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三国志战略版忽悠了?军争地利剧本,原是策划在“割韭菜”?

2021-05-29 17:35 作者:忆虎风  | 我要投稿

军争地利剧本,自上线以来,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好评。但也引来了非议,甚至有人说军争地利剧本,实际上是策划的一波“割韭菜”。事实,究竟怎样,刀笔吏为您详尽分析。

军争地利剧本特色

该剧本的唯一特色,在于加入了地形对兵种的影响。每个州分布着湿地、荒漠、森林、丘陵四种地形,该四种地形通过特殊兵种的加成或对克制兵种的削弱,来影响战局,简要介绍如下:

除了表上所述地形,对战斗的影响外,外加了同盟建筑以及同盟科技对整个战事的影响,如军阵可调兵、可对抗98,箪食壶浆的同盟科技可增加伤兵恢复速度等。

同盟科技

为什么被称为“割韭菜”剧本?

该剧本刚一推出,确实受到了不少玩家的欢迎,个个跃跃欲试。但进入剧本以后,才有了种被忽悠的感觉,出现了“割韭菜”剧本的说法。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该剧本存在着太多漏洞。

如森林——伐木场、荒漠——绿洲、丘陵——矿场、湿地——粮场,就被一些玩家说成是不够严谨。其中的湿地对应粮场,就让人理解不了,明明是湿地,如何修建粮场?不怕粮食发霉吗?如盾兵在湿地的特性盾墙,就让人理解不了,明明盾兵负重大,为什么要在湿地立盾墙,不怕沉下去吗?森林的优势兵种,为什么没有弓兵,埋伏不香吗?如九大洲的地形分布,几乎本着平均分配的原则,甚至给人一种就是增加了一些贴图而已,丝毫没有根据各州的特性,设定各州地形的分配比例。诸如此类的漏洞,似乎让人感觉,该剧本的策划就是在敷衍,丝毫没有认真在做剧本。

二是地形对战斗的影响,增加了平民玩家的游戏负担

军争地利剧本,引入了地形影响战斗的机制。原本是为了增加游戏的策略性,但有些平民玩家却闻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比如,原本只有骑兵队伍的玩家,遇到湿地地形,只能绕着走。其他地形也是一样,意味着每过一个地形,就要有至少两队到三队的主力保证,否则基本是武勋宝宝。

如果对面,安排的是清一色满红盾兵,藏于湿地地形,意味着这条路基本被封了,平民玩家也就没有了活路。

湿地地形

对于大佬而言,确实也没啥好处。在本赛季剧本,基本是围绕着地形战斗,也就意味着调兵变得更频繁,在线时间也无形中被延长了

简而言之,平民玩家的游戏成本增加了,大佬的在线时间实际上也延长了。

综合以上观点来看,军争地利剧本,对平民玩家似乎并不友好,也没有赤壁剧本考究。

然而,在刀笔吏看来,军争地利剧本将是平民玩家的又一次“救赎”,四星武将、黑科技也将再次派上用场。

弓兵利用地形埋伏

关于地形和要地的考究,基本上是符合的,兵种在地形中的优劣也说得过去。至于地形分布,确实有点敷衍,但无伤大雅,毕竟这是一款游戏。当然,刀笔吏要说的重点是地形加入,对平民玩家的影响。

确实对每个玩家的队伍数量,提出了要求,但队伍质量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黑科技配合地形的影响,将更好的克制满红玩家。在赤壁剧本,出场率极低的群弓、魏盾等一大批原本处于T1、T2级别的队伍,完全可以凭借地形克制,登上大雅之堂。

在地形的影响下,小吴弓、小魏盾等四星武将,凭借加成,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战功,对平民玩家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救赎呢?

队伍的多变

总之,三国志战略版的军争地利剧本,确实有其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形的加入让整个战场变得更加复杂,兵种相克加上地形克制,使得配将方式变得更为丰富,也为更多武将登场提供了可能。而这也符合了三国志战略版的一贯风格:讲究!


被三国志战略版忽悠了?军争地利剧本,原是策划在“割韭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