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白看了?这部殿堂级少女漫其实是一本朋克穿搭指南!

作者/拉笑儿·李
编辑/思考姬
晚上好,我是BLAST都爱服饰大牌——
Vivienne WesTwood
今年年初,电视剧《娜娜》的官方微博宣布开启演员阵容的全民海选。该剧改编自日本漫画家矢泽爱的经典少女漫画《NANA》,由腾讯影业参与出品。

《NANA》讲述两个名字同样读作“NANA”,但性格迥异的少女大崎娜娜与小松奈奈共同经历成长的故事,在日本曾被改编为同名动画与电影。


制作团队具体会如何对原著进行改编,我们不得而知。尽管去年播出的《棋魂》让动画迷们圆了一场梦,但是这次的《娜娜》让人非常怀疑漫改剧的可行性。


撇去漫画中充斥的颓废、破碎原生家庭、出轨、毒品等元素不谈,生活中适龄的男女演员们多为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有多少人能还原原作主要角色们那天生自带的摇滚气质呢?


说到矢泽爱在漫画里对角色们的塑造,就不得不提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的服装元素——来自英国伦敦的,致敬传统但又挑衅经典、复古却离经叛道的品牌Vivienne WesTwood。


Vivienne WesTwood(薇薇安·韦斯特伍德,又称西太后),这个英国最著名又最自我矛盾的设计师被称为时装界的“朋克之母”。在引领服装潮流的四十余年间,她不断挑战刻板思维,创造了许多在现代服饰风格里影响深远的造型。

她与服装设计的缘分始于她的第二任丈夫马尔姆·麦克拉伦 (Malcolm McLaren) 的启发。

麦克拉伦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性手枪” (the SEX Pistols)的组建者和经纪人。西太后为麦克拉伦设计舞台服饰,并与他合伙在1971年开设了她的第一间名叫“Let it Rock”的时装店,专门销售她设计的极具鲜明朋克风格的奇装异服。从此,西太后开启了她妖娆叛逆的时装人生。


有时,我们的确能在一些漫画作品中,看到借鉴现实中服饰的例子。

但《NANA》这部漫画的成功,甚至可以说,有一半可以算是西太后的功劳。
矢泽爱借用Vivienne WesTwood的设计为自己笔下的人物塑造不羁的性格与朋克摇滚气质,将西太后那种不顾章法、乖僻古怪的独特思想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按照这个品牌经典款式的类别来为大家盘点一下《NANA》里出现过的Vivienne WesTwood。温馨提示:图片可能会有眩目的效果,请注意保护双眼——
绷带、金属和“性手枪”乐队
西太后的店铺几度更换店名,使用过“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和“SEX”等名字。1976年,她将店铺进行了改装,将其重命名为“Seditionaries: Clothes for Heroes”(这个店名被沿用至1981年),并开始出售以绷带装饰为特征的服饰。

这一系列被视为朋克的原型服饰,以裤装最为经典。绷带裤融合了军队的作战装备、摩托车手的皮革和恋物癖 (fetish) 装束,并饰以挂环式腰带、裆下拉链接缝、可拆卸的盖臀口袋(bum flap)和会限制腿部运动的束带 (hobble straps) 等。

Vivienne WesTwood绷带装中的许多精细元素是对二十世纪初期军队装束的呼应。矢泽爱在漫画里让娜娜身着绷带装出现的场合基本都是在Black Stones乐队(黑石乐队,一般称“BLAST”)的正式演出里。这种反串的搭配为娜娜在观众和读者的心中传达了中性飒美的风格。

也许在矢泽爱的心中,演唱时的娜娜就是在作战吧。

与绷带裤相互搭配出现的还有“绷带靴”。这些靴子致敬了由1950年代好莱坞名人马龙·白兰度和詹姆斯·迪恩掀起的“机车风致”(biker chic)现象,同时还追溯了乔治亚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时尚实用皮革设计。

该系列里还有其他对“仿旧”时尚的新表现形式:编织松散、像就要掉线散开的马海毛套头衫;看起来像被扯坏了的连衣裙;以及饰有金属链和安全别针的上衣,等等。

此外,“Seditionaries”衣服上的图案也因极具挑战性而闻名:费用不菲的丝网印刷技术被运用在看起来严重磨损的T恤和平纹细布上衣上本就足够骇世惊俗了,更别提那些衣服上还印着万字符、唇上别有扣针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头像,以及裸露的胸部等图案。


麦克拉伦管理的朋克乐队“性手枪”集体穿着这系列服装出席活动,很快带动了潮流。于是,黑色皮革的靴子、马海毛线衣、图案夸张的T恤……这些元素都成为了这支乐队无畏、激进、虚无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NANA》里,娜娜的BLAST乐队也几乎人手一套这样的搭配。



