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牡丹亭》中极不寻常的唱词道白解析(一) 闺门旦研究者

2023-03-20 09:20 作者:闺门旦研究者  | 我要投稿

 

《牡丹亭》的《惊梦》里,杜丽娘和春香来到花园,在杜丽娘感叹“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之后,春香道:“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别看春香这句道白并不起眼,它还相当费解呢!

它的难点在于“小金铃”应做何解释。

 “小金铃”原意是指架在花圃之上,吓鸟护花的小铃铛。唐玄宗天宝年间,宁王李日侍在春暖花开季节,用红丝编织成绳子,上缀金铃,系于花上。每有鸟儿落在花上,便令看守人员拉绳索把鸟儿惊走。后人便以“金铃”用为惜花的典故。

 这里,以“金铃”作为惜花的典故是可以的,但是“疼煞小金铃”就让人不解了:小铃铛是无生命的,它怎么会感到疼痛?即便把它解释为拟人化也是牵强附会。更重要的是,这样解释,两句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显然,把“小金铃”解释为护花的小铃铛于情于理都不通,是错误的解释。

我认为,作者实际是用“小金铃”一词指代“小金莲”,“小金铃”实际是指脚。请看,这样解释不仅通顺,而且合情合理了:

“由于露水打湿青草,草地处处泥泞,怕玷污新的绣袜,因此要小心翼翼地在草地上走;

担心踩到花,就要避开花,脚要选地方落下,有时甚至要踮起脚尖走,这样就疼坏了脚。”

上句是讲“草”和“袜”,下句是说“花”和“脚”,不但通顺、合情合理,还有对仗含意呢。要知道,“袜”与“脚”可是紧密相关的呀。

只有这样解释,这句道白才讲得通,讲得明了。要是硬按“小金铃”的原意来直译这句道白,试问,该怎么译呢?

那么汤显祖为什么不直接说“小金莲”,而用“小金铃”来代替呢?

其一很多古代作家不刻意描写女性裹脚的原因在于,“小脚”与性有关,刻意描写“三寸金莲”是暗示小说“不正经”,或人物、情节“不正经”。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小说《金瓶梅》及其人物潘金莲了。

其二与作者的思想和审美情趣有关。中国封建社会女人普遍缠足,引出“三寸金莲”之称。汤显祖在写该剧时,已萌生民主、人权思想。他尊重女性,认为缠足是陋习,是摧残女性的表现。另外,从文学上说,“三寸金莲”非但不美,反而是丑陋的。古代现实社会中,女性大多缠足,但也有少数例外。因此,作家要是使用“金莲”一词,既可以表示“小脚”,也可作为修辞方式指“普通的脚”。至于不用“金莲”而以“金铃”替代,就更为模糊了这个词的具体含义,让读者更加认为是指“普通的脚”。汤显祖不愿在自己作品表现天真烂漫的春香和美丽端庄的杜丽娘时,出现让人联想到代表小脚的“小金莲”字样,因而用“小金铃”来代替,这是完全合理的。试想,如果汤显祖在《牡丹亭》中突出女性的“三寸金莲”,那么剧本和舞台上杜丽娘和春香的形象还会像今天这样美好吗?

用“小金铃”来代替“小金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照顾到念白上韵脚的一致。汤显祖原作中,这里是春香道:“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青春版改为:

(旦)进得园来,看画廊金粉半零星。

(贴)小姐,这是金鱼池。

(旦)金鱼池,池馆苍苔一片青。

(贴)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请看,“星”“青”“铃”三个字高度押韵,无论演员“念”还是观众“听”,都是和谐的。要是换成“小金莲”的“莲”,那就不合韵了。

与《牡丹亭》在这点上几乎相同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的问世稍晚于《牡丹亭》。两位文学巨匠虽然生平、经历不同,却似乎心有灵犀,思想和境界相近、相通。《红楼梦》中女性居大多数,曹公描写她们的生活起居极为详尽,从容貌到服饰,无一不细。但是,除了个别人之外,女性身上有一处,曹公从不明确或细致地描写,这就是她们的脚。究其原因在于:

