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02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国共第一次合作
⑴原因:必要性: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的教训。
可能性:中共:1922年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合作的标志: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⑶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民大革命兴起。
2.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失败
⑴目标: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实现国家统一。
(1925年在广州成立国民革命政府,建立了国民革命军)
⑵进程:开始:1926年7月正式出师。
高潮:北伐的顺利进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打败了张作霖,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工人运动的高涨:1925年的五卅运动(李立三.刘少奇)和与之配合的省港罢工(苏兆征、邓中夏)。为配合北伐,在上海周恩来领导工人阶级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取得胜利。
⑶失败:标志——1927年,国民党内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反动势力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⑷失败原因:主观:陈独秀右倾错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⑸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必须要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⑺最大的贡献: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