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狂飙》影评:开张

2023-02-01 12:53 作者:子不语不休  | 我要投稿

很久没有这样节奏紧凑,剧情起伏不拖沓不纠结于男欢女爱的好看的刑侦剧,不同于《白夜追凶》《沉默的真相》偏重于案情,《狂飙》像是警察版的《人民的名义》。 没有流量,都是老演员和会演戏不抢戏不加戏不尬戏的新人。尤其男一张译和反男一张颂文,将跨越年代老中青三代细腻的变化区分了出来,有了人物成长的弧光,有了人物转变的一步步垫脚。 全片对于光影的处理属于润物无声,不炫技,不显得刻意,一切为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服务。 对于悬疑恐怖氛围的营造,不靠暴力和血腥,而是偏纪录现实的刻画,留给观众更多自主的思考和感受。 看着上瘾!过瘾! 太多影视剧创作的罪恶多是自下而上的,少了像《狂飙》这样自上而下的罪恶。权力滋生腐败,权力滋生黑暗。看似无心插柳的“借势”,只不过是围猎权力最外的延伸。这种从古至今,从内到外,深存于人心的枷锁。  权力就是黄金杯中满溢出的蜂蜜,每一滴的滑落,都会引起底层老鼠的哄抢,养肥几只张牙舞爪的硕鼠。 二十多岁只觉得安欣都是对的,三十多岁心态却变了。 追求正义是没错的,但有太多人和东西牵绊着,而不得不去更多的考量。安欣这个人设是不讨喜的,只按规则办事是违背人性的,尤其它本身就凌驾于任何集体和小家之上。但幸运的是,张译所饰演的这个角色偶尔有那么一点憨喜逗乐,使正直的人不再那么僵硬刻板。 也描写了陆寒这样的普通人,没有安欣的背景,没有高启强的野心,却也愿意死心塌地的去做一件事,其结果就是没有主角光环,无论是戏里戏外。 同样的还有李响,委曲求全、卧薪尝胆,哪怕是抱着同归于尽的想法,最后也落得和疯魔的高启盛同一个下场。  其实安欣就像《人民的名义》的陆毅,但没有他那么意气风发,没有他那么书面。 女性角色很少,戏份也不多。本该傻白甜白月光的孟珏,在剧里也不只是工具担当,一个小反转,使这个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很多人会觉得她很傻,甚至背叛了安欣。但这样的女人,处在父亲、丈夫、挚爱之间,除了牺牲自己,试图在公平正义和亲情爱情之间挣扎出一丝缝隙,还有更好的选择吗? 更出彩的是陈书婷,她才是反派中最出色的粘合剂,没有这个女人,黑道之间的男人只有打打杀杀,高启强恐怕早就步了徐江的后程。没有她,就没有高启强的犯罪帝国和洗白这步大棋。尽管剧情很少,却贯穿了高启强的一生。 常态化的意义就在于黑白棋本就是在棋盘上不断的博弈,大多时候是相当,少数时候一面倾倒的同化。 某种意义上,后面这几集改台词反而让《狂飙》后期偏平淡的剧情更加意味深长,不是瑕疵,反而更完美了。 孟德海顶多是半黑,而不是全黑。从孟之前利用高启强驱虎吞狼就能看出来了,完全就是一个更疯狂的“李达康”,顶级版的“李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孟高联手,就是为了扳倒赵立冬。 但孟德海不想陷太深,而是把女儿嫁给杨健,再默许高拉杨下水,从而达到联盟。 如果不是调查组的出现,孟德海最终会以自己的手段干掉赵立冬。 黄老,孟德海,杨健,高启强才是一条船上的。或者一直,都是黄老和孟德海一起布局的。 真正高层的博弈,底下的都是棋子。 意外发现很多年前就拥有了高启强同款《孙子兵法》,那时候还在念高中,痴迷于中国古代文学,不过属于叶公好龙,买了那么多就看了几页。

即便饰演黄瑶这个角色的演员不够成熟,生涩,稚嫩,但人设和剧情也尽量被撑起来了。 当安欣再送饺子,高启强再举杯。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所有人或许都有了应得的结局,我们胜利了吗?我们该欢呼吗? 看完以后没有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结局也不是童话,反而心情更加沉重。 有些代价,付出了就再也找不回来;有些人,就成了代价。 就这个结尾,即便改了配音和台词,依旧是神剧。

《狂飙》影评:开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