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股市:外围市场延续涨势,下周A股将迎动荡?
外围综述
美国股市周五大幅上涨,标准普尔500指数连续第四周上扬,因投资者对通胀可能见顶的迹象表示庆祝。
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424.38点,收于33,761.05点,涨幅1.27%。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73%,收于4,280.15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09%,收于13,047.19点。
标普500指数本周上涨3.26%,创下2021年11月以来最长的周连涨纪录。道琼斯指数本周上涨2.9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3.08%。纳斯达克指数也是连续第四周上涨。
但A50指数昨晚却小跌0.06%。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涨,COMEX黄金期货涨0.65%报1818.9美元/盎司,国际油价全线下跌,美油9月合约跌2.61%,报91.88美元/桶。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多数上涨,能源化工品涨跌不一,PTA涨1.36%,PVC跌1.35%,纸浆跌1.32%。黑色系多数上涨,螺纹钢涨1.53%,热卷涨1.28%,焦炭涨1.02%。农产品普遍上涨,棕榈油涨1.97%,豆油涨1.27%,豆粕涨1.23%,棉纱涨1.02%。
和老美脱钩及对交易者的影响
8月12日(周五)晚间,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中国铝业等多只中字头公司公告,将其存托股自纽交所退市。
同一天,中国石油公告称,公司拟于2022年8月29日或前后向SEC递交表格25,以将其存托股自纽交所退市。
同时,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正式启动,优化后沪深港三所的共同交易日均可开通沪深港通交易。
一方面,主动与老美脱钩,一方面加强沪深港三地的互联互通,金融领域变革的步伐正在显著加快。
而对于我们交易者来说,走势大概率将更加动荡,波动幅度更大、波动频率更高,是大概率事件。
其实随着中证1000的衍生品(股指期货、股指期权)的上市,我们已经在近期见识到走势的不连续性以及突变性,这种变化是一直在持续的,也是不可逆的。
我们再给大家看一下2004年和今年的两张上证分时图,同样是冲高回落的走势,可以看到,毛刺明显变多,急拉急跌的幅度也加大了。
以后这种情况将更加普遍,我们都需要顺应市场环境来调整自己的交易模式。
比如做短线交易的,要想办法识别假信号(诱多诱空),做中线交易的,则要考虑如何面对大幅回撤。
市场的技术含量会越来越高,普通交易者的生存难度会逐步扩大,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不进步就只能被淘汰。
而对下周市场的影响,估计主要提现在相关个股的走势上,昨晚,美股中石油下跌1.65%、人寿下跌1.46%、中铝下跌0.76%,预计周一个股也会有所调整。
最新金融数据昨日发布
8月12日,发布了2022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7.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再创今年以来同比增速新高,也意味着M2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
市场普遍认为7月新增信贷、社融规模不及预期
从新增信贷的结构看,7月住户贷款增加12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6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86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87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54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59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136亿元。
虽然6月份数据大涨,但7月金融数据回落幅度超出预期,这表明,当前企业融资需求不足,居民消费(短贷)需求不足,存款(M2)成了大家的共识。
整个七月,A股基本都处于回落之中,也就合理了。
说回市场
周五上证指数收盘跌0.15%报3276.89点,深证成指跌0.44%,科创50大跌2.3%,创业板指也下跌1.13%,全A成交1万亿元。
这是权重拉升的第二天,也是题材调整的第二天,而且在周五新题材板块调整的迹象更加明显,大科技为首的核心题材们(还包括军工、汽车、光伏、小金属)纷纷调整,而金融、地产、白酒、煤炭等权重板块则普遍拉升。
北向资金流入38个亿,其中沪股通占了30个亿,深股通只有8个亿,很明显权重有资金在流入了;
外资个股方面,隆基绿能获大幅净买入6.95亿元,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分获净买入3.1亿和2.67亿元,此外贵州茅台、比亚迪获净买入超2亿元;万华化学遭净卖出3.76亿元,韦尔股份、歌尔股份均被减仓超2亿元,中国中免被净卖出1.68亿元。
权重方面:
周五保险、证券虽然没有大幅拉升,但资金至少并没有流出,下周缩量调整之后,仍然有冲高的可能;
地产周五的时候仍然在拉起,但量能不够,周一如果不能补量,有调整需求,到时候再看调整的力度;
白酒周五下午带量拉起,有资金进了,下周应该仍能延续;
煤炭还没有完全拉到位,下周如果能缩量调整,还会拉起的概率大。
而医药里面的CXO、医美、中药如果周一能缩量调整,应有一波拉起,但是不放量,不容易持续;
还有个边缘板块,运输服务领域(运输服务、水运、机场、空运)大幅拉起,下周应该还有一定持续性;
题材方面:
大科技为代表的核心题材板块资金单边流出,一直持续到收盘,下周一至少还会有短线下跌,然后看15分钟能否反弹后缩量稳住,如果能,表明抛压不持续,问题不大,如果不能就会继续寻底。
而汽车板块(整车、新能源车等)比较特殊,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较为持续的下跌,目前仍然没有稳住的迹象,日线继续阴跌寻底的概率较大(除非出现放量拉升改变形态);
而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板块也都处于调整中,下周初不容易直接企稳。
所以可以看到,至少短线资金已经在从题材流出,并流入权重,至于这时短时间的行为,还是格局转换,暂时没法下定论(资金自己都不知道,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周四证券、保险的拉起
说到周四证券、保险的拉起,有传闻说是周末注册制全面落地,但周五盘前就已经辟谣了,但周五这两个板块并没有下跌,而是在低开后小幅震荡攀升。
说明资金并没有流出,再加上其他权重的拉起,可以确定资金是打算做一波权重的,毕竟题材前面拉的太久,而权重调整的又太久,资金有换场的意愿也很正常。
其实之前一直就有资金在尝试拉权重,只是一直没成气候,缺少资金的同步共振,周四这一波算是有点起势了,但还需要看下周是否会有砸盘资金出现。
其实市场的本质就是不断寻找新的热点,不断创造新的拉升行情,只有这样大体量的资金才有获利的机会。
所以“高的要回调,低的要启动”是必然结果,只是往往需要一些契机的牵引,周四的假消息就是一个这样的契机。
但我们必须看到,近期市场氛围并不好,权重的拉起缺少足够的信心支撑,一旦遭遇利空,资金很可能就跑了,周末公布的金融数据不及预期,人寿从美股退市,这些都构成负面影响,所以这里并不容易形成一波权重的拉升行情,仍然是短线行为的概率更大。
所以仍然可以按照短线思路操作,也就是在日内周期低吸,然后观察拉起量能,有量就持有,无量就离场。
不适合抗回撤,特别是一旦有破位放量下跌可能,切记不要死扛。
我们还是认为,只要市场的情绪不明显好转,权重很难持续拉起,因为拉权重太费银子了,对指数影响也过大,不是资金希望看到的;所以后期资金较大概率仍然会回到小票+题材的模式里面,我们对此要做好准备,盯住这些板块的走势,一旦有缩量企稳迹象,就可以试一试。
有时间盯盘的尽量日内做做T,没时间盯盘的可以采用“尾盘进场法”,前一天下午买入,次日早盘卖出。
或者按“定时交易法”,在盘后花时间选股,早盘集合竞价进场,次日再判断是否该离场。
这些战法我们在之前几次周日的直播中,都有详细说明,需要回放和资料的可以和我们要。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大家好好休息,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