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抓好风沙防治 推进生态绿色

2023-06-21 21:56 作者:花花姑娘5  | 我要投稿

何顺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但环境荒漠化、土地风沙化一直是影响西藏乃至全国人民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是制约生态好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区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生态荒漠化、风沙化主要特征为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程度重、治理难。

       导致荒漠严重、治理困难的主要因素为:

       一、自然条件恶劣,短时间难以彻底改变。一是我县有大量未开垦的荒地,土地贫瘠、土壤板结,尤其是沿江地区风力较大、沙化更为严重。沙石土质涵养水土能力较差,因此虽每年降雨不少,但能够被植物根系截流储存的却很少。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即沙化土质留不住水分,树木植被无法存活,没有根系无法涵养水土。二是我县属于高原高寒气候,有些树种无法适应较冷的气温和抵御较大的风吹,故要选育能适应高原气候的树木推广种植。

       二是群众意识淡薄,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加,然而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却与美好生活的目标于无形中拉开了距离。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对保护生态、防沙治沙的意识认识不足,导致风沙治理困难。在基层有些地区,未硬化的乡村道路尘土飞扬,积尘有10公分厚,车辆路过一趟“黑车变白车、蓝牌变黑牌”。而当地干部群众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即什么挣钱干什么,无钱无利的事选择袖手旁观或躺平,有利可图的事削尖脑袋往里挤。如种地不挣钱,导致耕地抛荒;植树见效慢,宁愿种上畜草;而采石挖石来钱快,不顾生态都去挖。

       三、应对办法缺乏,科学有效管理措施少。一是公共基础设施不健全,水利设施落后,溉能力不足;养护人员对人工林管护不到位,各种设施管理和林草保护监管不到位,对破坏林草生态的惩罚处置力度不够。二是综合治理方面统筹谋划不够,防治措施仍以植树种草为主,改进管理模式、创新科学技术不够,引进第三方企业管理不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管理服务人员缺乏。

       针对以上问题的建议和呼吁:

       一、强化教育引导,做生态保护的宣传者。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强化生态保护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生态保护宣传工作。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党日、法律知识下乡等活动,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开展集中宣讲、入户宣讲,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生活的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防沙治沙工作,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生态文明、践行绿色生活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以身作则,做生态保护的践行者。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保护生态就是爱护生命,党员干部要亲身参与、率先垂范,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一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积极参与义务植树造林,多一分绿色、多一分生机,积极开展光盘行动,反对奢侈浪费,节约生活中的一张纸、一度电、一粒米、一滴水,倡导做好垃圾分类、绿色低碳出行,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滥杀野生动物,不随手摘花折枝,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三、积极参与治理,做生态保护的执行者。各级单位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3.12植树造林活动,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使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落地实施,做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专项治理砂石料场、项目工程毁林毁草问题,核定草原载畜量、维护草畜平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完善垃圾转运、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弘扬“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争做保护生态的有为之人,不做破坏生态的负罪之辈。

       防风治沙、保护生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持续推进风沙治理、生态保护工作,努力建设成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绿色长城和生态屏障。要把治理风沙、保护生态、打造绿色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何顺--东拉乡统战委员、政法委员


抓好风沙防治 推进生态绿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