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决定就业?从求职角度谈考研择校

考研择校永远都是困扰考研人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考研“选择比努力重要”,今天这篇文章校校不推荐学校,我们从未来就业的方向来分析分析择校的重要性。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学校怎么样,你说了不算,HR说了算
虽然学历不能完全代表能力,但是在求职的过程中,学历却是最有效的敲门砖。所以大家选学校,不能凭主观的感受,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学校的社会认可度。所以,大家择校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两点:
其一、最好是选双一流、211以上的学校。
现在很多公司都会在招聘上直接写明“985、211院校优先”,而实际上这个“优先”很多时候都是底线。而且你学校越好那么你获得面试的机会就越高,录用的机会也会越高。当然非211也有许多人才,211以上也不是都是人才,清华里整日不学习打牌挂科的也有的是,但是对于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HR无法从其他方面了解你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让你展现你的能力,而学校学历就是你努力的结果,是你能力的体现。所以HR们都会倾向于层次比较高的院校。所以为了避免你的简历在第一轮就被PASS,有能力的话最好选择211以上的学校。当然,如果你确定了未来发展的地区和,那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在本地区认可度比较高的非211院校。比如上海的华东政法,
其二,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不要过度关注学科的实力。
对于人文社科类的工作,企业会更看重学校的名气,而不是学科的实力。而且HR要招不同专业的人,大部分HR都没有判断某院校某专业学科实力的能力学校的名气是绝大部分HR招聘时的判断标准。
当然对于理工科来说,专业实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燕山大学的机械,是机械行业公认的实力强。虽然学校整体实力比不上一些211/985大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许多人觉得非非顶流名校不上,不去个清北人复都对不起自己的努力,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名校挤破头的原因。但其实许多学校都有它自身的优势,有的并不比清华北大差。某些地方性的学校或者是在某些行业内的某些学校都有“地头蛇”性质,在本地区或者行业内认可度非常高。比如国家电网每年大量招收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华电在国网内的力量绝对堪比清华北大,这种现象在政法类院校中更明显。所以一个学校究竟认可度高不高,往往是分地域和行业的,脱离地域和行业谈认可度没有意义。
建议大家最好是在学校所在地就业
除开清北这种超级名校,大多数学校在本地认可度高,到了外地就不行了,非常直观的理解就是39所985院校,绝大多数人可能都说不出来9所。所以不建议大家选A地的学校然后去B地找工作,即便这个学校很优秀,但是一旦失去地域优势,往往力所不逮。一些大家不太看得起的本地学校往往力量很强。
学校具体的地理位置也很重要
尽量选择校区在城区内而不要选择校区在郊区的学校。因为一个学校如果校区在城区内,未来求职面试的时候非常方便,而且各种宣讲会,招聘会也可以经常参加。而如果在郊区,进趟城都费劲,而且也很少会有企业去郊区的学校开宣讲会或者招聘会。所以如果你的学校在郊区,在找工作起步阶段往往就丧失很多优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