这个就是……这为什么是堕落的历史?

这个其实也是海德格尔把谢林的《人类自由的本质的哲学研究》

叫做恶的形而上学

因为谢林的计划就是想要通过看……绝对者把自己变成有限的绝对者,有限化

就是它的堕落

有限化就变成人

人为什么会是一个恶的?因为人是先验主体性

先验主体性会咋样?

他就想要去以先验主体性去消解一切外部的东西、消解一切存在

一切超越、超出他的东西

然后他最后不可避免的会回过头消解掉他自己

他自己就会变成纯无

这个在现象学运动里面看的最清楚的

但我们把现象学运动给它反过来你就能看到

就是说你就想象:如果有一个现象学运动先是去消解外面的东西

最后再消解逻辑学、命题,还有整个认识论的那些环节,知识论环节的发生学机制

最后再消解这些东西(先验主体性)

它很明显就是这个恶、理性之恶

它要把一切超出它的东西都妄自占据为是它创造的、把它消解掉

最后就会变成一个无根……

那么这个恶、这种恶是一种力量

这个恶是一个形而上学化的力量

它是让谢林的形而上学体系可以运动起来

它是种动力,所以很重要

这种堕落……我刚要说啥的?

我刚才说的,在海德格尔看来就是说……谢林和海德格尔开出的药方都是泰然让之

……还不太一样

谢林是跪了

我理性跪了,磕……理性跪了

我是有限的

我其实只是你的中介、只是你的环节

我只是不受有限性束缚的

晚期谢林可能没有这么……晚期谢林其实没有这么拉呀,我跟你讲

这个舒尔茨他在……

这本书……要研究……

我们还是不要扯远了

我要说的反正……今天要讲的主要还是海德格尔

你可以看成是,海德格尔其实还是一种敞开的那种姿态

这个泰然认之本身就是一种敞开的姿态

你可以看成这个是一种主体化的意志、主体化的存在

但是你不能把它形而上学化

这个泰然认知是一种生存论姿态

但是不能把它形而上学化、不能走向尼采

因为你把这形而上学化

然后这个意志又是来自于无的、又是自我隐匿的一种

谢林其实那边已经有了这些结构

那么在被……比如说像克尔凯郭尔一样误解谢林

然后再往下传,传到尼采

那就比较糟糕了

就是主体化的意志,这个意志不是主体的此在

你不能说主体的意志就是主体的实存

不,主体意志里面有一种意志

它你可以说是通达于存在的、通达于seyn

这种意志就是一种无所意志的意志、一种转折

海德格尔那个词儿叫什么…Kehre 转折

如果用时间性术语的话

这种转折其实就相当于时间自己掉链子、时间性掉链子

这个转折其实就是时间性……

就是这种无所意志的意志其实代表着就是说一种……你可以把它感受成是一种……

因为我说的这个谢林那边原初意志,或者说这种存在

这个存在是个动词,但是我们用它当名词

这个动词我们把它当成名词去指称那个基础、指称基础

这种存在可以看成是一个……它是永恒的过去

它在时间线上是一个过去、一个彻底的过去、一个不会持续化的过去

一个前符号学的过去、是一个前时间化的过去

就是在时间、线性时间出现之前的那个过去

比时间本身还要原初的一个过去

这个过去就是前符号学的、前本体论的一个阶段

这个存在一直是陪跑的

就是它会陪着那个线性时间跑、陪跑线性时间

所以在线性时间里面

其实如果你用心去回忆、聆听、敞开的话

如果主体敞开

主体以这种泰然……

就是我刚写的gelassenheit

主体以这种姿态去看淡线性时间

然后去体察陪跑的那个更原初的这个时间性、更原初的过去性

你就会觉得它的停下来了

你就会觉得时间性停……时间停一下

线性时间顿挫的,就是你就能感到一种转折

感觉要变天了

就是那个线性时间性里面的这个目的论体系

或者一整个变了、不一样了It's different

这个时候诗人要聆受天命了

诗人就要吟唱了

来了来了,我跟你讲

哲人的话则是要负责如实的、真实的道出……

那我也不知道

我小时候看的,我已经记不太得了

海德格尔是大吹法螺是这么吹的

里面就还有很多什么烦、什么喜悦呀,还有那个什么……还有啥,是很怪的…赠礼……

我可以找到一个这个词

