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宏病理学第9版考研真题章节题库资料
步宏病理学第9版考研真题章节题库精选资料!
资料全称:步宏《病理学》(第9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部分摘录:
简述胃癌的好发部位和转移途径。[山东大学2015研]
【答案】
胃癌是由昌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1)好发部位
昌癌好发于胃窦部,尤以昌小弯和前后壁较多见,其次为责门胃底部。
(2)转移途径
①直接扩散。
癌组织浸润到浆膜后可直接扩散到临近器官和组织。胃窦癌可侵犯十二指肠、大肠网膜、肝左叶和胰腺等处;责门胃底癌可侵犯食管、肝和大网膜等处。
②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昌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依淋巴回流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及深发生淋巴结转移。以昌小弯侧胃冠状动脉旁和幽门下淋巴结最多见,进一步可转移至腹主动脉旁、肝门处淋巴结。转移到胃大弯处淋巴结可进一步累及大网膜淋巴结。晚期经胸导管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早期胃癌中的黏膜下癌也可经淋巴道转移,但少见。
③血道转移。
多见于晚期,常经门静脉转移到肝,其次为肺、骨及脑。
④种植性转移。
胃黏膜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浸润浆膜后,癌细胞发生脱落,类似播种样种植于大网膜、直肠膀胱陷凹及盆腔器言的腹膜处。最常种植部位为卵巢,多为双侧种植,形成双侧卵巢转移性癌。
简述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答案】
(1)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病变为弥漫性,两侧肾同时受累。病变进展较快,主要变化为肾小球内细胞增生。
①镜下观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浸润,使肾小球内细胞数目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受压,引起肾小球缺血。
b.肾小球的病变引起所属肾小管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内含有从肾小球滤出的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这些成分可在管腔内凝集成各种管型。
c.肾间质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
②肉眼观
两侧肾脏对称性肿大,包膜紧张,表面光滑,色较红,称为“大红肾”。有时,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肾表面和切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如蚤咬状,称为“蚤咬肾”。
(2)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联系这种肾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尿的变化,水肿和高血压。
①尿的变化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通透性增加,故常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a.血尿
血尿常可反映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的情况。轻度血尿需用显微镜才能发现。严重的血尿,肉眼可见尿呈鲜红色。
b.蛋白尿
蛋白尿的程度不同,一般不很严重,但少数病人尿中可有大量蛋白质。
c.管型尿
在肾小管内凝集形成的管型随尿液排出,尿液内可出现各种管型。
d.少尿
由于肾小球细胞增生肿胀,压迫毛细血管,致管腔狭小,肾血流受阻,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肾小管再吸收无明显障碍,可引起少尿,致水钠在体内潴留。严重者并可有含氨代谢产物潴留,引起氮质血症。
②水肿病人常有轻度或中度水肿,往往首先出现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水肿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减少,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引起水钠潴留。此外,也可能与变态反应所引起的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有关。
③高血压病人常有轻至中度高血压。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可能与水钠潴留引起的血量增加有关。严重的高血压可导致心力衰竭及高血压性脑病。
......
注:本文为摘录,源自公众号【攻关课堂】资料完整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