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军档案:当苏联炮装上德国车——黄鼠狼III反坦克炮性能如何?

2023-11-23 20:14 作者:DASTIGER  | 我要投稿

简介:苏德战争中,德国曾利用缴获的大量苏制76.2mm F-22野战炮研制出一种基于38(t)轻型坦克底盘的自行反坦克炮,即黄鼠狼III(德军在文件中称其为7.62cm(r)Sfl.)。这种武器投入实战后,很快便证明了自己在反坦克和火力支援方面的优秀能力,无论是打击敌方重型坦克,还是摧毁敌军地面掩体对它来说都不是难事。1942年11月,德军第43坦克歼击营的一名中尉连长Amsel根据自己指挥黄鼠狼III火炮作战的经历写出了这份总结报告

(下有本人中文翻译)

,详述了这种武器在战术和技术上的优缺点。

(资料来源:

www.panzer-elmito.org

原文大意

(限于个人德语水平,翻译如有错漏之处还望批评指正,谢谢)

 

1942年11月23日

Amsel

中尉,连长

 

隶属于

第43坦克歼击营

 

关于在第2军使用76.2mm(r)自行反坦克炮作战的经验报告

 

 

战术优点:

快速性、机动性、高射速是这款武器的突出优点。持续对不同的射击阵地进行勘察被证明是很有利的做法,因为这样便可以轻易地快速进入预备阵地。较大的射程和较高的穿深使它在很远的距离上就能开火,即使我军阵地条件不利也能接受。所有出现的敌军坦克,就算是重坦(KV-1),也能被Pzgr.39穿甲弹击穿,以至于都没必要用Pzgr.40穿甲弹,只需少量携带即可。在作战期间敌军坦克出现得相对较少,所以该炮常常被用于射击一些特殊目标。使用高爆弹不带延迟引信轰击地面掩体,或者带延迟引信轰击特殊目标非常有效,必须大量提供该弹药。在进攻中通过无线电对讲设备指挥作战是有很大好处的,当然前提是得由第10装甲团第1连提供一辆指挥坦克。车上对讲设备显得尤其重要和有用,因为夜间视野差,驾驶员必须受到车长的指挥。

技术优点:

该车底盘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并能安静地驶入阵地。在行军时它行驶得相对较快。转向和换挡操作非常容易,只要驾驶方式正确就根本不会出现履带脱落事故。

战术缺点:

因为车体特别高,这种火炮很容易被侦察到。想要将这种武器在隐蔽状态下带入阵地对车长的灵活应变能力要求很高。在开阔地带只能考虑选择反斜面阵地,然而该车的火炮俯角不足,因此前方会存在巨大的射击死角。在开阔的平地上必须在1000m以外就开火,否则遭受损失的风险很大。只有在射击阵地中才能将火炮行军锁解开,因为如果在行军时不上行军锁,只需开过一小段路程火炮就会失去精度,导致无法保证成功作战。精准的射击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在良好的伪装下,第一次开火后的烟气也会暴露阵地。出于这一原因,射击阵地必须经常变换,在每次射击后火炮也必须撤回。在进攻时解开行军锁的操作会带来很大害处,假如驾驶员和机电员能在车内操作就好,这样能避免得由一个人在开火阵地上从前面爬上火炮的麻烦。 由于车组在侧面和后方没有防护,加上车比较高,人员容易被击杀,这种火炮只能在步兵后面或者在有步兵的可靠掩护下投入战斗。提高侧面防盾的高度能减少由步兵射击和炮弹破片造成的伤亡。该炮不能在森林中使用,高爆弹会在3-4m远处就爆炸,从而存在发生自身伤亡的风险。它的机枪很少开火,其安装的位置过低且射界狭窄,机枪手在森林里的射击视野也很差。在更大规模的进攻中该火炮的弹药不够充足,此外弹药也很难补充。 同时观察装填手和炮手的右半侧和左半侧无法实现,因为它们的视野是不重叠的。 在阵地上只能短时间进行无线电通信,否则火炮会被很快定位并遭到射击。

行驶技术缺点:

较长的炮管导致重心位置不利,悬挂弹簧已不堪重负,以至于每天都会有弹簧和中心螺栓损坏的报告,几乎找不到哪天没有一门火炮弹簧损坏的。想要运输备用弹簧又十分困难,所以一门火炮往往得整周时间地退出战斗。建议配备更多的备用弹簧。 在驶过路障和松软地面时,该车的对地压强显得太大。尽管很小心地驾驶,火炮还是常常陷入地面,又因为缺少能将其拖拽出的合适的牵引车辆,于是就造成损失。 驾驶员使用在不同油箱之间切换的燃料开关和阻风门时很困难,如果这些设备能够更加便利地安装就好。加注燃料往往遇到麻烦,因为加油管位置太深。 变速箱故障与悬挂弹簧损坏出现得一样频繁。各个档位会一定程度上向后拨,档位之间的间隙必须扩大。车上对讲设备的电缆太短。在长途行军时,发动机舱盖会过热以致引燃士兵的鞋子,这种发动机的油耗看上去也过高。

补给:

为了补给弹药,人们配备了弹药运输装甲车,然而没有一辆成功到达阵地。所有车辆都因为变速箱、履带和行走机构故障而趴窝了。 由于无法获得备件,它们都不得不被送回德国维修。在一场连续性的进攻中必须能立刻补充弹药,因为这些火炮所携带的30发弹药并不够。于是我们将剩下的一辆1吨级牵引车用作弹药运输车,它表现不错,经过长时间使用后才在通行困难的地带抛锚。有部分备用件在手头或者可以弄到,从而保证这辆车能持续使用。希望不要再考虑什么弹药运输装甲车了,增加牵引车的数量就行,它们已经表现得格外好。在越野地带,燃料补给也必须依靠这些履带式车辆进行,每门火炮的油耗在250-300L之间。防御战中,坦克歼击排的后方布置有小型弹药和燃料补给点,这被证明是非常有益的。

总结:

不建议将这些坦克歼击排置于外籍军队指挥下,这种武器会被一些指挥官等在战术上错误评判(突击炮、突击反坦克炮等)。由于坦克常常被认为不会出现,这种火炮会被用作步兵炮,从而造成损失。该反坦克炮还会以为步兵提供精神支援的理由被开往最前线。当我责备这些不合理的使用方法时,得到的回复却只有“这样或许是有必要的”。   签字:Amsel

 

全文完,感谢阅读(注:封面、头图均为网上下载图片,非档案原件,仅为美观之用)

德军档案:当苏联炮装上德国车——黄鼠狼III反坦克炮性能如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