这个叫hingabe倾心,他用这个词

就好像男人在追求一个女性的时候

他一直是欲拒还迎、欲迎还拒的,跟你玩暧昧的

好久好久

莫名其妙你泰然认之,说他的意思就是:你这个渣男!泰然认之

忽然之间这个女孩子就对你倾心了

我这个例子举的有点矬

你就是觉得忽然之间,事件降临

你泰然认知,不再为那种激进的主体主义的

或者激进的先验理性所消解掉的那种虚无主义的那种焦虑所控制的时候

你泰然认之

然后就会有转折、有kehre

这个转折就得出现

就是时间性上的顿挫

就感觉时间在这个停滞了,等一个东西

it waiting for something 在就绪

在就绪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就有新的开端了

也翻译成turn

没啥技术含量的

换个档,或者就是踩离合器

我是个开手动挡老司机,我不是太……

这个基本上跟谢林的体系是非常接近的

你要读懂晚期海德格尔这些辩证关系

其实你只要去多了解谢林《世界时代》的哲学就行了

还有他的一些晚期哲学就可以了

 

我们这个时候要去讲他的格了

在场域论上3

在海德格尔的话,我要把它写成就是说……

Seyn VS 存在者

我写成存在和存在者

存在vs存在者

这是个存在论差异

其实(存在)这个是更厉害的,我老实跟你说

但是存在论差异由于齐泽克的庸俗解读……我就不要再说了

那由什么来调和?其实还是由实存来调和了

我要说的还是由实存来调和了

这实存就是此在的实质即其实存

也就此在本质就是它的生存

你是个现象学家很能懂这个东西

你很能理解这个东西

为什么我们把这个主体把握成是一个此在,或者把握成实存

这个实存……就这此在它的来源是从虚无当中来的

它是由于此在……

其实你就可以理解成就是说一个猩猩忽然之间获得了这个自我意识

就是反思性自我意识、人类的那种反思性自我意识

这个时候它是很害怕的

它会很害怕,因为它相当于是……

它本来猩猩是处在这个自然节律里面的

生物学节律、自然节律当中

它一下子掉进了一个虚无的深渊

就是它的一个自然节律不能支配它了

它收缩到一个主体性内部去了

它从那种充盈的、前反思的自然节律掉到一个主体性内部虚无当中

主体性里面什么都没有,那个软件还没跑

就相当于它是……这个猩猩相当于是什么?

它本来就玩小霸王,玩的特别开心的

小霸王那些游戏,魂斗罗、雪人兄弟,它就玩的很开心

自然节律很蠢的一些东西,玩的很开心

忽然之间它点到了一个东西

买了一盘卡带

发现是卡带是个什么?虚无,是个编程软件,你可以理解是个编程软件

卡带是个编程软件

你想玩啥游戏都有的玩的

但是现在里面啥都没有

它害怕了,我跟你讲,害怕了

猩猩这种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害怕了,啥都没有

这符号学空间空的、nothingness

畏、害怕了

畏、它就害怕呀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猩猩就是会变成一种此在

这种在海德格尔那边,那个此在其实就是它会害怕

然后害怕的时候就是异质性他者会涌出来

通过害怕异质性他者就涌出来

好了,你这个编程软件可以编是吧?

那我就变成存在者,跟你这个此在到一块去

这个时候你的这个世界里面,时间、空间,什么各种东西都有了

这个游戏不是此在自己编的

它进入符号学空间的时候

它是个虚无的符号学空间

编程是由异质性他者涌进来

通过存在,编程了存在者

然后和此在共在

比如说1234567数字这东西

还有是比如说……各种存在者

各种结构性的这些框架都冒出来的

时间、空间颜色什么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出来了

它是朋友帮忙

那么此在如何回过头来通达于、回到存在

就是说它为什么会……

像海德格尔那边,此在为什么最后会觉得好了?

