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师好》一部于谦大爷主演的质量不错的电影,我的观影分享

2019-06-09 16:51 作者:喻湘霓哦  | 我要投稿


《老师好》一部带来我预料之外的惊喜电影,它就像一块精美的小甜点

首先我先说说,未观影之前的情况,其当这部电影刚放出预告片的时候,我就粉上了这部电影,还挺期待的,毕竟感觉电影的色调节奏质感都挺不错的,加上那开头的那一段文艺诗,还有于谦老师在电影中主演的形象,真的马上想去电影院支持一下了

这张海报真的,平淡但不失优雅的感觉

但是到了电影上映,那时候我好像是赶上考试时期,就一直想看而又没有机会去看,等到考完试,我和同学马上就马上买票,当时离电影在电影院下架没几天了

能去电影院看一部自己想看的电影,真开心

但真正到了看电影的那个下午,因为各种事情,我们没有去成,你可以总结为,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合,后来一段时间我们还对这事感到特别遗憾的呢

感觉这事儿不大不小,但是真的很难受

好了扯了这么多,说说我对电影的评价吧

(以下内容包含剧透哦哦哦哦)

我又要开始敲键盘了






有青春元素的国产片,总是逃不掉一些特定的情节和发展,比如加入“三角恋”“堕胎”“互撕”这种设定,也许这些设计能更打动人,更有看点,更能勾起或多或少的回忆,但这么多年,这些情节设定无疑是被用得烂透了

怎么感觉所有人的青春都是一样的呢


在网上看了《老师好》后,我也不吹有多神,因为《老师好》也被参杂了一些上述的情节和设定,一些伏笔和铺垫也算不上多么“惊天地泣鬼神”

注意,我并不是讨厌这种情节发展,毕竟我也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知道有人是经历过的,只不过近年这些东西被用“烂”了,就不怎么喜欢了,你懂的( ̄∀ ̄)

电影的前半段我觉得没有后半段好,按理来说关于青春爱情之类的电影肯定是前半段会好看些,因为很多笑点,开心的片段都被安排到了前半段,让观众回忆到了某些羞羞的美好,给大家一个比较放松愉悦的观影体验

怎么这么羞耻

《老师好》的笑点也不算不好笑也不算特好笑的那种,一般般吧,虽然电影本身也有不少亮点和看点,但我前期看到(在意)更多的是,一些人物塑造不全面,电影发展节奏奇怪,有些过渡比较生硬,我觉得有些片段加不加的无所谓,还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情感和主题上

有些搞笑的发生,之间的过渡很生硬和快

但到了后面,到高三那一年,电影想表达的主题也就比较明显了,电影也随之往这种情感深挖,即使有太多之前就见过的桥和能猜到剧情的发展,但是电影在呈现的过程中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还是打动到我了

你肯定也有这种难以割舍的瞬间

总之《老师好》的别出心裁和平庸共存,也都容易发现,电影中,除了于大爷外,其他的角色都是“小生演员”,表演能力确实跟电影里的其他老戏骨比还是比较明显的

总结,我还是安利一下大家去《老师好》,它就像一块精致的小甜点,普通,尝起来不会让人有多么多么好吃的惊叹,更多的是带给你一种许久未尝的甜味,并且这甜味又刚刚好。《老师好》没有没有太多狗血轰轰烈烈之类的,那种小小的打动和于谦老师的慈祥老师模样,最后看完电影还是能收到一份真实美好的感动滴,可能到了你某个毕业季,更有体会吧,青春总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再分享个电影的小趣事:其实《老师好》这部电影最初在定档2018年12月28日时是叫做《最好的时光》,预告片也是用这个名字,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该影片改档到2019年3月22号上映,也是这时电影名才改作《老师好》,改档后有些海报也用“致我们最好的时光”这句话作为宣传语,个人觉得取《老师好》比《最好的时光》合适得太多,不得不说《最好的时光》听上去感觉就是平庸没有太多想看的念头,而且电影也有多次出现“老师好”这句话,这名字换得实在好






最后,我在这里分享几个我觉得电影里比较好看的片段

苗老师在班里第一次与同学见面,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在惩罚一个发型不合格的学生时,还向她借了手帕
然后他就拿着这个手帕,擦掉了另一个女学生的口红
一个同学迟到进门没有喊报告,被老师轰出去“喊报告再进来”于是那个同学就一直在门外喊报告
里面的老师严肃训话,外面同学一直喊报告

