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Strongart教授:作为典型特例的图灵测试

2021-12-08 12:58 作者:Strongart教授  | 我要投稿

  在当代科学与哲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图灵测试,大意就是让计算机来冒充人进行语言交流,如果能够不被识破(图灵曾说是30%),就算是通过了图灵测试。

  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测试方法呢?这需要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考察,图灵测试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其基本思想就是做比较:让你和某个领域的专家们比赛或者充分交流,如果基本上可以做到不落下风,就说明你也有那些专家的水平。比如让你去和几位象棋大师比赛,如果能够有30%的胜率(平局算各胜半场),那就说明你也有象棋大师的水平。如果像阿尔法狗(AlphaGo)那样能稳赢围棋的世界冠军,那就说明它超过了人类的围棋水平,再去挑剔它是不是像人类那样下棋,只能说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比较测试法,最好是有完全意义上的比赛,无法比赛时就需要能够充分交流。所谓充分的交流,一方面要给被测试者发挥能力的余地,像中国的考试主要是划定框子死记硬背,其交流远远算不上是充分的;另一方面是交流的项目要能相对完全的反映,小区投篮家罚球可以有90%以上的命中率,并不能代表他有专业的篮球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图灵测试主要比的是语言能力,以此来代表智能的水平。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选择,人类比计算机更善于处理图像,而计算机则比人类更善于处理符号运算,语言恰好就位于这个平衡点上。对于语言的处理,人脑的使用也是相当充分的,可以说是深入到无意识的领域。我们在日常对话时,一般不会想到为什么要这样说,浮现在意识层面上被说出来的,已经是最后的结果了。用语言能力来代表智能水平,尽管这里是有一个跳跃,但还是能够得到证据支持的,其细节恐怕还要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最后,看到消息说已经有人工智能通过了图灵测试,但通过测试的不是整个计算机,而是其中的一个叫做尤金的聊天机器人软件,它没有令人满意的智能,而是用了装傻充愣的技巧(见某乎截图),你们怎么看啊?



Strongart教授:作为典型特例的图灵测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