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喜欢我的人
(这个是我需要的文章没有你们网站不适宜内容申请审核通过)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是喜欢我的人 我的历史人物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生平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2月4日[—1722年12月20日[186]在位)自号体元主人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摄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执政初期国内国际形势非常严峻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开始真正亲政九年肃正朝纲恢复内阁制度颁布《圣谕十六条》成年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定三藩之乱澎湖海战统一台湾挫败沙俄侵略军签订《尼布楚条约》确保中国对黑龙江流域的主权并取得胜利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标榜仁政笼络汉族士人同时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现吏治败坏的现象另外众位皇子因为废太子事件而争夺皇位对康熙帝晚年政治产生了不良影响。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也有学者尊称其为“千年一帝”。 喜欢我的历史人物人物生平 早时勤学 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玄烨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其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时为庶妃史载孝康章皇后向太后问安之时出门时看到有龙绕身孝庄太后才知道孝康章皇后有身孕。孝庄太后说:“我当初怀顺治皇帝的时候就有这种景象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 玄烨的生母佟佳氏只是皇宫中一名不受恩宠的庶妃玄烨降生时父亲顺治皇帝专宠贵妃董鄂氏对玄烨并不非常关心出生不久玄烨即遭到天花的侵袭顺治帝特委托奶妈带他到紫禁城外哺养他小时候未经出痘(天花)因此他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多少年后康熙帝犹抱憾不已但是他所患天花之症并没有危及性命仅在脸部留下几个细小的麻点这使他对当时这种最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而他出过痘竟成了他将来继登帝位的一个有利因素。 后来康熙帝曾谈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八岁“学庸训诂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日所读者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及四子之书既已通贯,乃读尚书于典谟训诂之中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意。”接着“读大易观象玩占实觉义理悦心”自此便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乐此不疲”“好学不倦”每每读书至深夜而不知倦怠他十七、八岁时因读书过劳至咯血也不肯罢休。[14]他所说的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非是自夸之辞官方档案记载他举凡“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无不融会贯通”亦非过誉之辞[15]。 少年天子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二十四岁的顺治帝福临突然病逝顺治帝生前没有册立太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临终时接受汤若望的建议因玄烨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选其为继承人以遗诏的形式册立玄烨为皇太子顺治遗诏同时指派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辅政[16]正月丙辰日(2月4日[17]两年后母亲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病重。[18]生母重病时玄烨“朝夕虔侍亲尝汤药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十岁丧母玄烨昼夜守灵水米不进哀哭不停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四辅臣联合辅政的局面并未维持很久他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公开而激烈起来在四人中逐渐专擅实权的是鳌拜他平时已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但受“顾命”之初尚能谨慎从事履行誓词然而不出三年他就暴露出骄横和专权的野心他位在最末不甘人后处处越位抓权首先便跟苏克萨哈不相容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十四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在太和殿受贺大赦天下但仅十天后鳌拜即擅杀同为辅政大臣的苏克萨哈数天后与遏必隆一起进位一等公实际政局并不受康熙帝直接掌控。 削平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七月吴三桂假装请旨撤藩康熙帝同意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危在旦夕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叛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康熙帝的对策是坚决打击吴三桂决不给予妥协讲和的机会而对其他的叛变者则大开招抚之门以此来分化敌军削弱吴三桂的羽翼从而孤立吴三桂在这个方针之下康熙帝把湖南作为军事进攻的重点命勒尔锦等统领大军至荆州、武昌正面抵住吴三桂并进击湖南又命安亲王岳乐由江西赴长沙以夹攻湖南此外康熙帝又放手重用汉将汉兵作战康熙十五年(1676年)陕西王辅臣和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先后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投陕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定吴三桂局促于湖南一隅之地外援日削而清军已由江西进围长沙其失败之势已成。 