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态学小漫谈

2022-07-28 09:48 作者:大清神龙  | 我要投稿

中国境内的物种多样性是蛮高的,在很多群落内我们可以看到高物种丰富度的地方,虽然这里的各个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或许不是那么高。比如像是西双版纳地区亚洲象有数百头,但是对应的顶级掠食者—虎,豺和豹子就知之甚少了。好在这里的食物链结构还素去年是比较复杂的且对于物理环境干扰也有较高的抵抗力—虽然经济林的问题削弱了这里的物种均匀性,搞不好或许会影响这里生产量和呼吸量的比值,还有反应群落内部物种数目和物种相对多度指标也会有相应的影响。(也就是α多样性)

根据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相应条件和单顶级学说做出的推断,西双版纳热带季雨林其实就是当地唯一的顶级群落。在这里很多侵移进来的物种得以繁殖,增加自己的个体数量。它们进入栖息地(也包括裸地)的繁殖结构称之为侵移。当地总是有着动植物的迁徙扩散,比如亚洲象的迁徙反复和双角犀鸟,熊猴帮助大种子植物传播种子。植物的繁殖体扩散之后经历发芽生长和繁殖之后,便可以形成植物繁殖体迁移散步这一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而植物群落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其中的动物区系也会做适当的调整,使得整个生物群落内部的动物植物又以新的方式统一起来。正如非洲东部稀树草原是长颈鹿,草原狒狒,狮子等等动物的栖息地,而到西部热带雨林可以看到大猩猩和大林猪这样的动物。

群落的演替本质上是一个在一定区域内,群落随着时间而变化,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生态过程。正如昔日亚欧北方的草原被替换为针叶林一样。当然最能影响演替的还得说可以有目的,有意识进行的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影响。

群落里面时不时可以看见一些珍稀,特有,庞大的对于其他物种具有生物量不成比例影响的物种,它们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就是关键种,例如双角犀鸟可以对于森林大种子植物的生存重要性很高,西黑冠长臂猿和亚洲象等等也是如此。它们比起所在群落的优势种相比,他们影响远大于其种群数量所显示的水平,影响相对其种群数量而言极不成比例。而关于物种在生态系统的作用到底是否一样的相关问题,很多人也就关注了虎,雪豹,藏羚这样的物种,而另外一些物种比如白腰雪雀,紫啸鸫,脆蛇蜥就不怎么管—对此“铆钉假说”的支持者反对这种作风,毕竟生物种群重所有物种对于生物群落功能正常发挥都有贡献且不可以互相替代,正像由铆钉固定的复杂机器一样,任何一个铆钉的丢失都会使得该机器的作用受到影响。正如自然界里东方蜜蜂虽然普通,但却是很多被子植物传粉者,华南兔个子小却是黄喉貂,赤狐,豹猫,亚洲金猫的食物。另一边,低营养阶层生物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等等决定了较高营养阶层的生物种群结构—比如没有赤麂,毛冠鹿这样的猎物,大型食肉动物无法生存。这是上行控制效应,另一边也有高营养阶层生物种群结构会限制低营养层次的—这就是下行控制效应,比如黄石国家公园不见狼群,结果马鹿太多了,吃了一堆植物,郊狼也泛滥了,之后狼群再度回归倒是改变了这里群落的结构特征,动态特征,物种多样性特征等等。

生态学小漫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