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点班VS普通班,鸡头VS凤尾,你怎么选?

2021-08-30 14:06 作者:必刷题小姐姐  | 我要投稿


转自公众号:Take It Eeeeeasy


关于上重点班还是上普通班,做凤尾还是做鸡头,从来都是学生家长热议的话题。

上周TIE发布了关于“重点班VS普通班”的问卷调查。截止8月27日,我们受到了608份有效答卷,讲述了自己关于重点班普通班抉择的看法。 

从普通班进入重点班后,成绩下降的群体所占比重最大(44.05%),而从重点班进入普通班的同学中,成绩提升(33.19%)、下降(33.19%)、变化不大(33.61%)的群体所占比重都比较相当。

 

Q 进入重点班,你的成绩有何变化?


Q 进入普通班,你的成绩有何变化?

而从同学的心理状态中可以看出,90%重点班的同学都感受到了压力。感受到负面情绪(压力、自卑)的学生远远多于普通班的学生。

 

Q:重点班里,你的心理状态如何?
Q:普通班里,你的心理状态如何?

具体说来,在重点班,学生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主要来自于周围同学优异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来自于没完没了的内卷,来自于老师的高期望值。

 

▼匿名

当我看到那个寒假作业都是抄袭的,并且上课吊儿郎当的同学,最后的考试考了全班第一,而我每天18小时的学习,只能换来倒数。

 

▼烟草泡泡 

重点中学重点班,大家超前学习的程度超乎想象。下课的时候围在一起讨论我听不懂的问题和梗,下课成群结伴地嬉笑打闹(他们中很多人早就认识,我来的批次晚)。变回社恐的我又蜷在了教室的角落。

 

▼匿名

主要是老师们对重点班的期望实在是太高了,平时动不动就会说你们是要考清北的之类的话,让我觉得好像考不上清北就有一种负罪感。

而在普通班,学生感受到的负面情绪往往来自于比较差的学习资源、懒散的学习氛围、以及老师不重视。


▼陈同学

自卑,很怕别人问我现在在哪个学校。

 

▼烁烁

普班的重本几乎没有,本科也比较少。同学几乎都是混日子(几乎),身边没有榜样,让我觉得反正都是这样了,破罐子破摔好了。


▼欣

每个老师讲题的时候,只讲基础题,他们说我们班把基础学好就行。

在重点班,正向情绪来自重点班头衔带来的光芒,以及“虽然很难,但我挑战成功”了的成就感。


▼阿沐

当然是出去说“我是xx班的”的时候,有重点班加持,感受周围人的星星眼真的会非常开心。而且刚开始以为班上的同学都是只会学习的学霸,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群可可爱爱的沙雕大神,不仅是学习,各方面都很优秀。

 

▼小付同学

大概是即便身边的人都很强,自己不甘示弱努努力,也可以在班里排名靠前,没错考好了真的超有成就感

而普通班,正向的情绪往往来自于轻松的氛围。

 

▼匿名

我初升高的时候在全区考进了全区前四十,压线进入了全区最好的重点高中的最好的班级(所谓的清北班),但是在几个月后我毅然决然的自己选择转到小班。

小班的学习氛围的确没有清北班好,但是在那里我感到了解放和自由。没有人逼着我考进前百名,没有人逼着我必须把难啃的数学物理学会,没有老师的侮辱责骂,没有老师对我厌恶的眼神。我可以自在愉快的学习,可以有时间稍微放松一下,可以不在班级里自卑到抬不起头。

 

如果能够自由选择,重点班和普通班,你会怎么选?

上周的问卷中,566人选择了重点班,228人选择了普通班。大家更看重「氛围」「老师」「同学」这几个关键词。

普通班与重点班之间的辩论,除了学习资源、学习氛围之间的讨论外,从心理角度而言,可以说是「是否留在舒适区」的讨论。

舒适区(Comfort zone)指的是一个人所表现的习惯性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人会在这种状态或模式中感到舒适。

在普通班中等偏上游的成绩,放在重点班也许只能挂车尾,自然会增加人的焦虑。因此同样的成绩,普通班也许意味着舒适区,而来到重点班则是逃离舒适区。

心理学研究表明,逃离舒适区进入新的目标领域会增加人的焦虑程度,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其结果是提升人对某件事的专注程度。

新的目标领域,促使人们构建新的舒适区。这个区域被称作最佳表现区。在这个区域中,人的工作表现将会得到改善,并且他们的工作技巧也会被优化。

换句话说,从普通班进入重点班,焦虑程度会增加,带来的应激反应某种程度上利于一个人对学习的专注程度,从而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虽然离开了“舒适区”会感到不舒服,但若是达到了新的目标,就会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变化——“舒适区”扩大了,成绩上了一个台阶。

从这个角度看,逃离舒适区,接受重点班的挑战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是有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撑的。但所谓的“最佳表现区”是在个人能力所能接受的一定范围内的,重点班并非适合每一个人的学习节奏。

 

更适应重点班生活的人有哪些特质?

01抗压能力强,自信心强,不至于因为在重点班的一点点挫折产生自我怀疑。

02自律性弱,周围人带动学习的效果好过独自学习的效果。

 

在普通班更能自得其乐的人有哪些特质?

01 抗压能力弱,对自己不够自信。

02 自律,即使周围学习风气不好也能坚持下去。

 

并非重点班就可以直通重本,

并非普通班就意味着暗淡的未来。

充分认识自我,对自己的个性有更好的了解,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比如答卷中这位“人间清醒”同学:

 

▼匿名

转到普通班是我自己的选择。

普通班和重点班最大的差别就是学习氛围了,在我所在的重点班班主任管得很严,学生们也十分认学,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下课的时候班里没有说话打闹的,都安安静静的学习、睡觉、或者走出去上厕所。

在普班下课了班里就像菜市场一样,预备铃响了跟没响一样。但是学习的同学依旧伏在自己桌上认认真真学习,就像他们不存在一样。

我们当然没有办法忽略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但时刻都能记住自己该干什么,就不会错。

学习任务上没有那么重了,对我来说是好事,因为到现在我才发现自己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的巨大漏洞,这是在不那么高强度的学习中一点一点总结知道的,如果一直保持着高任务量的学习,每天大脑想的是一科接一科的课本知识没有喘息,哪里有时间能学会总结学习经验提升自己的软件实力呢?每天老师塞给我那么多,实际上我却只吃的下一点点,效率实在是太低。

不那么高强度的学习让我有时间喘息反思,让我找到了自己学习方法上的漏洞,当我看着之前十分费力却都没有学会,甚至在内心对它有点惧怕的某个知识点,现在一听就会了的时候,我真的很开心,很有动力继续努力。那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自己进步的踏实感,是对我自己的嘉奖,也是前进的动力。

最终决定命运的只有高考这一次考试,重点班的同学并非就可以在高考多加10分。

考进重点班只是为了拥有更好的学习资源更好的学习氛围,如果自己提高成绩并不太多依赖学习资源与学习氛围,那么也不用太过纠结重点班与普通班的选择。

毕竟,考进重点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

评论区见! 

重点班VS普通班,鸡头VS凤尾,你怎么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