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蹭EDG热度谈谈电竞行业

2021-11-08 01:16 作者:中二傻才Zescai  | 我要投稿

    笔者虽然也是游戏爱好者,也玩网络竞技类游戏,不过并不是英雄联盟,而是目前人气持续走低的守望先锋(必经掏了钱,感觉不玩等彻底起不来到关服的话亏的只有自己)。

    处于一时兴起买了几包零食饮料在电脑前看了一年一度的LPL总决赛,从能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和绝大部分热门电竞项目一样,这是韩国人统治的项目,而最终夺冠的我们中国的俱乐部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电竞的热情与兴奋度。

能够击败实力强大的韩国战队确实值得骄傲

    一觉起来相关的新闻信息铺天盖地,仿佛全世界都在讨论EDG的冠军,所有人都在称赞中国电竞的崛起。在各种评论中,自然少不了对于电竞行业质疑乃至反对的声音。哪怕在全球最火热的英雄联盟这个电竞项目中,中国的俱乐部拿到了全球性质的总冠军,在这群人眼中,电竞不过是带有竞争性质地玩玩游戏。

    虽然听着很难受,但确实我们没办法去批评指责这些人的偏见与认知。我们知道普通的玩游戏与赛事竞技本身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普通玩家与职业电竞选手也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我们没办法很好地去描述两者之间的界限。为什么会这样?说到底,还是以为电竞行业本身的不成熟,哪怕是当前电竞全球第一的韩国也并不例外。

    要讨论是否成熟,实际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与本身已经成熟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进行对比。

    到目前为止,电竞项目依旧没能形成一个根据分类比较统一的天赋判断分析方式,考核一个人是否有潜力的方式除了年龄只剩下直接实操游戏。而我们熟悉的传统体育竞技,可以先过第一个门槛:身体素质。如足球篮球排球这类跑跳结合的运动,根据不同运动类型、运动项目内角色的需求,会有不同的身体素质最低限度的指标,跑步速度百米、50米达不到XX秒的直接排除,身高不在预定范围的排除,卧推30公斤达不到指定次数的排除……总之,身体条件指标是参与传统体育竞技的第一个门槛,其次才是判断年龄、成长潜力,然后是项目天赋(也就是属于行业内人士通过经验判断来分析项目适合程度)。

传统体育竞技人才往往先得突破体测这一关,身体硬天赋不足的人,直接无缘职业体育竞技。

    对比电竞项目,一个除了实操和年龄以外,都没办法有一个统一的基础潜力分析的方式,自然会带来很多专业人士与业余人士的隔阂。这也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都没很好地为电竞行业做定性,明确需要的人才类型、相关属性。单纯靠着“爱玩游戏”的人群里来找职业电竞选手,这就如同在室外路人玩篮球的环境找职业篮球运动员一样离谱。

    因为到目前为止,一个玩家从普通的天梯路人走向电竞职业的渠道只有直接接触电竞战队,而为了展示自身的能力、潜力、才华,就必须在天梯里打出卓越的个人表现才能打动战队的管理层、教练组。为了展示个人的能力与才华,就必然需要这个玩家拿出大量的时间在个人能力提升上,优化操作精度、提升对应游戏里组合技的熟练度,并且尽可能掌握这游戏当前版本的游戏理解。这里面无论哪一部分都会占据生活中很大部分的时间,一旦未能冲击成为职业选手成功,则基本毁掉个人的未来。

    如此大的风险追逐一个个人电竞选手的梦,想必任何普通家庭都不会轻易允许自己的孩子去尝试。哪怕是今年夺冠的EDG的Flandre圣枪哥,他的妈妈当初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其成为电竞选手的想法,哪怕他的孩子已经无数次在街机游戏厅用一颗币通关游戏快被游戏厅老板拉入黑名单也充满顾虑。对于游戏的热爱影响了Flandre的学业成绩,也敲响了需要做人生抉择的警钟,在初中三年级,圣枪哥妈妈被班主任找谈话,最终与班主任达成一致观点:让孩子去试试,碰壁了就自然会回来学习。这一试,让Flandre在同年国庆前夕收到了正式的邀请函,这才有圣枪哥走上职业之路的后续故事。

今日辉煌的圣枪哥也曾因为家里的质疑难以在逐梦的路上迈开脚步。

    但试想,谁家家长不担心孩子被游戏给毁了?我支持中国电竞,但我真正支持的是中国能成熟起来的电竞产业,有了成熟的电竞产业,才能有打消每个家庭家长对于电竞的顾虑,能够清楚地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在逃避课业还是真正有潜力追逐电竞的梦想。

