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一步步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大唐王朝第一道裂痕在哪里出现?(一)

2022-02-05 21:03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玄武门之变是一桩兄弟残杀的惨案,但是玄武门之变的第一根导火索就是在七年前发生的刘文静被杀案。刘文静被杀这件事儿并不复杂但是意义和影响非常的深远。首先我们来看刘文静是何许人也,他第一个身份是大唐王朝的开国功臣,在新唐书和旧唐书功臣列传当中,他和裴寂两个人被称为功臣之首,这是无可争议的。同时他又是秦王李世民手下的最得力的助手,这个人被杀对秦王李世民来讲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要说刘文静是怎么死的大多数人都以为是属于祸从口出,为什么?刘文静和他弟弟刘文起两个人在家里喝酒的时候就开始不停的抱怨当时的宰相裴寂,说到激动的时候拿刀砍那个柱子都砍出痕迹了直接讲必当斩裴济,就把柱子当成裴寂了。

这件事儿你属于在自己家里喝酒,怎么被国家知道的?刘文静因为有了新宠,他的一个小妾叫冯氏就受了冷落,这个冯氏一直就怀恨在心,晚上就偷听这两个人谈话,听到之后马上连夜告诉他一个本家的哥哥,他这个哥哥正巧在宫中做官,就把这件事儿上报了朝廷说他要谋反。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件事儿了,还告诉他说当时家里闹鬼,他专门请他弟弟刘文奇,请了几个巫师在家里做法,披头散发拿个桃木剑来回回。这件事儿为什么也被上报了?就是因为在唐朝的时候,你搞这些巫蛊之术很容易被联想到谋反。我们现代人不能用现代的眼光去看过去人的想法,大家普遍相信天人之感应,普通百姓也就罢了你皇室子弟或者掌握一定权力的人,你夜观天象被举报了,很多的时候皇上要建一个楼来观察这些兄弟是不是在家里夜观天象,你是不是要有一些谋反的迹象这都属于重罪。那时候产生像袁天罡、李淳风这样的一个风水大师,这也是不奇怪的事情。

当然咱们有点扯远回到刘文静,这这两件事儿被朝廷知道以后马上就给他抓起来,对他进行审讯,首先主审就是宰相裴寂,另一位叫做李刚,他是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另外一位是肖宇他是民部尚书也是宋国公,民部尚书我们多说一句隋唐时候的民部尚书,就是后来的户部尚书,为什么改成户部尚书?这个就是要避李世民的讳,李世民登基之后把所有的民不都改成了户部,我们现在都熟悉户部尚书,反倒对民部尚书并不那么了解,一审问之下,刘文静肯定不承认的,谋反说没有这事儿,但是大家一审说,你看看小妾都说了,说你要杀当朝的宰相,尤其是宰相还上面坐着,你对宰相不满就是对朝廷不满,对朝廷不满就是对皇上不满,这个事儿逻辑不清楚,所以你就是要谋反。

按理说这件事儿也很蹊跷,你本身的案子涉及到裴寂,你裴寂应该回避。结果李渊偏偏说放心就让裴寂去,就让他亲自审。您想想裴寂亲自审了两个人本来就有矛盾,当堂见面他裴寂肯定是揪着不放。但是刘文静开始是抵赖,但后来一看抵不住了,觉得这事儿也不大,索性就敞开了讲,说你看咱们俩当年是一起骑兵的都是同样的功臣,然后我能力各方面都比你强,现在我官职越做越小,你官儿越做越大,像你这种小人我就是不服你,你能把我怎么样?

就在庭审当中刘文静和裴寂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升级了,这种情况肯定是对刘文静不利,但是好在李刚和肖宇这两个人确实是非常秉公执法,他们两个经过合议也接明其非法,他能反叛只因高祖粟书记致说刘文静讲这件事儿,确实是酒后失言,他说的确实不对,确实对朝廷大臣有抱怨,但是他绝对没有谋反之心,他对皇上的忠心还是有的,所以两个人就把这个意见交给李渊来定夺,李渊拿来一看也犹豫了。

这个时候李世民听说刘文静被抓起来了,也非常着急,史书上讲叫极右住址,就想尽各种办法替刘文静来说情,他马上就跟父亲解释说,刘文静这个人就是喝多了,喝多了板不住嘴,谁都保不齐。我们现在天下初定,您要考虑到他给大唐王朝立柱的功劳还是别杀了。这时候的李渊也是大家都替他说情了,这个事儿我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我还是问问裴济,裴寂说了这样几句话,他说文静才略实冠时人,说刘文静确实能力各方面比一般人都强这我也承认。

玄武门之变其实是一步步发展的必然,还是偶然?大唐王朝第一道裂痕在哪里出现?(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