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以细腻、 真挚、朴实的语言,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 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 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真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 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根据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细腻而饱含感情的语言。 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及在 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法。 情感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文中真挚而深沉的母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我之所以把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如今 学生在方方面面的影响下,自私者较多,许多人认为父母疼爱照顾自己是理所当 然的,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不懂得如何去孝敬、回报父母,对亲情较为淡漠, 因此我觉得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身为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还 要育好人,要教学生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难点: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的写法,以及在记 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的写法。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写好人物的文章,所以学习本文的写法是非常必要的。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本文虽文字浅显,但由于思想感情比 较深沉,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可能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作 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 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朗读感受、质疑探究和 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说学法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十分重视引 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 的思辨色彩,所以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 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小组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五、说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有一个人,无论你到哪里都舍不下对你的牵挂,她愿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 献给你;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和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 人就叫“母亲”,这一种爱就叫“母爱”。今天,我们学习胡适的一篇文章《我 的母亲》来深刻体会这种真挚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