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力木丨从新疆喀什到美国硅谷的逐梦故事
18岁的阿力木,带着时间的通关卡打开了最高学府的大门,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他一路晋级通关,与时间对抗;十多年的蜕变之后,他在硅谷华丽进阶,他得以成长。
“抓住现实的每一分钟,胜过想象中的一整年。”他总是平静地说。
一秒钟都不肯浪费的人
一秒钟都不肯浪费的人。
这是我在听到阿力木的故事之后,脑海中想到的第一句话。
他出生在新疆喀什疏附县,在当地检察院家属楼的院子里长大。
“小时候我的家庭虽然并不算得上富裕,但是我的父母尽他们所能为我创造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让他能全神贯注地学习,父母在本就不大的房子里专门给他准备了一间书房。
从小就品学兼优的他,总是拿着高年级的数学题与父亲讨论,父亲也总是耐心地为他解答。
听到玩伴哥哥、姐姐们考入内高班的消息,阿力木也心动了。
来到大连市第二十中学后,他的人生似乎上了一个“加速发条”。
开学伊始,别人还在适应新的环境,他却早已将北大和清华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可是他发现,来到内高,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尖子生,但这并不没有使他却步。
他开始挤出每一分时间追赶佼佼者的脚步,薄弱的科目,他抓紧补,不会的问题,他赶着问。
高三那年,他好像变成了一个连轴转的陀螺,从六点半的清晨一直转到半夜十一二点,最终他还是转进了北京大学的校园。
▲带韩国同学体验中国文化 (故宫)(大二 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
在北大的这几年
“北京大学为我改变命运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和平台。”
一进入大学,阿力木就选了所有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对于那些很感兴趣但是无法选择的课程,他也常常去旁听。
他一如既往地将自己的每分每秒都充分利用,日子忙忙碌碌却又从容不迫,不仅参加了英语演讲协会、散打社、爱心社等许多社团,还将荣誉证书和奖学金悉数收入囊中。
北大的出国交流项目非常多。
大二第二学期,经过层层选拔,他有幸被中韩领导力项目录取,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以及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为期两周的学习参观项目。
说是有幸,其实阿力木在背后付出了很多努力。
中韩领导力项目的选拔竞争非常激烈。
2012年是这个项目举办的第一年。
项目从北大、清华、复旦、人大、上海交大等国内几所著名高校选择30名中国大学生,也从韩国著名高校选择30名学生。
项目不仅对英语口语和写作有着极高的要求,也要求参与者在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中韩领导力项目演讲 (韩国国立大学)(大二 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
整个选拔过程涵盖简历筛选、导师单面、群面。
英语方面,他上大学之后就一直在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还参加了北大英语辩论队,所以在项目选拔的过程中表现得得心应手。
让阿力木花较多心思准备的是当时的时政和中韩两国关系。
他查阅了很多资料,准备了不同内容的话题,也找他的学长和室友帮他模拟面试。
最终,他从容应对,也顺利进入项目,他们访问了北京、上海、韩国首尔等城市的政府机构和著名企业,进行了学习和调研。
通过这次活动,他认识了不少韩国朋友,发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一些问题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他也深刻意识到——要想成为优秀的跨国人才,自己不仅要学会跟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融洽相处,也要有更宽广的视野。
▲与韩国留学生在苏州调研 (大二 在北京大学上学期间)
这次交流活动也在他心中为将来出国留学埋下了种子——他有了出国读书、继续深造的打算。
申请国外大学是一个非常复杂又漫长的过程。
他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准备,经过漫长等待,终于等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offer——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的硕士项目录取通知书。
当我到达纽约
当飞机平稳落地,阿力木也顺利到达了纽约,这个他即将进行深造的地方。
刚到纽约时,他惊讶于纽约的治安和基础设施。
“我来纽约之前,想象的纽约和现实中的纽约差别比较大。跟北京相比,纽约在治安和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差很多。纽约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社会底层人士。这让我非常惊讶。”
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这是阿力木一开始比较迷茫的状态。
或许正因如此,他一个猛地扎进了当地——纽约的一切,一夜之间,潮水一般向他涌来。
因为学校宿舍住宿费价格昂贵而且研究生很难能分配到学生宿舍,他得想办法在外面租房。
但幸运的是,在他出国之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张植荣教授给他介绍了他在纽约总领馆工作的大学同学——徐老师。
阿力木一到纽约就跟徐老师取得了联系。