    在我曾还是中学生的时候,看过一期教育频道的亲子节目,主要是调节一个家庭父母辈与孩子的纠纷。其中有提到有个刚初中的孩子梦想成为足球运动员,为了足球运动他付出了很多也在同龄人里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当时节目就直接用一个金字塔展示要成为足球运动员无比艰难的历程,从10万爱好参与者到最终只有不到3个成为最终能打上国内比赛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我能透过镜头看到小孩从一开始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信,到最后的沉默与动摇。仅仅是这样的海选竞争就能体现走上传统体育竞技选手的困难,更别提在身体完成成长之后,那些体测标准的门槛。

即便如图中已经披上了中国男篮的训练服,一届里拼了命进入青训队的小篮球运动员也不过屈指可数的人能够进入中国最高水准的CBA篮球赛场上。

    而电竞是否能做到这一点呢?目前自然是不能,我们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成为电竞选手的潜质,首先看的居然是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才能看到结果的天梯排行。在学习能力最突出的时间里,放弃课业赌自己能够凭借灵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天赋上到天梯高分。这本身自然会导致大量其他方面的人才培养的空缺,增加社会上缺乏创造社会需要价值能力的人的数量。这也难怪很多家长会骂游戏,贬低电竞了,必经电竞本身就没做好最基础的门槛划分。

    目前热门的电竞项目都无外乎是重反应速度、重头脑分析、重操作精准度的类型。因此理论上,应该统一出从最基本的反应速度、头脑分析能力、操作精确度天赋方面的评判机制,脱离游戏,而是从一个人最纯粹的天赋方面进行评判。反应速度可以通过专门的反应训练仪器进行测试,而操作精确度也能通过一些并不是非常昂贵的仪器、程序配合进行测试,头脑分析这一块虽然比较难,但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评价:文化课考试。

文化课考试作为测试选手学习能力的项目可能有些奇怪,但要考虑到如果制定在以全国卷高考难度下拿到大致及格分水准的成绩对于学习能力突出的有天赋的电竞选手来说并不是难事,不能做到均衡好最基本课业要求以及冲击电竞试训的必要练习,那这个人也必然缺乏成为一个好的电竞选手的潜力,不如早点回学校补上缺漏的课业,去考大学。至于提到“差1分到线”的那种,没有这个运气就好好去学习吧,与其纠结这1分,不如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稳拿及格分,没有足够的能力就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不需要找那么多借口,那些侥幸过线进入下个环节试训的未必前景好。

    当前因为国家政策,现在要参与电竞项目已经必须得是18岁成年人才能代表队伍参加比赛,那么试训的年龄就算提前进行,按照17岁,也基本是完成了高二学业,即将高三的年龄。根据当前课业内卷情况,当初我在高中时期,在高二结束的时候已经跑完了整个高中三年的课程内容,整个高三都是在做应试考试的复习。而能够成为电竞选手的孩子往往思维敏锐、学习能力突出,即使占用了不少时间玩游戏,只要有心投入时间在学业上,150分满分的语数外三科拿到90分的水准多数不在话下,若明确硬性指标,以高考全国卷难度为标准,只考语数外三科,均必须达到150分满分的80分以上(个人认为语文数学两科得90分以上),这作为脑力评价的门槛。可以直接把没有课业学习能力的人筛选排除,一个缺乏学习能力的人,哪怕一时进入电竞行业在当前版本表现可观,也会轻易因为版本变更而淘汰。

    有了这个门槛,至少冲击电竞的人不能彻底放弃学业,同时真正有天赋的人也不会因为需要花过多时间于课业上无法进行必要的操作提升练习。同时我们也无需担心关于准确度练习与反应速度练习会有人搞所谓的针对性训练,因为关于操作精准度测试以及反应速度测试的方式以我在传统体育相关视频里看到的,是很锻炼身体的,孩子在长身体期间做这些锻炼并不是什么坏事。

可以基于类似图中的反应速度训练的机制,构建对应的测试流程达到判断一个人控制身体反应速度能力的水准,当前BLG团队有类似的测试方法,不过行业内没形成一致,因此也只能说只有个反应速度测试的雏形,并不完善,电竞应以如这般测试基准为前提之一筛选电竞行业人才。

