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收藏】收藏声音

2021-06-03 22:23 作者:景育  | 我要投稿

外面很冷,雪花四散着。

又一次搬家。我对未来的憧憬,早已化为泡沫。还记得第一次搬家时,是从省会去了一线城市谋一份好工作。第二次搬家,是因为找到了更方便的住处……现在不知道是第几次搬家了。上涨的房租,让五年前的我不得不放弃在一线城市生活,让现在的我翻遍网络去搜寻更廉价的房源。

“爸爸,这是什么?”

几岁大的孩子,从我的老衣柜里,找出一个塑料盒子。上面的涂装早已斑驳,表面也有了不少划痕,相互交错着。岁月像是狰狞的野兽,在这封面上织起了层层叠叠的网。

床上堆满了衣服,我正在挑选着它们,把它们一一装入行李箱。自然,有一些是用不着的了,我打算用不着的废旧衣物捐给慈善机构的网点。

我一边忙着,一边向孩子那张望过去。

他好奇地打开了塑料盒子,里面有一张光盘,静静地躺在那。

正如我这一辈的人,没有见过软盘一样,我的孩子,也没有见过光盘。云存储的廉价化和网速的大提升,致使存储设备的革命性变化。光盘,正和有线电话、收音机、GPS导航仪这些东西一样,早已成为了博物馆的陈列——这才几十年啊。

想来我也没用过寻呼机,大概也见怪不怪了。

我连忙走过去,从孩子手中接过这张光碟。

“VOCALOID 4 Library”“最低运作条件:Windows 7(32/64)”……

我读着上面的文字,不禁笑了起来。现在哪里有Windows的设备?现在哪里有那个时代的PC?

“爸爸,这是什么?这是玩具吗?”

小孩子看着我捧着这声库不放,便继续问着。我在床沿坐了下来,也示意他坐下来。用手摸过塑料盒上的字句,一下子,又回忆起了很多。

“这个,这个不是玩具。这个是光盘,里面存储着声音。”

“那我能听听看吗?”

我想起来,年少时认识一个叔叔,他收集了许多游戏机的游戏,都是在卡带里存储的。只不过,在我年少时,那些游戏机几乎绝迹了,就连读卡机也几乎绝迹了。

想到这里,我便笑不起来了。因为,我现在找不到能兼容的操作系统,也找不到能读光盘的驱动了。

就算我找到了光驱和系统,我还是需要一个VOCALOID的编辑器。我记得,在我还在读本科的时候,VOCALOID 4的编辑器就已经绝版了。好在后续版本的VOCALOID 5可以向下兼容,但是,似乎是我研究生刚毕业那会,VOCALOID 5的编辑器也绝版了。

6呢?没有6,后来啊,雅马哈去开发了VOCALOID AI,那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我也找不到VOCALOID AI的编辑器。何况,VOCALOID AI兴许也不支持这个声库。

我呼叫出智能家居终端,要它帮我检索编辑器的信息。屏幕上的文字与方框闪烁着,可惜,没有我想要的内容。三成的广告和铺天盖地的细细垃圾,充斥着我的视野。

哎……怎么可能搜得到我年轻时的东西呢?

“爸爸?”

“应该是没办法听到声音了。”我有点沮丧,转而叫智能家居终端搜索几首我还有一点印象的歌曲。即便我自己不能让它发声,也不妨看看有没有既有的歌曲。

但这无异于大海捞针。我试了几个音乐平台,要么就是搜到重名的歌曲,要么就是什么都搜不到。

说实话,我现在能记得名字的,大概也就只有几首了。我懊恼,懊恼自己没能记住它们的名字。

“为什么不能发出声音了?是不是坏掉了?”

“不是。怎么说呢?是这个需要搭配别的东西一起来使用,才能有声音。”

“像弓和箭那样吗?”

“聪明!”我夸耀着自己的孩子。

“那怎么才能找到搭配的东西呢?”

我再次陷入了沉思。

夏日的焦灼,在每一寸土地上都淋漓尽致。我记得我的母亲在我小时候说过,她小时候比我小时候凉快。起初怀疑气候变暖是发达国家的骗局,不过现在,感同身受的我却深信不疑了。

搬家……现在我已经完全数不清这是第几次搬家了。

我的孩子凭借着“做题”的能力,考上了一线城市的一所名牌大学。后来考研又考到了本校,直博。博士毕业后在那个城市找了一个一般的工作。买房是买不起的,但是他租得起一间两房一厅的房子。他起初想丁克,虽然我读大学时也想过丁克,但我还是骂了他一整年,让他放弃了丁克的想法。

他新婚后两年就有了孩子。现在,叫我这个做爷爷的过去,就是帮他们带孩子。没办法,他们每天晚上要加班加到12点半。

“爸爸,我还是想和你说说……”

我坐在小沙发上听着,年轻时工作太累,让我处于亚健康。

“你说吧。”

“我们在上海的这个新家呢……不是很大,只有四十几平……比现在这个还小十几平……”