事实上,整个BLAST乐队外加娜娜的恋人本城莲几乎都是对“性手枪”乐队的致敬。娜娜曾说过“性手枪”是她最喜欢的乐队,而贝斯手席德·维瑟斯(Sid Vicous)是她最喜欢的艺人。她还亲手为莲带上一枚与席徳脖子上一模一样的南京锁。


甚至,娜娜与莲的恋情也是对现实中南茜*与席徳的纠葛感情的再创造。莲在乐队里的身份也是贝斯手(blast时期为贝斯手)。这种刻意的安排也为故事里莲的性格和命运埋下了伏笔。
*席徳在加入“性手枪”乐队后遇到了南茜。两人爱得死去活来。在迷幻药物和狂野音乐的刺激下,他们的关系也愈发极端。1978年10月12日,南茜被发现死于纽约曼哈顿的切尔西饭店,席德被指控谋杀女友而入狱。次年初,席徳在被保释出狱的第二天被发现吸毒过量而死。


苏格兰格纹和哈里斯粗花呢
即使在朋克的年代,当西太后和麦克拉伦创造那些原始野生、富有破坏性的街头时尚时,她都喜爱在服饰设计中对历史风格进行引用并对新兴元素加以吸收。西太后还擅长在自己的服装里对英国的民族风格进行模仿、借传统的剪裁表达创新的态度。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她对苏格兰格纹(Tartan)和哈里斯粗花呢子(Harris Tweed)这两种经典材料的运用了。


传统苏格兰格纹的花色搭配修身的现代剪裁,显得既优雅含蓄又暗暗透着个性。所以矢泽爱在角色身上大量使用这种搭配。




在于1983年和麦克拉伦分开后,西太后逐渐远离了街头时尚,开始全身心地探索她对历史的迷恋。她的哈里斯粗花呢系列几乎是一支对传统剪裁的颂歌,灵感来源于她某一天在伦敦地铁里瞥见的一位年轻姑娘身上穿的传统羊毛夹克。


这款大红外套经常被娜娜穿在身上这款大红外套经常被娜娜穿在身上

西太后为这个系列启用了伦敦西区“裁缝街”(Savile Row)里著名的制衣匠人,且满怀情意地对英国上层阶级的传统做了一番玩味。此后,哈里斯粗花呢一直是Vivienne WesTwood最主要的制衣面料,搭配西太后的各种设计长期出现在秀场。


随后,西太后又推出了延续这一条复古脉络的“时间机器”系列,展现了她对诺福克套装*(Norfolk suit)的复兴与改良。
*诺福克这类高度结构化的服装最早在1860年代流行,由带腰带的外套和与之相配的裤脚束于膝下的马裤组成,是骑马打猎时的行头


层层叠叠的搭配:海盗风、泥土系、内衣外穿
在Vivienne WesTwood 1981-1982年秋/冬的海盗系列中也能看到西太后同样的细致入微的处理。
海盗式夹克是她早期设计师生涯中的另一个标志性的造型,其特点是垂垮的袖孔和斜裁的袖子。

受到十八世纪海盗铜版画的启发,西太后的“海盗”系列以这个特殊的职业命名,意指时装设计对历史的“掠夺”。这个系列包括了束腿的海盗式裤子、带条纹的布料以及滚边的衬衫。
在随后的“女巫”系列里,西太后对被参加一战的军官带火的“经典”男式风衣做了夸张的修改。通过这种宽大、中性的处理,她重新诠释了风衣。

这些经典系列里的其它元素——单排扣、不对称廓形、条纹图案等,在Vivienne WesTwood后来的众多系列中一直长盛不衰。



在这个强造型、结构化套装流行的时代,Vivienne WesTwood的服装却反其道而行之,为人们展示了一组基于柔和轮廓剪裁的泥土色系服装:褴褛、垂坠的巴伐利亚大摆裙、带有直角剪裁袖子的羊毛连衣裙以及未加工剪裁的坠肩式羊皮夹克,再配以打着皱褶的毡帽,以及,可叠搭外穿的缎面文胸。




维多利亚式复古
在西太后对历史的众多借鉴中,对现代潮人们最具有影响力的,可能非束腰紧身胸衣(corset)莫属了。
早在七十年代为店铺“SEX”设计恋物癖服装系列时,她就制作了可以用于日常穿搭的紧身胸衣。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的哈里斯粗花呢系列和时间机器系列中,她更是将紧身胸衣变成了精致的外衣。




与紧身胸衣经常搭配出现的是西太后的另一项经典设计——迷你蓬裙(Mini-Crini)。她将维多利亚时代的克里诺林裙衬(Crinoline) 结构与现代迷你裙结合在一起,为1985年的同名系列设计了迷你蓬裙。



这种像蛋糕一样蓬起的钟形短裙使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服装得以复活,赋予穿戴者有如冒失小天使一般的魅力,成为了萝莉装的经典代表,也成为了Vivienne WesTwood最标志性的设计之一。




