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是生机、延续与爱的故事”——FGO八周年纪念PV考据与杂谈(上)

2023-08-07 22:07 作者:Consusian  | 我要投稿


本篇为FGO八周年PV和游戏剧情相关,请考虑后再阅读

所有内容为本人原创的一家之言,接受讨论但拒绝争吵,切记


各位好久不见

FGO八周年的PV我在刚发出来的时候已经分享过一次了,本来没打算做

在这几天辗转反侧之后还是决定要写一下

说起来我玩这游戏也有大概五六年了,虽然中间长草摆烂的时间还挺多

但FGO也算是在我手机和模拟器里坚持得最久的一个游戏

所以于情于理,我觉得都应该写点什么来抒发一下这个故事带给我的感动

(虽然我既不是开服玩家,更算不上资深月厨)


总结翻译成人话:tmd真的太帅了,我必须得狠狠夸夸这动画好让他们多整点




     PV的开场是一个如同在太空观察地球日出的场景,中央勾勒出的是东亚地区和南太平洋地区,包括中国东海岸周边地区、日本、东南亚诸国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线

      而随着镜头的转换可以看出这幅地图其实是圣杯内部的“蚀刻”,可能是在暗示圣杯战争起源于东亚(在FA世界线圣杯战争扩散到了全世界),而冬木市圣杯战争依然在FGO的世界线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它是第一个特异点的所在,整个FGO故事的起点,且依然有着一些没解开的谜团

之后逐个出现本次PV七位(也可以说是8位)主角英灵的象征物:

  • 军旗与燃烧的十字架——白贞和黑贞

  • 亚历山大银币与塞浦路特之剑——伊斯坎达尔

  • 黄金耳环、日轮枪与火焰般的披风——迦尔纳

  • 神弓甘狄拔与莲花——阿周那

  • 青铜酒爵与水银——始皇帝

  • 大剑与骷髅——山中老人

  • 誓约胜利之剑——阿尔托莉雅.潘德拉贡

      其中前三位的背景能看到圣杯,而后三位除此之外还有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始皇是已经泼出去的酒回到爵中,山中老人是破碎的骷髅复原,而阿尔托莉雅是破碎的圣剑重铸,伴随着背景中如同原子弹爆炸般的火焰蘑菇云飞速倒退,而它下面本该是地球的地方变成了玛修的盾


     紧接着就是第一段可以吹爆的地方,如同插画般的构图,展现了英灵们生前(或者说消失前)最后的景象

       第一幕描绘了亚瑟王之死,在贝狄威尔将圣剑交还给湖中女士后,亚瑟王的遗体被放上小船送往阿瓦隆。根据传说,护送遗体的三位仙女中就有摩根,所以特写里的这位应该就是王姐没有疑问了

(另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在于阿瓦隆通常被描写为是被沼泽、树林与迷雾笼罩的岛屿,在PV里可以看到岛上有树,周围是海或者湖,而迷雾既可以在水面上看到,也出现在歌词里:“被雨雾包围的世界”)


       第二幕,咒腕、静谧和百貌三位哈桑用点燃的香召唤了王哈,从后续内容推断应该是指在蒙古西征的威胁下,阿萨辛教团最终走向没落


      第三幕描绘的是亚历山大的去世,分为上下两部分,尤其上半张前后内容变化比较大

  • 上半张图前半部分是大帝部下的将军官员们在病榻前哭泣,其构图应该参考了德国画家卡尔.西奥多.冯.皮洛蒂(Karl.Theodor.von.Piloty)的《亚历山大之死》——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是皮洛蒂未完成的遗作,1886年他没有来得及为它上色就去世了,就像亚历山大东征也随着主帅的暴亡戛然而止一样

  • 而后半部分是大帝的灵柩被士兵们护送着穿越沙漠。根据历史记载,大帝死后他的亲信佩尔迪卡斯负责了入殓以及葬礼的置办,来自埃及和迦勒底的防腐师们将他的遗体制作为木乃伊,用豪华的黄金马车作为殡车,准备运回马其顿——然而被托勒密半道上连车带人一块劫走带往了埃及。关于大帝的葬礼古希腊历史学者迪奥多罗斯有详细的记录,后世画家根据他的描述绘制了插图,这里也是根据这张古早概念图创作的


       至于下半张图的侧卧像,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艺术化的手法,而非大帝临终的写实。首先这里面大帝的体型显然太大了,和后半部分背景里的人/人像比明显比例不对。这个画面可能结合了佛陀涅槃相与中世纪陵墓卧像(纪念碑),从而表现了一种“巨人只是陷入沉睡,总有一天会醒来”的意象——大帝生前就十分着迷于神话故事,自称宙斯之子,并且在临终时希望能葬在埃及希瓦神庙附近与诸神同在