觉得存在者是好人?

就是觉得它可以敞开自己\泰然认知

然后等待着这个存在降临什么东西给它,再倾心于它或者怎么样的

为啥?

因为它在这些存在者当中看到了:存在者确实存在着

The beings are being

就是它会发现陪伴它的这些意识结构框架,这些东西

内在的异质性他者,外在的这些客体,这些东西存在者

不一定是实存

可能是观念性的存在者、观念这东西

它背后有一个更原始的一个意志

这个意志是爱它的

某种意义上去理解

这个意志是爱它的、为它敞开的、为它绽放的

存在者是有根基的、有基础的

这个基础是生产性的基础

它会不停的生产出来

所以你不要怕,你张开了等着收割就行

等就是了,就这么简单

所以我觉得海德格尔哲学有点小布尔乔亚意识形态

等,等字诀,一个字等

虚无无非就是把这个实存和存在者给它隔开一个东西

否则的话主体性就会被消解成是一种理念

那么主体性本身的发生学机制就不会被思考到

所以它要以虚无作为一个中介,大地、无作为一个中介

但这无本身,其实它的机制比较暧昧

你不能说它是存在者

你也不能直接说它是存在

无的那个机制比较暧昧

而且无它也会是一个坑

如果你把无直接当成基础的话

它会变成虚无主义

它会导向尼采那种虚无主义

这海德格尔说的

跟我没有关系

 

在本体论上2

有两种本体

其实就是存在和这个存在者

我觉得这个都不能叫本体论

本体论上不是两种差异

本体论上其实只有一种差异:就是存在和此在

因为存在和它整个的这个……存在者对于存在的遗忘史

就是左边的这个存在是整个的存在的存在史、它的整个历史

而右边是此在和它对于存在的遗忘

这种张力是比较好的

这个东西(存在)就是ground

这个东西(此在)实际上是对应的是实存

还是跟谢林的那个二元对立的要对上

 

然后在认识论上是3

还是写老版本的,先验论和这个实在论

它在齐泽克那边是由视差之见维持的

在这个海德格尔这边就是由绽出,或者泰然认之,或者他那种诗性的思

其实还是回忆

老实说这是一种回忆、一种对于原初历史的回忆,对它的敞开

理性牵抑自身的那种先验主体性的、消解性的力量

其实现代……我甚至可以说现代物理学这些都是……

虽然它们的形而上学是实在论的

但是实际上它们……其实它们做的事情是费希特的那种事情、是胡塞尔的那种事情

它们自己没有意识到

就是现代物理学、现代数学,还有这种神经生理学

其实它们继续在走先验主体性的道路

就是哲学家的批判是这样的

虽然我之前大力鼓吹先验主义、先验主体性

要回到严格的先验主体性来去悬置起那些实在论的预设、假设

但是其实这些科学家、这些数理逻辑学家、这些生物学家、医学家

其实他们就是在非常狂热的宣扬一种人类理性、人类的理智、可理解性对于世界的洞穿

就是觉得内在的东西可以去消解、突破、把握、控制整个外在的东西

但是如果你把外在的东西全消解了

其实你内在的东西是没有任何支撑的

海德格尔和谢林是抢先两步了告诉你那个时候我们怎么办?

如果你把这个东西、理性的危机走到极致的话,我们会怎么办?

