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88)

2022-12-29 10:1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88)超额剩余价值为什么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指出:“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1]为什么说它是变相的呢?这是因为它与相对剩余价值比较起来,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相对剩余价值是大多数制造生活资料部门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并且,只要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各个企业的资本家都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値。而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从而只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超过一般剩余价值率的剩余价值。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用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而取得的。假定某一个烟厂工人一天劳动十二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六小时,劳动力价值为六元。现在由于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了,劳动力价值也随着降低为四元,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为四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应地延长为八小时,剩余价值就增加了。超额剩余价值的取得就不同了,个别资本家使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在同样的时间内,就能比别的企业生产出更多的商品来,它生产的商品价值就会降低,但它仍然可以按照社会价值出卖,因而比别的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比如上述烟厂在十二小时内能生产卷烟一万二千支,价值为十二元。现在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十二小时就能生产卷烟二万四千支,但价值仍旧是十二元。很显然,这个资本家的企业生产的卷烟价值比别的资本家是降低了,但它仍按社会价值出售,二万四千支卷烟就能卖得二十四元。这样,他除了支付给工人六元工资外,剩余价值就由过去的六元增加到十八元。与此同时,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由六小时缩短到三小时。可以看出,相对剩余价值是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前提,而取得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也会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第三,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经常能够得到的,因为资本主义劳动生产率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而超额剩余价值的获得只是暂时的现象,一旦个别企业的新技术被普遍采用以后,个别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随之消失。

  由此可见,不论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归根到底,都是缩短了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而使剩余价值增加。所以,超额剩余价值也是一种相对剩余价值。但由于雨者又有以上的不同,所以它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


注:

[1]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上册,1959年人民出版社版,第78页。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8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