(大帝征服埃及后在希瓦神庙获得了法老的称号,古埃及人相信法老身为神之子,能够在死后加入诸神的行列;而希腊神话中这方面的例子就更多了,半神英雄要么登上奥林匹斯山成神,要么化为天空中的星座,最次也能进入冥界中的至福乐土)



          第四幕描绘的是小说《弗兰肯斯坦》的结局,但是根据FGO里弗兰档案的说法还是有点区别的:原作中是维克托.弗兰肯斯坦主动追杀怪物到北极后双方同归于尽,而型月世界观下是维克托被弗兰一路追到南极后自杀身亡两侧的画面对场景进行了补完,其中左侧骷髅与生者的手相交叠,寓意着弗兰是介乎与生死之间的存在(用尸体创作出的人造物)


          第五幕是贞德的火刑,1431年5月30日贞德被宗教裁判所判处为异端和魔女罪,烧死在法国鲁昂的老集市广场,所以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围观的士兵是在奥尔良特异点中的中世纪法国士兵装束,戴着标志性的水壶盔

           黑贞的诞生与火刑有着直接的关系,她不是贞德的某一个侧面,而是元帅使用圣杯将自己对于贞德之死的愤怒与怨恨实体化后的产物(至于现在可以被召唤出来的原因大概是被抑制力抓了壮丁吧...)所以这里只有黑贞睁开了眼睛,而真正的贞德依然维持着临终前的样子


第六幕,在阿瓦隆之塔上用千里眼遥望着外面世界的梅林


           第一部分的终幕以玛修翻开书画上句号。就和之前说的一样,这一部分的主题是“终结”,是故事的结局:亚瑟王之死、亚历山大之死、阿萨辛教团的末路、弗兰肯斯坦小说的结尾、梅林自囚阿瓦隆。不论对于当事人还是对于阅读故事的人来说,这些结局都是已经注定了的,读者都不必翻开书就知道故事会如何结束,而这些悲剧也成为了泛人类史的一部分


            


            但下一秒通过变焦镜头从玛修翻开书页的画面一转到卡美洛的秋天,意气风发的亚瑟王站在庭院塔楼的台阶上;贞德率领法国骑士出征;亚历山大的征途;圆桌骑士的冒险。前面两个都没什么好说的,大帝的部分主要是他身边的这个人的身份,留到后面再说


     梅林的这一段就是之后玛修在书上翻到的插图,出场人物有贝狄威尔、高文、崔斯坦和兰斯洛特。下面还有配文,但我查了之后发现图文内容八竿子打不着。

      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文字内容写的是“and as they rode together  they met merlin disguised”,出自托马斯.马洛礼《亚瑟王之死》卷2第8章,原文为:

and as they rode together they met with Merlin disguised, but they knew him not. Whither ride you? said Merlin. We have little to do, said the two knights, to tell thee. But what is thy name? said Balin. At this time, said Merlin, I will not tell it thee. It is evil seen, said the knights, that thou art a true man that thou wilt not tell thy name. 

       这一章的内容是关于穷骑士巴林得到了一把被诅咒的剑,然后用它砍下了湖中女士的头(貌似是因为她害死了巴林的母亲),因此被亚瑟王赶出了宫廷。爱尔兰王子兰赛奥自告奋勇去惩处巴林,实际目的是为了抢巴林的宝剑,结果被巴林所杀,兰赛奥的情人也因此悲痛自尽,赶来的康沃尔马克王为这对情人建了座坟墓,这时候梅林预言道将来兰斯洛特和崔斯坦会在这里为爱决斗,但他们谁都不会真的杀死对方(对应后面崔悲伤加入圆桌的情节)

        之后巴林和他的兄弟巴兰按照梅林的指引擒获了利恩斯王献给亚瑟,两人得以加入圆桌骑士团,并帮助亚瑟王在之后的战役中大获全胜。但是梅林此前预言巴林杀了人会导致王国的衰败,于是他叮嘱亚瑟王在自己消失后一定要保护好圣剑的剑鞘,但是亚瑟转手就把剑鞘给了摩根保管,后果可想而知

         硬要说的话崔斯坦和兰斯洛特还能搭上点关系,但肯定没有小贝和高文的事,制作组能用上这段原文也不容易,就不深究了

(这里我觉得还有一个可能是有深意的地方:梅林的这一段镜头能够感觉到他是在和我们对视,符合梅林拥有遍观现在的千里眼EX的设定)


