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撕扯,我的态度和申明
为了防止有人过来攻击我,因为有人开始造神和搞舆论了。所以,我提前发一个自己的申明和逻辑。
首先,张捷老师在观视频解释房价和地产的内容,就那几期来说。确实有点绕开核心谈其他的,我也是不满意的,我也是第一时间说过的。但是,张捷对房子论述的不好,不让年轻人满意,不是大家攻击他的理由。更不是另外一个人说房地产如何,就是对的。
同时,卢麒元的视频我也是转发的。但是,我是说话,硬伤很多,知识点的问题。同时,实操性有严重的问题。然后就是鼓动性。估计看到这个,很多人就会来骂我了。一个学者和另外一个吵架,不是谁对谁就是错。要每个人单独分析。
同时,我们还要用一个标准去评测:上面听谁的,现实是如何走的。如果你的建议,完全不符合现实,那就是胡说八道妖言惑众。如果你的建议,上面压根不采用,绝不是学者的才能被浪费,而是有更好的学者的更好的建议。
还有一个是前面发文的原则,参考余永定的分析:我可能是对的,也可能说错了,因为学者拿到的数据和看到的层面,是有限制的。这才是态度。和对读者负责。
最后,年轻人包括我,关心的房子问题,绝不是什么税或者现在的讨论的焦点,而是何处击的视频,土地供应问题,和我一直分析的,产业集群化,稳固在几个地方。带来了就业。其他的地方,就是有严重的问题的。
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是一个时机问题,卢麒元的分析,很多弹幕都说了:过去有过去的原因,现在有现在的的局面,不能一概而论。你没有20个航母,你要国际化?你这是负责的学者么?治理问题,绝对不是小老百姓可以分析清楚的,所以,卢麒元老师最后几期关于这个的建议,我不懂,我也不评论。但是,大家不要被带节奏了。
有很多人说,醍醐灌顶或者怎么怎么,其实,你们只要认真学习温铁军老师的全部课程和书籍,看看《债务危机》《信用战、定价权》,看看《21世纪资本论》,看看《见证失衡》,就会知道,卢麒元说的绝对不是什么首创或者醍醐灌顶,从这个角度,我更加推荐,你们去学习久经考验的学者:温铁军老师的课程。如果你非要信一个人,建议信久经考验的。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这就是我的态度。如果无脑攻击和黑我,我会拉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