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线】来往广深,不能错过这种交通方式

上个月底,广州南沙客运港开通来往深圳机场码头的“水上巴士”航线,这是南沙客运港开通的第一条境内航线,也是广深之间第一条水上高速客船航线。下面就让通通带领大家来感受一下这次特别的“水巴”之旅吧。
想要来往广深两市,大家的第一反应还是选择广深动车或者广深港高铁。虽然说大湾区公路网发达,但是仍然逃不了堵车的命运。而水运,说实话通通也是首次乘坐从广州出发前往邻近城市的船班:码头离市区较远,价格优势不高,导致水运的存在感较低。打不过陆上交通,难道真的没有办法翻身了吗,别急,先来看通通的乘船体验。
客船介绍
执行这条航线的是 新时速1 双体高速客船,由英辉南方制造,广东省水上公交有限公司(GNG)运营。设计航速31.7节,载客量199,一层为普通位,二层为头等位和特等包舱。船上设有吧台,电热炉等设备,靠窗坐席还有插座可供充电。


一层二等席,2+3+3+2布局


二等席设有小座板,靠窗座位有充电插座

二层一等席。2+2+2布局


一层的吧台,售卖饮料和小吃

吧台旁有点热水炉
船班体验
通通这次乘坐的是早上9点从南沙客运港出发的船班,8点30分到达客运港取票候船。因为是免费活动,吸引了很多广州市民前来“尝鲜“,网上预售早已一扫而空,现场售票处的候补窗口更是人山人海,大家都不愿放弃免费体验的机会。

南沙客运港

进站指引,入口测温处和售票处早已人从众
南沙客运港在疫情之前只有前往香港中港城和香港机场海天码头的两条境外航线,码头大楼并没有预留境内出发大厅,新开的深圳航线只能在大楼侧面的小通道登船,简单的如同市内的渡轮码头。

从售票处走去登船口需要横穿整个客运大楼

从侧面看大楼还是很大的,没有预留境内航线登船口是失策了吧

当日主角 新时速1 ,她只有0.4年船龄哦

船班计划运行35分钟,但由于航道施工,加上绕航的总用时为45分钟。全程的平均航速在30节上下(约每小时58公里),行驶过程中十分平稳,也察觉不到发动机的噪声,可能是被熊孩子的声音掩盖了吧。

小女孩兴奋的观察着窗外,背景正是著名的虎门大桥

窗外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中交国际邮轮广场以及 新时速1 的姐妹船 新时速2

乘客的手机摄像头根本停不下来


珠江口航道十分繁忙,从客舱前部的瞭望窗往前看,集装箱船、油船、作业船等等密密麻麻,我们的船从中左穿右插,很是过瘾。坐在船的右侧,可以一览广州南沙港一排排的起重机和靠岸的货船,再往前,还能看到建设中的深中通道隧道工地。
珠江口航道十分繁忙,从客舱前部的瞭望窗往前看,集装箱船、油船、作业船等等密密麻麻,我们的船从中左穿右插,很是过瘾。坐在船的右侧,可以一览广州南沙港一排排的起重机和靠岸的货船,再往前,还能看到建设中的深中通道隧道工地。

一层客舱前部有瞭望窗,在这里可以看正前方视角


30节的航速,轻松就超越了同向的某货轮



深中通道东隧工地
因海面施工需要,船班需要沿着原航线继续往南行驶2.75海里,绕开施工水域后调头进港。坐在右侧的通通因此可以欣赏到深圳宝安区的城市天际线。

深圳机场码头(原深圳福永码头)距深圳机场T3航站楼约2公里,有免费摆渡巴士往返接驳(车程约10分钟)。船班还在靠岸时,就能看到宝安机场的飞机起降。碰巧当日机场向南运行,飞机使用15/16跑道起飞,便有了下面这张码头、客船和飞机合影的照片。

深圳机场码头
深圳机场码头在设计时参考了香港海天码头的运营模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空海联运”码头。与海天码头不同的是,深圳机场码头尚未与深圳机场相连,暂时无法做到“异地出境,本地登机”的联运模式,未来深圳机场T4航站楼将通过新修建的捷运系统与机场码头相连,“空海联运”相信也能在不久后完全实现。但同时,码头与机场的相对独立,又赋予了深圳机场码头的独特优势:旅客到达深圳机场码头后,即可通过便捷接驳交通直接前往深圳机场,又可根据自身需求经码头自由前往任何目的地。

疫情之前,深圳机场码头的高速客船可通达珠海、中山、澳门和香港等四座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目前暂时只恢复了珠海和中山线的部分船班,希望疫情尽快结束,交通尽早恢复正常。

位于深圳机场地面交通中心的码头休息区
同时在当前境外疫情依旧严峻的环境下,对于南沙码头来说,大力发展境内业务是唯一出路。广州南沙客运港-深圳机场码头的航线创下了多个首次:南沙客运港首条境内航线、广深两市首次水路相连,都能看出广深对水上客运业务自救的决心。更重要的是,新航线的开通有效联结了珠江两岸两大核心城市,进一步便利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交通往来,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深圳机场作为大湾区内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提升深圳机场枢纽的吸引力、辐射力和综合竞争力。

广深航线在本月持续举行船票半价活动,错过了免费的小伙伴们,总不能放弃半价的优惠吧,还不趁着暑假期间去体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