    而最终没能通过第一道门槛的选拔基本是说明这个人没有电竞对应必须拥有的天赋,该回学校好好学习,有整整高三一年来补救此前因为练习尝试冲击电竞的空缺也有余力,毕竟还有第一个门槛还有个文化课门槛,但凡要冲击电竞,不准备文化课的内容,家长一律能视为逃避学业而非冲击电竞。对于天赋突出的选手,他们都有卓越的学习能力,哪怕在学生期间没有很好地磨砺个人的操作技术,没花上足够多时间去充分研究游戏版本提升游戏理解,当充分将注意力集中到电竞项目上时,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成为优秀的电竞选手。

在经过基础的硬性天赋筛选后,可以判断选手拥有足够好的硬件综合素质底子,在此之上,配合好的培训,提供专业的提升资源,能够很快成为优秀的电竞选手,也能避免社会人力资源浪费。

    文化课语数外三科,语文决定阅读理解,数学能决定逻辑思维,外语则是未来电竞行业走向成熟时必备的技能。这里不得不提及虽然游戏运营并不好,但电竞发展规划走在世界前沿的守望先锋的电竞。

    目前守望先锋的官方比赛分为3个层级:OD、OC、OWL。OD属于普通玩家花钱报名即可参加的比赛层级,算得上是普通玩家要进入职业行列的自我能力展示渠道。OC则属于职业选手范围,但强度低于最高层级的OWL,OC以地区赛为主,如中国区、澳洲区、韩国区、欧洲区、美洲区这些分区,在这些地区打出顶尖发挥的玩家会得到来自全球各地OWL战队的试训邀请,最终“上岸”最顶级的守望先锋联赛。

    我之所以称守望先锋的电竞发展规划为“世界最前沿”,并不是这个分地区、层级的概念,而是“全球化”的联赛。全球化意味着选手只是电子竞技舞台的参与者,无关其身在何方,其电竞战队只是个地区团队,一个专属于某个城市的守望先锋电竞的俱乐部,他们选择无论来自哪选手都没有关系,只要是他们想要的就行。

    这种全球化的规划,能够让全世界最顶尖的选手成为战队之间的商品进行流通,带动流量经济,带动该电竞项目的热度,也能带动该电竞项目的发展。而目前也基本如此,虽然当前韩国贵为电竞王国,但一些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想法组件具有他们自己思想的团队架构,不谈极具我们国内思想特色的“全华班”,在欧洲的队伍也有组“全欧班”的案例,纯粹追逐强大的队伍会有从韩国的OC或者其他战队高薪买下顶尖人才的情况。当你可能前往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外语就成了一项必要的技能。

    而这也是当前国内电竞选手非常吃亏的方面,整个OWL,我们国人选手除了中国的队伍哪都去不了,其他的国家的选手全世界跑,在不考虑中国成都猎人名牌“全华班”的前提,除了中国的选手的选择范围始终都是20只OWL战队选择想去的、要自己的队伍。而我们中国自己的选手只能在国内4只战队争取生存空间。这并不是所谓的“国籍歧视”,也不是什么“韩国选手居多,所以他们只要会韩语就行”的原因。

    导致这个结果更多的,是因为涉及基础的沟通交流以及文字对话时,外国人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我们中国选手的英语表达。可以说就是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制约了我们选手走出国门去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的机会。

据说离开成都猎人的林迟青有去尝试试训波士顿崛起队,后续情况未持续跟进关注,但很大概率会因为语言沟通为主的原因落选,但国内选手基本也只能在国内就业这点本身就增加了国内电竞选手就业的竞争压力,并限制了国内电竞发展的空间。

    因此,我提到的“脑力测试门槛”的文化课考试方案里,包含了英语这一项目,当能够拥有在高考全国卷难度拿到80分以上的英语水平,在国内战队组件混合国际班时,要做英语方面的培训也能更容易,而国人选手如果想尝试到国外战队争取机会,也能有个底子去做进一步提升争取到更多的出场机会。

    缺乏初步门槛中国电竞行业人才筛选必然是当前及其不成熟的行业,也必然会持续遭受来自家长、长辈们对于电竞行业的批评与不看好。在我们漫漫历史长河已经有了这么多完整成功的传统体育发展案例,完全有能力加速吸金能力突出的电子竞技行业的发展,越早走向成熟,我们的家长也能越早做好对于孩子的教育引导,越早避免那些因为课业等压力而误入歧途沉迷游戏的案例的出现。

    电竞不该是沉迷游戏的借口,电竞也应该得到如传统竞技一样的认可,现在的电竞不受认可不是我们的选手拿到的成绩不够好,而是整个产业项目的不成熟带来行外人士的不理解与偏见。

    希望中国电竞越来越好吧。

蹭EDG热度谈谈电竞行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