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70万人大规模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60岁前更容易中风
你知道自己的血型吗?从你接触这一概念起有没有疑惑过人类为什么会有血型之分?血型最初是在1901年由奥地利生物学家南德斯特依纳发现的。人的血型根据血液红血球内的不同型物质可分为A、B、AB、O四种基本类型。此外,还有我们常在新闻中听到的熊猫血(RH型)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人类血型共有30余种。
你了解过血型相关的知识吗?生活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血型遗传,遗传并不只是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的血型,而是要结合双方的血型。当然也会存在因为基因突变引起的血型变化,可能会使两代人之间的血型匹配不上。
话说回来,血型其实与人的体质和气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种血液都有它独一无二的特征。了解自己的血型是输血或捐赠前的必要条件,然而科学家发现了它还能够使你预测未来的患病风险。
一、最新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60岁前患中风的风险更高
“O型血更招蚊子”、“B型血的人更容易吃胖”,我们常在生活中听到类似的说法。其实在临床试验中,也曾有许多研究发现不同的血型与疾病之间存在着某些关联。就在近日,国际知名期刊《Neurology》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该研究结论显示:A型血的人比其他血型的人患早发性中风的风险更高。
该研究团队收集了48项针对遗传和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行了大规模分析调研。共有16730名中风患者和599237名健康(指从未经历过中风)对照人群的健康数据。其中,中风患者又被分为两组:早发性中风和晚发性中风,以60岁为分水岭,早于/晚于这一年纪发生的中风。
研究人员通过健康数据中的遗传信息,排除了与中风相关的遗传变异,最终在一个染色体区域发现了早发性中风的影响因素,而这个染色体区域中正是包含了决定ABO血型的基因。
ABO血型是通过人的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抗原A和抗原B而将血液分为4种类型。红细胞膜上仅有抗原A则为A型血,同理仅有抗原B则为B型血。抗原A和B同时存在则为AB型血,而抗原A和B都不存在就为O型血。
二、A型血更易患中风或由于凝血功能
他们将所有参与者根据这四种基本血型分组,分别比较了早发/晚发性中风和没有中风的人群中,不同血型的患病率。研究结果发现,与晚发性中风和没有中风的人群相比,早发性中风患者中,A型血的人群比例最高(48%),O型血的比例最低(35%)。
研究人员为此调整了性别和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A型血的参与者患早发性中风的风险比其他血型的人要高出16%,而O型血的参与者比其他血型的人要低12%。该团队在经过分析后发现血型与中风风险之间的关联仅在早发性中风较为明显。
基于研究结论,该研究团队表示:A型血中风风险更高的原因尚未可知,但可能是因为凝血因子,如血小板和血管内的细胞包括人体内的循环蛋白质,这些物质会阻止血栓形成。过往的研究已证实,A型血的人在腿部发生血栓的风险更高。后续会对其背后机制开展进一步探索。
该研究主要作者Thomas Jaworek教授强调:A型血的人们无需过分担心,也不必就这一研究结果进行医学测试,这种风险的增加是轻微的。
三、焦虑疾病风险?大可不必!
其实除了中风外,血型还与较多疾病相关,不同血型各有“短板”。我国科学家曾围绕1.8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调查,研究发现A型血的人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更高;欧洲科学家发现A型和B型血的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出21%;美国《神经学》杂志曾发表过AB型血的人群会增加认知障碍的患病风险,如阿尔兹海默症(AD)。《中华医学杂志》的论文曾显示,O型血的人群胃溃疡的风险较高……
读到这里是不是觉得什么血型都不安全?尽管它预示着许多疾病风险,但血型并不能通过人为改变,它也不是疾病的必然原因。与其忧心忡忡,不如保持高质量生活——健康饮食、加强锻炼、戒烟戒酒、良好心态。
—— timepie05 ——
主页内有更多抗衰科普内容,欢迎浏览关注~如您有任何抗衰老疑问,欢迎评论区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