上面这个情节真的设计很有意思,新学期刚开始,班里的气氛就被点燃了


高考前夕,大家都在紧张复习,但是班里有一个同学在学校表演,需要同学的帮助,同学们最终不顾老师的劝阻,晚自习大家都去捧场帮忙了,连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也去了
苗老师自己一个坐在教室
他回想起自己以前类似的事情
此时,同学们表演中的欢快画面和苗老师吹的忧愁伤感的口琴声配在了一起

这段交叉蒙太奇应该主要想表达的是,同学之间那种深厚情谊,即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去帮你,但这里的苗老师没有过分阻止他们不要去参加表演,留下专心复习,也没有跟他们一起去捧场,见证他们的成果,而是在教室里坐着,回想起自己以前高考前夕也在班里吹口琴给同学们听,一瞬间以前上学时候的忧愁和同学们合作表演的开心交织在一起,此刻不知是为了同学们能齐心协力而高兴,还是为了学生时代过往的忧愁而叹息





经历各种事件后,老师与同学们已经成为了一个命运共同体,也都身心俱疲
就在向往常一样上课时一个同学突然喊出“起立”
大家一起真心的喊出“老师好”
苗老师强忍着没有落泪,也没有说别的,只轻轻的应了一声
然后就继续板书了

这段是特别煽情的,于谦老师在这里的表演实在是非常出色,而我最喜欢这个片段的地方是,在同学喊完“老师好”后,他愣了一会儿,好像眼泪要夺眶而出,他好像也有什么话想对同学说,但是他没有,他只有轻声应和一句,然后就继续在黑板上写字上课了,电影这样做比老师最后对同学直抒情怀是要好的,留给了观众很多感受的空间和时间,更加打动人心

以下是电影中我最喜欢的一段

悄悄走进教室
老师看到了
示意进来
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讲

最后电影用一段类似于同学迟到然后走进教室的视角来拍一段画面,电影静音,搭配上一首BGM,这一段类似于回忆,其实这个片段里还是有些演员的表现比较尬的,毕竟这镜头移动很慢,镜头停留了很多在学生的脸上,观众更容易的捕捉到演员上的细微面部表情变化,但之前我说演学生的演员的演技emmm......你懂的...

我喜欢这段的原因,是因为旁白配的不是什么超级浪漫难懂词,没有什么后悔啊,忧愁伤感啊只类的。这段很大程度上只表现了那些学生时代的美好,和蔼可亲的老师,认真听讲的同学,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也许我们最难忘回忆的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曲折离奇的经历,而仅仅是这阳光透进这窗户而已

但我总觉得这段给我除了以上第一时间能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外,还有一种我一直说不出来的东西在强烈感染着我,要是单独把这段拉出来观看,我相信也能深深打动不少有过学生经历的人

而其原因,在后来无意听到我爸的一句话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天我家在吃晚饭,电视机上重播着《老师好》,到这一段时我爸无意中说了一句“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室刷可不是这个颜色”,我经过一番思考后恍然大悟,是电影感染力不能少的因素之一“视觉颜色”,这一段从头到位墙壁都是白色和黄色,回头看就会发现电影中的教室墙壁确实全部都是用的白加黄的配色,连门和窗户都是,可也许你发现了,却没有过多在意这种少见的学校建筑配色(黄色),确实开始看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感觉很平常,但我觉得正是这种导演用心布置的黄色(不只是教室墙壁)给电影的视觉加分,也用视觉上的颜色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情感,对电影的感受,对主题的思考等等,我觉得这也是我刚看到预告片就喜欢上这部电影的原因了,它的确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青春校园题材电影的质感,一般教室墙壁是什么颜色的?它可能是深绿的油漆色,但不是青葱的岁月,它可能是老旧的灰色,却不是学生的质朴。电影选择黄色做为“基色”确实是一个不错创意吧,至少我觉得很少见~

这种颜色暗示从开篇到最后这一段都根植在了观众心里(墙壁的黄色长时间一直呈现在观众面前),所以到了最后这一段,强光穿进教室窗户,洒在专注听课的同学脸上,也照在墙壁上,白色和黄色的界限没那么清晰了,观众之前习以为常的黄色,变成满屏的了金光,升华了主题。这金光到底代表着什么?我想是学生为追求梦想而一点一点汲取的知识吧,是作为学生那一段灿烂的日子和人生的黄金阶段吧,也是苗老师教书育人的开心幸福吧........这就是导演想表达的学生和老师相处最美好时刻~


看到这里,再回顾一下电影的原名《我们最美好的时光》,你又想到了什么?

起立!老师……好~

最最最后谢谢你能看完我的长篇大论哟,拜拜

《老师好》一部于谦大爷主演的质量不错的电影,我的观影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