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华仙纪

符华者,乡野之人。自先祖开馆传武,及其父辈,没矣。父以武不合时,曰:“惜乎,儿不遇时!若儿当古时,武馆何至于此!”遂使华往沧海市以求新学,故华亦沧海人也。
华虽至沧海,性未易也,难近左右,且闷而不发,久而影只。岁半,正值前纪三回崩坏,华外艰而友亡,身亦遭难,困于巷陌之间,幸得逐火之蛾第五校尉姬子所救,华念其恩,入其行伍。后,姬子发而为炎律,行伍尽丧命其手于澳洲,唯华独存。后姬子殁于凯文,华从而不服,时人讥而单之曰:“魔女之火伴”。

值十律半岁余,华又随伍至澳。明赐轩辕而起荡涤之役,实为梅博士“合律天士”与“神之管”试也。遇帝王巨兽,行伍溃亡,怪轩辕乃若瓦狗。盖其成而未活,皆待主尔。独华临大难而不移志,终动轩辕之意,化为手甲。原初试翼,天士竟成。
后,华受“神音”之炼,进甚速,可当一面。应悉兵,百战不陨,赐羽渡尘。至终焉败,走而封于地,前纪遂已。
五万年白驹过隙,再临尘世,华更名赤鸢,与苍玄丹朱行于神州蛮荒。时未开化,百废待兴,赤鸢与友誓守神州,授业于先民,行火种之计,此梅临终所图之一也。不意淫之,致审判巨兽蚩尤生,友舍命而封,赤鸢不及,苦不自胜,渐远世俗,居于太虚之巅。赖苍玄之书为伴,聊以慰藉。

至唐,时人稻米流脂,公私俱丰,崩坏亦从之长。赤鸢遂云游四海,斩妖除魔。至难也,与唐兵共伐崩坏于长安。赤鸢威望日盛,世皆敬之若天神,又因其长春不老,故尊华为“赤鸢真人”。
崩坏日盛,为长天下正气,赤鸢传武道于万民。神州乃生各路门派,鱼龙混杂,遂有江湖。赤鸢以太虚剑气无敌于神州,且德行兼备,武林无不奉赤鸢为天下第一;于其艺,“活字书”武经纶曾言曰:“太虚剑形,一武概全”。故江湖又以太虚剑气为至高绝学。
时至明帝国,赤鸢感分身乏术,遂立太虚剑派,收苏湄为二弟子,补录随侍林朝雨为大弟子。值圣火魔教作乱望山,教主阎世罗欲夺天下第一。便携林朝雨赴约,后者轻取阎世罗,赤鸢斩之如草芥。此行收圣火教圣女江婉兮、江婉如为三、四徒,又录程凌霜为五徒。加之六徒马彦卿与七徒秦素衣,合为“太虚七剑”,天下闻名。

越八年,天命侵神州于钦察草原,用崩坏之器,犯赤鸢之忌。遂一剑西来,平天命之多卒,败卡莲于身心,史称“钦察草原大捷”。有遗笔,是为《赤鸢仙人破阵绘真图》。

居明年,七剑背赤鸢而杀之,时山顶金光冲天,明耀百里。是日赤鸢遂不知所踪,七徒星散,俱不言事。人皆道:“真人功行至圆满,羽化而登仙”。后二十年,赤鸢愈,暂失忆,详见于《神州折剑录》。
不知终,赤鸢去力而舍身,垂死于天穹。为神州,盟奥托,入天命,为其麾下之士。自是,赤鸢易名为符华。
几四百年后,华去神州,留于英格兰,与柯南道尔共探前遗,中入未知学社。及其去,柯南道尔著《福尔摩斯探案集》以怀。

逾七十年,于滨海绍森德赠乔伊斯一诗集,令其勉之。另赠一物,后竟挽逆熵之将倾,此处不表。
养程氏女立雪,传其艺。及长,立雪亦入天命,号“寒霜剑客”。本纪二回崩坏,西琳携万乘之势自蟾宫而归,华遂燃羽渡尘,引太虚剑神。剑出为凰,炽焰若决天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然阻于崩坏之神,未果,重伤而复失忆也。立雪不复七徒之背,覆师而身死于空律之手。
圣芙蕾雅既成,华入而为间。助寻轩辕、二败西琳,破银狼心魔、历天命之战……肉身既陨,神魂入羽,辗转多人之手,终归于识律。

识律者,崩坏之新臣也,借尸还魂于符华之躯,受之以海量之记,自以为华。盖新生之翼,如小儿也,尚存赤子之心。所谓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其行迷之未远,犹有前路。此番造化弄人,亦可谓绝处逢生,望作者好自为之。
太虚七剑首座林朝雨曾论曰:“吾师赤鸢真人,初则见引,然处愈久则欲远矣。”余思之言近道。然五万春秋,大梦难醒,常人亡则亡矣,于其身,则不可也。荷济世之任自万古,不堪他人与己身之离情,是故远人,何足责之?
窃以为符华不善言辞,重诺且肃,或时有让,不负大节。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将死之时,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众也!《五千言》曰:“至誉无誉”。盖言之如符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