经过玛修翻书的转场,本章进入第二阶段,首先登场的是迦尔纳和阿周那。

PS:原作里摘下这玩意儿和扒自己的皮没区别

      迦尔纳取下耳环对应了《摩柯婆罗多》中因陀罗乔装打扮前来向迦尔纳索要黄金甲,盔甲和耳环是太阳神苏利耶给予儿子的庇佑,也是迦尔纳一生下来就拥有的宝具,只要还有它在阿周那就有落败的风险。在立绘中也可以看到1破2破的迦尔纳是有耳环的,而3破没有,因为三破的时候常驻解放杀神枪,也就不能同时使用 【日轮啊,化作甲胄】(在情人节礼装里描述是黄金甲分解后组成了枪,但情人节的耳环和这里的不一样)

        (阿周那的取箭欲射的镜头应该是准备上场,而不是射死迦尔纳的时候)


        

这里王哈远眺的这座堡垒应该是哈桑们的总部阿拉穆特城堡

不是《刺客信条》里的马西亚夫哦


        中间闪过了弗兰在城市街头的一个画面,大概是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对初生的弗兰感到失望的那段时间,之后应该就是弗兰被野狗袭击,反手杀了狗把内脏掏出来带给维克托,结果反而让维克托彻底认定她是个失败品

她还只是个孩子啊你个渣爹!

 

      接着回到王哈这边,蒙古大军兵临阿拉穆特城下,使用攻城锤试图突破城堡的防御,可以清楚地看到士兵的装束确实是蒙古军队标志性的桶型皮条甲

冷知识:王哈不管什么情绪波动都会红(?)眼

      这里关于时间线的问题真的不能再瞒下去了:现实历史中阿拉穆特城堡被攻陷是在1256年,但是第六特异点提到过是在1273年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并且强调过这是咒腕曾经生活过的年代,那么按照这个PV咒腕在求得王哈出手后没有被收走脑袋——额...可能王哈也觉得教团对付蒙古人确实没啥胜算,就不计较了?

(阿萨辛派在历史上的活跃时间大概160年左右,已知百貌是最后一代-18或者19代哈桑,那么型月这边阿萨辛派在1256年之后还苟延残喘了一阵子理论上说得通——参考刺客信条的剧情)


         在王哈准备开无双前画面给到了大帝,林立的长矛是标准的马其顿方阵战术。接着就是比较重要的这个镜头,棋盘上的大象如果是王军在使用的话,那至少是在BC331年高加米拉战役结束之后。但说实话历史并未记载大帝生前经常使用战象,反而是继业者战争时期欧迈尼斯等人积极驯养这种特殊军队

  • 最右边黑色长发,长得很像二世的这位,在F/Z的王之军势以及之前大帝之死那里都给到过特写镜头,一般认为这个人是大帝的私人书记官欧迈尼斯(Ευμένης),二世事件簿的设计集中给了明确的人设不会错。黑发应该是参照了日本漫画家岩明均在《历史之眼》中刻画的形象。

  • 中间金发碧眼的帅哥,盔甲款式和之前给大帝牵马的那位基本一致,最有可能他就是真正的赫费斯提翁(塞琉古至今没出现过人设)

  • 最左边头盔上有白色飞鸟,穿银铠蓝袍的,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就是之前大帝之死中位置最靠前的那位白色发胶手。事件簿设定里明确了他就是托勒密一世,艳后的祖先

多给点设定啊——


        六位圆桌骑士:崔斯坦、兰斯洛特、高文、莫德雷德和阿格规文在某个庭院中穿行,高文还拔出了加拉汀背景可以看出周围是树林,但是不能因此确定是哪一段故事。这里阿尔托莉雅没有出现,但高文明显表现出了极度警惕,且连阿格规文这种平时不出勤的都上场了,我个人猜测是《阿瓦隆之庭》中提到的讨伐伏提庚


政哥和黑贞的双抬眼


来了来了,本章最华丽的一场,《摩柯婆罗多》中的惧卢战争

在诸神之子的力量面前凡人的世界如同纸一般脆弱不堪

超级印度人大战

         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出bug了:迦尔纳释放的宝具显然是【日轮啊,顺从死亡】,他身上没有黄金铠甲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摩柯婆罗多》中阿周那和迦尔纳的决战是车战而不是宝具对轰(废话怎么可能有啊)

