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民主主义革命03

2022-05-06 08:42 作者:袁史部落  | 我要投稿

三.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1.1927——1931年

⑴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矛盾。

⑵三大起义:

南昌起义(1927.8.1):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三大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得出教训:必须向农村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9月在文家市作出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决定。

⑶一次会议:八七会议(1927.8.7):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⑷一条道路:井冈山道路:

也叫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理论研究:《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结合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意义:①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②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集中在南方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原因:群众基础比较好。地势险要。四周各县都是产粮区,便于筹粮筹款。距离大城市较远,反动统治力量较为薄弱,便于利用敌人的矛盾,而革命影响也较易传播出去。

历史意义:打破了以城市为中心,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俄国革命模式。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壮举。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土地革命:补充

   ⑴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压迫剥削农民;②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巩固根据地

⑵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⑶意义:①.使广大贫雇农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有了保障,为保卫胜利国际,积极参军作战,努力发展生产②.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2.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

⑴社会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上升,与阶级矛盾并存。

长征(1934年10——1936年10月)

⑴原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        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⑵时间:1934年10——1936年10

⑶经过:瑞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攻占遵义——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入甘陕

⑷结果:A.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同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⑸意义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保存了一大批骨干.C.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遵义会议:

⑴时间: 1935年1月   ⑵地点:贵州遵义

⑶内容:①纠正了王明、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正确军事主张    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④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⑷意义:①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②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原因: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④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八一宣言》: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议。

思考:1、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哪些困难?

①自然环境的恶劣   ②国民党军事上的围追堵截  ③党内的“左”倾错误

2、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1936)

①发生原因:根本:民族危机加深,应以民族利益为重;

主要: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国民党内部分化,对蒋介石政策不满,主张联共抗日。

直接: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

②结果:和平解决

原因:根本:民族危机加深;

主要:中共的协调努力,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重要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0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