那么齐泽克说这是先验论和实在论的……我们要用视差之见来

而谢林和海德格尔其实都是回忆、都是要通过一种回忆

都是要通过泰然认之、泰然让之、认之或者让之Gelassenheit

这个姿态

只不过一个是比较驯服

还是在观念论传统里面还要靠逻辑思维

最后再正反合……没正反合了

最后再同一到绝对者身上去

 

而在海德格尔这里就是目的论上是3了

也是调和的

就是他这个异质性他者,就是那个丑闻

这边是同一或者说理智直观的高级版本

高级版本就是某种回忆哲学

在谢林那边,最终还是要达成一种同一、一种理智直观

他没有放弃这个观念论的抱负和追求

虽然他的这个晚年的这个《世界时代》是一个后观念论的体系

有点神智学的体系

神智学追求同一的、自我认识、绝对者的自我认识

但是就是说在齐泽克那边他提出了……

齐泽克是2,这一格是2

所以它其实有个丑闻:总会有剩余

而这种剩余是构成性例外

就是辩证法是不可……辩证法本身是不能被扬弃的

那么海德格尔这用什么调和这两个的?就是泰然让之

就是说它会再降临

Seyn这个玩意、这种存在会再次降临

或者说再次赠与、再次有馈赠

就人类会欢喜

等待,等

比较被动的一个姿态,等

就是这个等

目的论上3,就是比较保守

我觉得晚期海德格尔比较保守

他就有信心

他相信就是拯救会降临

然后这个……但他不相信可以通过这种辩证法的关系

不相信可以通过黑格尔主义、通过辩证法的关系来去挽救历史

因为他认为它可以一、可以二,那为什么不能有三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

海德格尔和谢林一样都分享了对于那个《世界时代》中间那个未来的

这么一个技术的深渊里面

它自己冒出拯救出来

这我不能认同的

你就好像子孙自有子孙福

我活的开心的就可以了,别烦了

至少在我这个年纪是受不了这个东西了

在期待一种绽出

然后去通过诗性的思去把握一种转折、把握它那个背后的时间性掉链子的那种

就是泰然让之

就是无所谓抑郁的一种抑郁、一种意愿

没有意志的一种意志

它意志的东西就是克制它自己、卡住它自己,咔咔

就是因为它卡住它自己,所以它主体性卡住它自己

齐泽克是把泰然让之给它做成辩证法的

因为它会……Gelassenheit就是这个主体性自己把自己卡住

它代表这个符号系统的内在不一致性,就是这种推动的力量

你为什么会泰然让之?并不是你主动的泰然让之

你是被动的泰然让之Gelassenheit

你的主体性在卡卡……一直重复

就是掉链子、时间停滞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重复

在齐泽克那边,他会告诉你

就是卡住了,重复,咔咔咔咔咔咔咔

看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一部法国的短片,还是哪个国家的

就是叫做通道passage

就是丈夫、妻子、女儿和儿子四个人在那边早上吃饭要出去

然后他做一个动作咔咔咔咔

然后做个咔咔咔咔

每做一个动作就卡住

这种卡住在就代表要换碟了、要换背景性秩序了

这种重复代表这个符号系统自己的卡住了

你不要去幻想有一个过去生成的一个过去的时间性、生成的一个存在在那边还等着

就是这种基础(Ground、存在)虽然它好像很好、很了不起

但是它是前本体论

前本体论意味着不应当把它当成一个本体论单元去思考、不能这样搞

然后它也不能够……

也就是说它也没有资格参与到辨证法

辨证法把握的对象是本体论的

它辨证法用的概念是本体论的

你不能把它本体论化

我的意思就是说,这个ground的基础或者这种存在(Seyn)

它应当中介化

它就是中介性本身

它不需要额外搞的中介出来

我觉得有点多余,这是我的一个观点

英雄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

你到底你的……我就觉得不需要有这种东西

它(存在)就是中介性本身!

就是说无论是dass还是nichts,这两个东西作为主体和实体的一个中介

然后再要想它们背后有个什么存在(Seyn),或者某种ground

我觉得没必要

就是这个东西(Dass/Nichts)直接的是存在就行了

直接就seyn这个东西就行了

直接就是selfness 就可以了

这个东西就是selfness 自身性

直接这个东西就自身性就可以了

如果我搭我的辩证法,我就这样搭

事实上我就是这样用的

那就要讲到这里

【主义主义】生存论的存在主义(3-2-3-3)——与晚期谢林心心相印的晚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