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与观——我看“徐云流浪中国”

2023-03-08 20:57 作者:攀娃打工生活  | 我要投稿

生长在四川的我,想不起多久没有看过那样的蓝天了。在青藏高原阳光斑驳且炽烈的缝隙里,蓝天如冰片一般清冽。有的时候,那样的蓝会让人屏住呼吸,怕它把自己吸了去。可随着云朵的变化,你就像一个先天的诗人一样,坐拥一整片天幕,缺氧且眩晕。

疫情几年中,再无踏进曾经那样的天空。而人生兜兜转转,最终还是远离了自己的出处。生活在一系列选择中,终究变得无从选择。甚至出行、餐食、点滴欢愉和瞬间偶得,也需要看天气、绿码、穿戴的格式。人的愤怒,大约三分之一来自自己的无能、三分之一来自他人的不仁慈,而剩下三分之一来自无法解释的现实感。疫情以来,时间如断裂了一般,有时竟然想不起之前走过哪些心惊动魄,却经常于此处心灰意冷。

所以,有一天当我看到一个叫“徐云流浪中国”的up穿越阿里的自拍视频时,几乎很短时间内刷完了所有上传内容。一个不算很年轻、很健壮的南方男人,在疫情中带着他颇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冷静与克制,以及真实却动人的镜头和表达,瞬间俘获了很多于隔离和困顿中慌乱的心。据说,目前他已是B站顶流。 除了我个人对青藏高原原生的依恋外,我对徐云的行程中的苍凉和浪漫非常着迷。你很难想象,如今还有这样一位徐霞客的老乡,以一种自行车穿行的方式,慢游国道边的风景,那里或缱绻、或苍茫、或偶然惊吓、或瞬间释然。他精心准备每一个远镜头,以至于很多人都想看他狼狈地回来捡手机和支架的样子;他认真对待每一顿饭,以至于旷野孤灯下升腾的人间烟火和虔诚的进食者,会让人落泪;他细致安排每一夜的住所,即便倚着羊圈搭帐而眠,也会因此处无狼而瞬间心安;他温柔对待路过的孩童、牧人和动物,给牛喂珍贵的蔬菜,还应约为网友拍下满屏星空。

很多人在各种现实焦灼中,忽然看到那样的星空,瞬间落泪。 在巨大的不确定面前,自然永远以它本质性的存在使人类镇静。这是所有自然主义者的信仰。人类社会系统性的繁荣或溃败,都无碍于这片镇静的星辰。这是一种巨大的悲伤,却也是最后的仁慈。 我于观者的角度看徐云,是以一种自己能见、能得、能达的方式,见证某种修行。这个时代多的是假仁波切,据说北京朝阳区就好多个;这世界也不缺小红书式镜头下的精致分子们,他们宣扬的生活大概就是被PS后的“镜中我”。可这个世界缺少的是在现代记录技术下,真实的行者。他们或许也代言、也恰饭,但你能看到无论他如何宣称这是怎样的一条路,他们确实在那样走着。 徐云说,“我所有住过的地方,都会比之前干净。”无论那是废弃的宾馆,还是路基下的涵洞。遇到颇为紧急的情况,他总是慢条斯理地说,“问题不大”,然后马上动手去处理。藏区据说流浪过很多大神,但是徐云的素质和能力确实过硬。我甚至觉得,他在关键时刻放弃一些冒险的举动,审时度势的“怂”,也很有些禅味。忍它,让它,且看它。换个角度,不过是烟尘于漫漫途中。 最后,所有的抵达,无非是日复一日的坚持。这像极了生活本身。哪有神谕,不过是凡人的意志。至于,偶尔的偷懒、耍赖,不过是你是人而非神的佐证,但这并不妨碍你终将会行至某地,在孤独中读懂自己。终究是“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 嗯,愿行者痴,但始终热爱远方吧。 也祝我亲爱的朋友,人在途中,且心安~~~

行与观——我看“徐云流浪中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