“能住就行。我去年去看过,还不错。”我回答他,然后喝着自动加热瓶里的龙井茶。大概十年前,我的头发开始变白的时候,我也从朋友那学的,养成了喝茶的习惯。

“嗯,能住就行。不过爸爸啊,我们两间房要住四个人。小X和宝宝住一起,然后我和您住……”

“你说过了,我知道的。”

“呃……爸爸,我想说,我就直说吧:我们家的东西有点多,我打算趁着这次搬家,舍弃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能去二手平台上出掉的就出掉,能捐掉的就捐掉……”

我也只好点点头,每次搬家,都是在剧情复刻。只不过,以前是我丢掉他喜欢的玩具,现在是他来丢掉我的东西了。

我任由他清点着家里的东西。

“爸爸,这是那个,声库吧?”他拿着我那压箱底的声库盒子。塑料老化,以至于盒子边缘的接缝变得很脆,早已经断裂开了。所以我不得不用胶带粘好,再用废报纸(其实是专程买的报纸)裹起来。看着他一层层拨开那发黄的报纸,捧起那封面早已褶皱的盒子。

“我看看……vocal-oid,4”他结结巴巴地看着,“微软的Windows 7到8.1系统,激活时需要联网……这有个网址。”

他用眼镜上的摄像头,拍摄并识别了网址,正如四十年前扫描二维码一样方便。智能终端的屏幕闪烁着,可惜无法访问这个支持网站。

“爸爸,这个东西是不是已经没有用了。现在基本没有光驱,再说了,光盘的理论寿命只有30年。这张201X年刻录的光盘,就算找到光驱也读不出来了吧。现在网站也打不开,估计也激活不了……”

“嗯,打不开了。要是能打开,我早就打开了。”我继续听着。

我又想起来我的外祖父,他收藏了一带电影胶卷,在我第一次卖电脑的时候,问我电脑能不能播放电影胶卷。

“爸爸,您看这个东西没有用了,可不可以丢掉?您喜欢听歌,喜欢听智能技术合成的歌曲。小X前几天还和我说过,说今年新出的XXX,可以装在智能家居上。不仅会唱歌,还会自己作曲作词。当然你喜欢,你还可以自己写歌。我们给你买钻石会员,孝敬您。”

我听着他介绍着新产品,很可惜,我不感兴趣。似乎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电子爱好者,不知道什么岁数的时候,变得古板了起来。能舍弃的东西,我自然都舍弃了,我曾经有一抽屉的画册、美术集,褪色、起褶之后书页还黏在了一起,最终也沦为了废纸。至于那些专辑,我已经忘记是哪次搬家时处理掉了。

“你和小X的这份心意,我领情了。不过,我不需要。四十几平的房子虽然不大,放一个这个小盒子还是放得下的嘛。”

“爸爸。我记得小时候……”他似乎也陷入了回忆,声音梗塞起来,“小时候您经常和奶奶吵架。您嫌弃奶奶的东西太多,搬家的时候要般一大堆。现在,现在您怎么……”

狭小的病房里,儿媳和孙女刚走,只留下了我和儿子。床边的智能监护系统又在提醒我及时睡觉。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让城市的霓虹,朦胧了起来。

我躺在了床上,看着儿子,他也看着我。

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位对我非常好的长辈,就因为心血管疾病走了。那是我第一次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我在高一的时候,了解到了这名为“虚拟歌手”的事物。和当时圈里人一样,我觉得,她们不会衰老,她们不会死亡。毕竟,她们是数据,是1与0的编码。

那时的我,还是太天真了。她们的声音确实不会衰老,但是,操作系统和光驱在一天天衰老。她们确实不会死亡,但是,光盘、硬盘和U盘,会一步步死亡。

新技术冲刷着旧技术,在我读本科和研究生的时候,新的引擎更新迭代。VOCALOID AI不再兼容VOCALOID 4的声库,其它引擎更加不会兼容。

再然后,是智能化的声音合成,既能唱,又能说。是PC市场的衰亡,移动与物联网时代的崛起。

当她们被人彻底遗忘的时候,她们就真正地死亡了。

或许红白机还能在博物馆里寻觅到踪迹,但是人微言轻的她们,早已隐匿在信息的汪洋大海。搜索她们的名字,也只剩下满屏的广告、重名与无用信息。

躺在病床上,屏气凝神。

“爸爸……”

他给我戴上蓝牙耳机,随后操作着智能终端,几秒之后,便播出了声音。那是今年年初走红网络的一首“新古风”曲子,虽然我不关注这些了,但还是经常听到。

前奏播完之后,便是主歌。我睁大眼睛,仔细听着。我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直到那副歌部分,是如此的缠绵悱恻。

“是她?”

“是的。我先后找了三个技术大牛,才把这里面的声音数据提取出来。光盘有些数据还损坏了……”

我现在只顾着听那澄澈的声音。自然,机械而有些呆板,但是我已经无所谓了。

“谢谢。”

不知不觉,我哭了起来。

我收藏的真的是声音吗?真的是1与0的排列吗?那是我的青春,那是有血有肉的共鸣。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

文中不可避免地提及到了一些真实的公司名、产品名、地名,请勿当真。


【收藏】收藏声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