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周大封诸将未几即忧愤成疾于八月病死吴三桂死后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康熙二十年(1681年)冬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平定。 统一台湾 平定三藩之乱后将台湾纳入版图又被提上日程早在吴三桂发动叛乱时郑经派人与耿精忠联络派遣军队在福建沿海登陆攻城略地但耿精忠很快“反正”郑经孤立无援亦遭失败退回台湾康熙十九年(1680)郑氏政权所固守的金门厦门被清军收复后再也无力反攻了。郑经回到台湾不理政务沉湎于酒色,以“嬉游为乐”他的岳父冯锡范乘机窃取权力主宰一切这预示着郑氏正走向衰落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去世台湾内部发生政变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继任延平王位,大权实际上为冯锡范刘国轩掌握郑氏官员向心力开始动摇负责与清朝谈和的傅为霖甚至愿当内应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是进攻台湾的好时机向康熙帝推荐施琅。 但朝廷对征台灭郑大臣们的意见并不一致。一部分反对动用军队征台以为刚刚平息吴三桂之乱,天下初定,不宜再开兵端在福建的一些封疆大吏尤其反对武力统一台湾以水师提督万正色反对尤力他断然说:“台湾断不可取!”还有一些认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还有些人认为海洋险远风涛莫测长驱制胜难计万全有些甚至怀疑施琅的忠诚断定他征台湾必叛无疑以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为主战代表力主趁机攻取台湾.永绝后患他们力保施琅可当大任因为他与郑氏有世仇其心可保;熟悉海上情况又有谋略威震海上康熙帝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终于决定下达了进军台湾的命令正式任命和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委以全权统率大军取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出兵攻台在澎湖大败刘国轩所率领的郑氏海军随后明郑纳土归降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台湾府)三县即台湾县(今台南)凤山县(今高雄)诸罗县(今嘉义)隶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驱逐沙俄 清军入关后沙俄远征军曾多次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劫四处蚕食中国领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廷勒令盘踞在雅克萨等地的沙俄侵略军撤离清领土。沙俄军不予理睬反而率兵窜至爱珲(今黑龙江爱辉县)劫掠清将萨布素将其击败并将黑龙江下游沙俄军建立的据点均予焚毁使雅克萨成为孤城但沙俄军负隅顽抗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三日,为了彻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帝命都统彭春赴爱珲,数日攻克雅克萨城即行回师留部分兵力驻守爱珲另派兵在爱珲墨尔根(今黑龙江嫩江)屯田加强黑龙江一带防务。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沙俄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雅克萨城。俄军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引起清政府的极大愤慨次年初康熙帝接到奏报即下令反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军2000多人进抵雅克萨城下,将城围困起来勒令沙俄侵略军投降俄将阿列克谢·托尔布津不理八月清军开始攻城托尔布津被清军击毙俄军改由杯敦代行指挥继续顽抗八月二十五日清军考虑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萨必待援兵且考虑隆冬冰合后舰船行动马匹粮秣等不便于是在雅克萨城的南北东三面掘壕围困在城西河上派战舰巡逻切断守敌外援侵略军被围困战死病死很多826名俄军最后只剩66人雅克萨城旦夕可下俄国摄政王索菲亚急忙向清廷请求撤围遣使议定边界清廷答应所请准许沙俄军残部撤往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 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双方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二十四日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均为中国的领土。 喜欢我历史人物的举措 他的举措 强化皇权 康熙帝摄政后着手强化皇权首先不断削弱八旗旗主的势力康熙帝清除鳌拜集团使“上三旗”的权力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决定改变八旗职官的名称“以后固山额真汉字称为都统梅勒章京称副都统甲喇章京称参领牛录章京称佐领昂邦章京称总管固山额真汉译为“旗主”改称为都统这不单纯是一个名称改变的问题而是通过名称的改变说明八旗的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康熙十八年(1679年)规定八旗官职正式设置都统副都统“掌宣命教养整诘戎兵以治旗人”各都统副都统均由皇帝直接任命并听命于皇帝各旗的王公无权干涉旗务。 控抑宦官 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宣布“十三衙门尽行革去”仍由内务府管理宦官康熙朝还严格控制宦官的数量和品衔如限定宫中太监不过四五百人宦官品衔最高为四品不得加至三品以上。 打击朋党 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帝在谈到明廷朋党的危害时指出,朋党之害"历代皆有而明末为甚”“分树党援飞诬排陷迄无虚日以致酿祸既久上延国家”因此对朋党"深切痛恨"尽管如此在康熙朝大臣朋党仍有出现。 颁布圣谕 康熙九年(1670年摄政一年的康熙帝晓谕礼部称“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盖法令禁于一时而教化维于可久若徒恃法令而教化不先是舍本而务末也。……朕今欲法古帝王尚德缓刑化民成俗。” 吏治亲民 康熙帝摄政后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康熙帝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 喜欢我的人物历史评价 康熙帝自评: 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龄读书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无恙。 黄宗羲: 方今杀运既退薄海内怀音草状皇人仁风笃烈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学士大夫皆以琴瑟起讲堂之上此时之最难得者也。 今圣天子无幽不烛使农里之事得以上达纲常名教不因之而盖重乎? 并非代他人告知:叶孜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