1991年春夏,西太后又从十六世纪都铎王朝时代的肖像画汲取灵感创作了震慑时尚界的系列“切割,划痕与拉扯”(Cut, Slash and Pull)。

那些神秘的历史画作在现代的x光扫描技术下,将藏于表面的图层尽数显现在世人眼前。但是,在西太后的眼里,这种显现就像被曝光于睽睽众目下的裸露的皮肤。于是,她设计了满是划痕的牛仔套装以及巴里纱裙子。这个系列还包括了许多人造皮草、配以人造毛泡泡的紧身胸衣和及肘手套等,传达一种可以对自身进行掩饰、保护的概念。






在整个1990年代,西太后利用新技术以更直接的方式在她的服装设计中大量借鉴历史图像,比如,将喜欢的绘画的传真摹本直接印制在她的设计上。在1990-1991年秋/冬的“肖像画”系列主打的一件紧身胸衣上,就印有十八世纪著名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的油画《达芙妮与克洛伊》(来自伦敦的华莱士收藏馆)的局部图案。

“肖像画”的这个系列里还有另一件主打单品——印有金色复古花纹、采用长毛优质人造天鹅绒制成的两件套紧身衣。其印花设计灵感来自西太后在V&A博物馆馆藏里看到的出自法国橱柜制造大家安德烈·查尔斯·布勒(André-CharlesBoulle)之手的一件家具。

王冠球与首饰
在“肖像画”套装上的那款印花中,我们能看到一个熟悉的土星图案——这也是Vivienne WesTwood品牌的Logo。

关于这个标志的来源,Vivienne WesTwood官方博客上给出了很详细的介绍。八十年代,西太后在许多报刊杂志上看到了关于介绍“深空摄影”的文章以及银河的计算机增强图像、黑洞表面视界、土星环系统等等的图片。

而当时她正在设计一款设想能让查理王子在闲暇时穿的套头线衣——她在衣服的花纹里融入了很多分别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的风物元素以及王冠上的带有马耳他十字的宝球图案。在看到天文照片的西太后突发奇想,决定为王冠球增加一圈土星环,为这款衣服增添一丝未来色彩。

从此,这个融合了英国古典与现代戏谑的经典品牌标志就诞生了。本就源于珠宝元素的它既庄重又前卫,于是西太后基于这个“图腾”设计了大量的首饰与配件。


土星首饰可以闪晕我们的眼睛 耳饰和项链在《NANA》里几乎是人手一套的。土星王冠球复杂对称的图形与皓石和人造珍珠互相辉映,让我们领略朋克的精致。


被杂志拿出来安利品牌的漫画细节图









以及不得不提的真一的土星打火机吊坠,精致、颓靡,又燃烧着淡淡的物哀:


高防水台厚底鞋
迄今为止,在西太后所有的鞋类设计中,最著名的就是Vivienne WesTwood的厚底鞋系列。
超出一般鞋子设计高度的防水台,体现了西太后对于现代新优雅形式的追求以及对极端事物的喜爱。她为鞋子增加高度并不只为了追求戏剧效果,她曾说:“鞋子必须带上很高的跟和底才能将女性之美捧到一个基座之上”。

在“迷你蓬裙”系列里,与少女装束同时问世的还有西太后根据日本艺妓所穿的木屐设计的一款男式绒面拖鞋“摇木马蹄”(the Rocking Horse sole)。这款鞋子穿在脚上的感觉非常舒服,根据西太后说的,“你能穿着它们一路摇滚”。在《NANA》里,这款鞋型似乎是真一的最爱,出镜率非常的高。





结语
以上对《NANA》中出现的Vivienne WesTwood服饰盘点还只是冰山一角。
摇滚、妖娆、率性、优雅……我们似乎很难找到一个能概括这个牌子的单词。纵观矢泽爱的漫画,似乎对于每一个角色,我们都能想象他/她可以将西太后的某一款设计穿活。
可以说矢泽爱的成功离不开西太后的杰作,而矢泽爱的漫画又何尝不是对Vivienne WesTwood独特魅力的知音呢?

PS:这篇蒸的不是广告,但我们蒸的想恰西太后的饭(狗头+双手合十.jpg)
参考文献:
“The Orb”. Vivienne WesTwood blog, https://blog.viviennewesTwood.com/the-orb-2/.“Punk Fashion Done Right: Vivienne WesTwood”. Alexis Romano, MOTMAG, https://www.motmag.com/fashion/2017/2/16/vivienne-wesTwood-punk-as-fk.“Vivienne WesTwood: Punk, New Romantic, and Beyond”. V&A Museum, https://www.vam.ac.uk/articles/vivienne-wesTwood-punk-new-romantic-and-beyond.


本文来自「动画学术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