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中原,逐鹿中原,与入主中原
为何大部分人会产生中原弱,都是边缘势力问鼎中原的印象,为什么会有逐鹿中原,为何很多次边缘势力比如关中从边缘发展起来最后取得中原。 ①古语有得中原者得天下,意思表达的很清晰,但是现在很多人想推翻这一观点他们提出来中原只是战场,是别人角逐的地方。对于以上观点,他们的论据是历史上很多势力发展起来以后会进入中原,比如楚国问鼎中原,吴国黄池会盟与晋争霸,秦国,西汉,唐朝以关中为基地统一全国等,这表面看起来仿佛能说明中原都是被周围势力欺负,那么从逻辑思考上到底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以下说一下读史书后看到的历史跟逻辑思考的对以上现象的解读。首先历史常态并不是边缘势力问鼎中原,大部分历史常态是中原一己之力压制着周边势力,或者干脆朝廷位于中原利用一个被治理好的统一的中原控制全国,比如西周二百多年,西周大部分时期都是中原势力在扩张,西周从康王到穆王周王也居于洛阳。而东周时期即使是被认为很厉害的楚庄王问鼎中原,楚庄王也被周室王孙满告知他没能耐压制中原势力后很有自知之明地打消了问鼎中原的念头,即使是被认为晋楚争霸为主旋律的春秋,历史上真实的晋楚战绩是楚只有在楚庄王时期赢过晋两次,他也输两次,然后剩下的百年时间内楚遇到中原霸主晋国后百战百输再未赢过晋一次,甚至晋国解体为赵魏韩后,位于中原的魏也依旧压制楚七十年。吴国的黄池会盟与晋争长幼,吴国原本是晋扶持起来的小弟,发展起来以后反而想跟晋争高下,然而黄池会盟时晋已经知道吴后院起火,晋对吴的态度是一边内心看不上他一边又确实吴带着全国精锐来到中原晋也就让着吴让吴心理上遂愿,这类似于秦穆公两次攻击晋都是大败,秦穆公带上全国精锐烧掉船断绝自己后路要与晋拼命,晋自然能打败秦穆公,但是晋不想跟不要命的人发生冲突,就选择坚壁清野让秦穆公发泄给他一个台阶下。 ②以上历史事实很清晰,从时间上看历史常态是占据中原的势力在实力上碾压边缘势力,那么从逻辑上分析为什么历史上挑战中原的肯定是边缘势力,或者不同的边缘势力在中原发生战争也就是逐鹿中原。 1首先第一个问题,挑战中原的必然是边缘势力,逻辑上分析很简单:只有中原衰弱或者分裂时才会被挑战,衰弱时中原王朝只是对外衰弱,对内还能统治中原,被统治的地方自然不大可能有力量跟理由反抗自己的组织。分裂时意味着中原已经四分五裂,力量分散每股力量太小那就可能被边缘势力欺负。也因为分裂时中原内部的整合只会被概括为中原内部的矛盾。中原内部文化高度一致,中原又是一大块平原,内部纵使有内斗,胜利者跟以往的也并没有区别,这跟边缘势力进入中原因为有差异所以引人注目不一样。 2再来分析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形成中原只是边缘势力发生战争的战场这一印象。这里首先上面已经陈述,大部分时期是一个统一的中原在压制着四周边缘地区,这是历史常态,只有中原衰微或者分裂时边缘势力才有可能进入中原,这是历史上非常态时期。而中原分裂或者衰微时不同的边缘势力逐鹿中原的原因从逻辑上也很容易推理出来,因为边缘势力想发展起来统一天下必须得到中原才有机会,都想得到中原那就都会进入中原,他们之间冲突最终不可避免。 3最后一个问题,为何历史上多次是某股势力从边缘发展起来然后取得中原再取得天下,尤其是关中。从逻辑上去分析,只有在中原衰微甚至分裂时边缘势力才有机会成功入主中原,没有永恒的政权所以具体某一个中原政权必然会经历衰落期,这必然导致以下两个结果中某一个出现:分裂后的中原内部也可能出现某个势力重新整合中原,或者边缘势力趁中原四分五裂趁虚而入入主中原。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也符合这一逻辑推理,历史王朝大部分时间段都是位于中原的政权能牢固统治天下,天下大乱时有秦国从关中起家取得天下,也有曹操赵匡胤等人整合中原势力然后重新取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