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碎读《故事新编》之《序言》

2021-02-06 16:17 作者:威廉·伯格曼  | 我要投稿

上一次参加专栏日更挑战,选择了鲁迅的《呐喊》14篇,来做一一的解读。说是解读,其实也就是一些比较浅薄、零碎的观点,甚至还有不少差错。

这次依旧读鲁迅,按照时间顺序,其实应该是《彷徨》才对。但是在我看来,《彷徨》更难读,也更难理解。因此选了另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

说实话,我也是有些考据癖的人。但是专栏日更就要求你的打字速度,要超过你的思考速度。所以有些不到之处,还需要特别担待。

 

《故事新编》除序言外,一共有8篇。每篇都是两个字的标题。我想,这应该是鲁迅的刻意为之。因为《补天》这一篇,最早是叫做《不周山》,而《铸剑》则是《眉间尺》。

今天读的是《故事新编》的序言,相比于《呐喊》自序,这个序就有些“油滑”,缺少精神的号召性。可能这也是鲁迅在历经“呐喊”“彷徨”后的一种心态转变吧。

序言首先介绍的是《不周山》(《补天》)的缘起。鲁迅对这篇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在写到一半的时候,他因为在报纸上看到有人批评汪静之的《蕙的风》,于是就在小说中加了个穿古衣冠的小人物。鲁迅认为,这是油滑的开端。

这篇小说曾被收进过《呐喊》,不巧的是,创造社主将成仿吾觉得除了这篇外,《呐喊》中的其它几篇都不怎么样——“庸俗”。

于是,鲁迅干脆就将《呐喊》中的《不周山》这篇拿掉了之。

 

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被北京未名社催稿,创作出了《朝华夕拾》。

《朝华夕拾》是一部回忆往事的作品,这一回忆,鲁迅一下子又追溯到了古代故事,于是他就预备着写《故事新编》,并写下了《奔月》和《眉间尺》。

和《呐喊》不同的是,所有《呐喊》集子中的小说,都曾发表于报刊。而《故事新编》中的《理水》《采薇》《非攻》《起死》四篇,最早面世就是以合集的形式。

 

鲁迅称这些小说为“速写”“不加整理”“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当然,很有可能是他自谦之词。而这句“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我有些猜疑他有点贬损今人的意蕴。

到底有没有毒舌今人,那就从明天开始看看他具体写些什么吧。

 

明日更《补天》


碎读《故事新编》之《序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