一是作者有意模糊故事发生的朝代。清初曾颁布“禁足令”,多数妇女尤其是满族女子都不得缠足,外省或偏僻的农村仍有违令而保持旧俗的,国内造成“大小脚并存”的状况。然而,处于首都而又显赫的贾府绝不敢违令。除了个别如“傻大姐”之外,贾府内众女子都应是大脚。不明确写她们是大脚还是小脚,是让人看不出时代背景,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二是作者与汤显祖在思想和情趣上的相似,都认为裹脚是陋习,是摧残女性,“三寸金莲”是丑陋的。有意模糊夫人、小姐、丫鬟的脚,回避“小脚”这个丑恶之处,而极力描写女性身上美好的方面:姣好的面容、细嫩的皮肤、匀称的身材等,才会体现出作家自己高尚的思想和情趣。

因此在《红楼梦》中,不论是主子还是奴才,读者都认为她们是正常人的大脚。

古代文人在作诗时有一条叫做“不以词害意”的原则,这里套用它,是指句子以上下通顺、意思明确为首要。显然,硬把“小金铃”解释为“护花的小铃铛”就是“以词害意”,于情于理都不通。从这点出发,“惜花疼煞小金铃中的”小金铃”一定是指脚。

无意中看到中学生的一份语文考试试卷,竟然涉及这两句道白:

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翦(同“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没由来)。

B.不提防沉鱼落雁(形容女子美貌)鸟惊暄,则怕的羞花闭月(使花害羞,使月亮躲藏)花愁颤。

C.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即:“小金莲”,古代女子的脚)。

D.原来姹紫嫣红(形容鲜花万紫千红,争奇斗艳)开遍(处处皆是),似这都付与断井颓垣(废井,断墙)。

显然,按出题人员的思路,错误的是C项。但是,按我以上阐述,这四项全对。这是个错误的题目。出题人员之所以出题不严谨在于他们在审核句子中机械地理解典故,犯了“以词害意”的错误,更没能领会汤显祖在《牡丹亭》中表达的深刻思想,误导了学生。

热爱青春版《牡丹亭》的观众可曾注意到,在不同的版本中,春香念这句道白时的动作发生了变化吗?

在不同时期的青春版《牡丹亭》舞台上,春香念这句道白时的动作发生了很大变化。2004、2007、2009版中,春香念这句道白时都做了一个与脚无关的动作。而在写完此篇文章一年后,我翻看所录视频,不经意间看到约2016年演出《惊梦》的视频,还有2017年《牡丹亭》在台中演出的那一版,由沈国芳饰演的春香在念到“小金铃”时,低头并用右手手指指向自己的一只脚,动作明显,表意清楚。我当时不由惊喜万分:自己对这句道白的大胆推理式的解释,终于获得该剧导演的佐证!

 

2017年沈国芳饰演的春香在念这句道白时的动作


后来我与沈国芳进行了沟通,得知事情的缘由。她说自己曾询问过白先勇先生,“小金铃”究竟指什么?白先生以其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回答说,这个词实际就是指杜丽娘和春香的脚。沈国芳领悟到这句台词的意思,自己立即改编了念“小金铃”时的动作:低头用右手手指指向一只脚。知道了这个内幕,我才明白,佐证自己观点的“导演”正是白先生,不仅对他又增添了一层敬意,同时为我能与白先生在这句道白上的“不谋而合”而感到高兴。我还认为,苏州昆剧院的沈国芳从白先生处获得“真传”,以这种动作准确地反映了汤显祖原作中“小金铃的真实含义,是值得所有扮演春香一角的演员学习、仿效的。

当沈国芳饰演小姐时,扮演春香的演员周晓玥在念到这句台词时也做出相似的动作,我想这是“小姐”的意思。

 

 



2021年周晓玥饰演的春香在念这句道白时的动作


 


《牡丹亭》中极不寻常的唱词道白解析(一) 闺门旦研究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