      然而别忘了在这些之前,有闪过一个阿周那Alter醒来的画面,所以这里两人大打出手大概率是第四异闻带里狂娜的臆想——我记得剧情中提到阿周那因为吸收了爆表的神性导致人格崩坏,因此脑补出了过去的自己和迦尔纳堂堂正正大战的场景


王之军势



政哥这里绝对是按太史公《史记》里的说法来还原的: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驽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接着流动的水银转场为了黑色的披风,手持镰刀与丧钟的死亡天使在战场上飞翔,所到之处人头落地;另一边王哈像个狂战一样从台阶上走下来,身后的尸体也都被斩下了头颅

《他潜入了》

        这里争论较多的地方在于死告天使是真的存在,还是仅仅是王哈宝具的具现化。我个人偏向于前一种,在王哈的羁绊礼装中如此说道:已无教诲可传,亦无自身可述。剑士将化为天命使者,其技已超越达人之域——而型月世界中的“天命”根据贞德等宗教英灵的故事被证明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加上王哈异常之高的位格和南美异闻带剧情中的一些暗示,他就算不是亚兹拉尔本尊也起码是类似附体一样的存在


       圆桌骑士们在桌前举剑宣誓,这里的速度太快了所以可能会看漏,大致站位应该如下图

       这里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有最开始站在高文左边的帕西法尔;站在贝狄威尔左边穿紫黑色铠甲的骑士只可能是加拉哈德,而最最容易被看漏的是阿格规文右边还有一位骑士——根据腰间挂着的弹药以及红色柄的剑可以判断,这位是高文的妹妹加雷斯,手持的剑是在马上夏活里会作为saber职阶宝具登场的赤红之剑(Robigus Ironside.)

        因为视角的原因我们没法知道这张桌子周围到底有多少人,如果按照十二位骑士的说法,去掉正在互捅的王和小莫,以及通常不算数的梅林,剩下的人包括凯、加荷里斯和鲍斯(圣杯三骑士最后一位)

          

          此前的场景都是英灵们生前的全盛时期,而紧接着从卡姆兰之战开始则是日落前的余辉

这里和小贝还剑两大名场面每次都画得不一样


      接下来双贞在这里的意义我认为就是“反转”:带领着天使军团的圣女,其扭曲的镜像为统领魔龙的魔女。因为登场的英灵中只有贞德具有极端反转的性质,象征着故事在达到最后的高潮后便立刻回落,预示了接下来的走向

(天使骑士应该只是为了和黑贞的龙呼应,当然从基督教原典来说龙代表地狱的恶魔,而天使代表天国也没问题)


通过“手”的意象,英雄的传说再度迎来最终的结局


迦尔纳被阿周那杀死

(我不觉得这里是什么忏悔,FGO没说阿周那是什么时候知道迦尔纳是他哥的)



赫费斯提翁病死(从护腕可以看出确实是他)

不到一年之后大帝也去世了



教团天命已至,从今往后山之翁将永远徘徊幽谷

额,你们不会真的相信蒙古军队里有啥能打败王哈的吧



贞德临死的祈祷,而神只是沉默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消失在人类的视野中

      这里有一个明显的变焦镜头,背景的形象我认为是有意义的:左侧的骷髅收割首级和鲜花,毫无疑问这是死亡;右侧似乎在祈求的双手、无头的女性形象以及老人的面孔——大概就是指弗兰肯斯坦博士本人,象征的都是生命。甚至于从打光上,左边暗右边亮也能证明这一点

       而弗兰不属于任何一方,她是夹在生与死之间孤独的怪物(真正的结局并非小说里描述的那样)


圣剑的归还

嗯,最新版本了属于

经典场面不解释了(至于小贝的手,md神代魔术师给你整个义肢还不行吗)


加拉哈德将手搭在玛修的肩上,伴随着学妹的三次转身,PV的前半部分迎来完结

       而这三个场景中,第一个根据地上的落叶很明显是之前玛修看书的地方,第二个是迦勒底的外围走廊,第三个则是一间堆满书的图书室一样的房间,仔细看的话可以看到左上方还摆放这经典的中国线装书,但是书名就真的看不清了

       第二部分的主题应该是“人生”,读者重新翻开书,再一次从头读起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见证英雄们从踏上征途到谢幕退场,从生到死的这段旅途就是人类的成就,人类史就是由这些短暂的旅途共同谱写的长诗,穿插其中的精彩篇章自然是由那些最为耀眼的人——英雄们来书写的。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精彩的故事也有结束的一天

无论是君王、神明、英雄、圣人

死亡将终结一切



“这是生机、延续与爱的故事”——FGO八周年纪念PV考据与杂谈(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