徐老师也非常热情,在阿力木刚刚到达纽约的时候就带他吃了一顿热乎饭,并且把他介绍给了纽约总领馆负责工作的傅博老师。
傅博老师也给予了阿力木非常多的关心,她邀请阿力木参加了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组织的活动。
就这样,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阿力木很快完成了找房、买家具、买书本等准备事项,开始了在纽约的学习生涯。
▲参加我国驻纽约总领馆春节联欢活动 (研究生在纽约上学期间 )
本以为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纽约的学习和生活也展开得很顺利,可是没过多久,一股孤独的洪流开始席卷阿力木的内心。
异国他乡,无知己,也无家人,阿力木开始想念在家乡的种种。
后来,他参加了我国驻纽约总领馆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也认识了领馆的一些老师和其他留学生。
有了他们的陪伴,阿力木觉得自己过得还不错。
▲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十周年活动 (研究生在纽约上学期间)
“其中最有意义的是2016年7月份由我国教育部、科技部和文化部组织的第十三届春辉杯创新创业大赛。本次活动有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女士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作为一名志愿者,我跟其他志愿者一起工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后勤保障。由于在本次活动中表现突出,我被中国驻纽约总领馆评为优秀志愿者并获得奖励。”阿力木如此回忆。
未来的路
在纽约学习期间,阿力木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更好的认识和规划。
最初,阿力木一心想去华尔街,在金融领域工作。
但是在实习了几家公司之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去科技公司。
一方面,跟金融相比,他觉得科技有更多的机会改变世界;另一方面,他一直想回国创业,在美国的科技领域工作几年能为自己将来回国创业积累经验和资源。
阿力木总是很享受把一团糟的to do list安排得妥妥当当,快速高效地逐一攻克。
“这是我的性格使然,不仅仅是我选择要去做,而是我必然要去做。”
当然,在他的高效努力之下,他顺理成章地拿到了美国著名科技公司亚马逊的offer。
在亚马逊工作期间,让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亚马逊对待客户的态度。
不管在哪个国家,亚马逊都会把客户利益当作自己运作的核心。
亚马逊有一个概念,叫永远第一天 (always day one),意思是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地去创新和为客户创造价值。
通过在亚马逊历练的这几年,他的技术和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在国外的生活过得充实至极,但阿力木还是一心想要回国发展。
后来,他通过校友认识了一个腾讯的猎头。
他了解到,腾讯当时有几个业务准备出海,在美国这边扩建团队。
这个对阿力木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字节跳动美国总部
一方面,他想了解中国科技公司的运作方式和公司文化,为自己将来回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已经有几年在美国公司的工作经验,他也想帮腾讯走出去,在美国这边发展业务。
因此,阿力木参加了腾讯的面试并顺利拿到了offer。
在腾讯工作期间,阿力木仍然在虚心学习,尤其是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公司文化,对公司出海面临的种种问题以及公司的策略有了非常好的认识。
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原因,他们的业务在公司层面有了一些调整,六个月之后,阿力木决定离开腾讯。
虽然离开了腾讯,但是他的想法没有改变——他还是想去一家中国公司,还是想为将来回国做准备。
他当时拿到了好几家科技公司的offer,其中有字节跳动、苹果、沃尔玛和亚马逊。
阿力木在苹果和字节跳动之间做了很久的考量。
考虑到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回国计划,同时自己也非常看好字节的发展前景,因此最终决定选择字节跳动。
如今,入职字节跳动将近一年半,他收获颇丰。
字节跳动工作节奏非常快,产品迭代的速度让他很惊讶。
让阿力木感触比较大的是,大家对自己在做的产品非常有激情。
各个团队高效合作,追求极致,把最完美的产品提供给用户。
公司从上到下,大家都非常重视拿数据说话。
对于他这样的数据科学家,这意味着很大的机会,同时也是巨大的责任。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分析都影响着产品的策略和几十亿用户的体验。我真的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我不仅在技术和业务方面不断学习,也了解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文化和运作方式,总有一天我要回到祖国、回到家乡。”
往事种种,历历在目;未来件件,桩桩可期。
时至今日,他仍然在一遍遍感慨自己得益于国家的好政策,赶上了西部大开发,坐上了去往内高班的火车,而我们也一直期待从阿力木身上看到的未来的可能性,期待有一天他背着背包回到家乡,做一些更加了不起的事情……
▲在字节跳动美国总部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