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弹为什么能维护世界和平?核威慑背后的逻辑【历史调研室02】


前言:铀235,这种元素极其罕见,即使在天然铀中也只有0.7%的含量。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睡了上千年。直到1942年,美国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发现了它的巨大潜力,由它发生的裂变反应造就了人类至今为止最恐怖的武器——核弹。
历史调研室 02:核威慑的逻辑
启示:希望世界和平,人类文明不要葬送在自己手上。
战争与核武器
00:32
视频源不见了,标记失效大伊万是人类目前引爆过的威力最大的核弹,破坏力完全颠覆了人们的认知,也永远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战争-扩张-发展 这样不断循环,大体上人类文明有一个总的趋势,那就是大国吞并小国,强大的民族融合弱小的民族,先进的文化征服落后的文化。
历史告诉我们,如果世界只有美国有核弹,他不仅会用,而且会用得很果断。1945年,日本战败已成定局,但美国为了减少伤亡,加速日本投降,就朝广岛和长崎扔了两颗原子弹,展示核弹的巨大威力,震慑了整个世界。
为了制衡美国,苏联排除了大量间谍刺探曼哈顿计划。1949年8月29日,苏联突然引爆了自己研制的第一枚核弹,力量的天平又重新恢复了平衡。苏联和美国建立了相互威慑。
意义
05:12
视频源不见了,标记失效在核弹发明后,再也没有两个有核国家爆发过全面战争。大国之间更加倾向于使用外交手段、经济制裁、贸易战来进行对抗。局部战争仍然存在,但都是代理人战争,几乎不可能转变为世界大战。对主权国家的侵略行为被彻底禁止,有核国家对无核国家使用核弹也会遭到明确的反对。
这不是最完美的世界状态,但这已经是人类能实现的最好的状态。

原子弹试爆成功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曾说过:“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我们今天回首,会发现原子弹更像是人类与死神做的一个交易——人类用极低概率文明毁灭的代价去换得了一个长久和平的未来。
我们还不能断言这个交易是否值得,一切都还有待未来去验证。
感谢你们的支持!未来我会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