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否決的功課)從運行圖探討蒸汽機車時代的九廣鐵路(2)

50年代的文章仍在寫作中;現在趁週五上傳第二部分——這部分講述通車後約30年後的九廣鐵路英段。
這段時間為九廣鐵路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期間出現了很多特色服務:午餐車、廣州淑女及大埔淑女號、鐵路巴士等等,而「兩位淑女」更成功在香港鐵路史上留名,為目前鐵路迷津津樂道。可惜好景不常,這些服務很快便因爲日軍佔領而停止;而戰後的九廣鐵路英段恢復服務後,卻已變成另一個模樣。
1929年11月版
在1911年到1928年間,九廣鐵路(英段)的需求穩步上升。及至1929年,九廣鐵路(英段)每天每方向開出超過10趟車次。其時刻表如下:

相比於之前兩份時間表,本時間表大幅簡化,只標示發車時間和終點的到達時間;快車的通過時間不再列出。
根據《百載鐵道情》記載,九廣鐵路看準假日到新界旅遊的需求,曾經推出午餐車:只在假日開行,在午間時段從尖沙嘴開車往粉嶺,到了粉嶺後留下為遊客服務,並在黃昏由快車拖回尖沙嘴。從上述時間表之觀察,第22次列車(下午2:53開)最接近該描述:只在假日開出(有標註A以及只供頭等乘客)。
由於鐵路採用絕對閉塞系統,車站辦理路票程序不一定可以加快,停站時間難以減少。所以,筆者按照前後附有到站時間的時間表做參考以補遺漏,並繪製運行圖如下(圖7)。

從圖7可以估計列車運用計劃如下:

估計鐵路局需要最少7列列車,其中列車4和5的車序是按1911年時間表的情況估算:同樣有列車是慢車往廣州(1911年的6次列車),卻沒有回程的列車;故該『回程』車次在深圳止步修整,再轉換車次繼續前往九龍。
在1929年,九廣鐵路局已經擁有12台蒸汽機車以及2部在1922年從美國引進的鐵路軌道客車,足夠應付牽引上述車次的需求。
在1929年,普通列車走完全程需要約1小時,全程表定速度約為35km/h,比1911年為快;快車全程的行車時間則與1911年沒有分別。至於油麻地到沙田間,行車時間縮短到10-11分鐘,表定速度提升到約44km/h。
車隊的增加使鐵路局可以開更多班車,減少每班車的車廂數量。這樣,機車的負載就可以減少,加速和爬坡的性能得以改善,行車時間也因此可以縮短。另外,快車的行車時間並沒有減少,相信兩個時期快車所使用的機車以及車廂數量一樣。

此版本與1929年的變化不大,但深夜似乎加了一班,該加班車在九龍過夜。

1938年5月版本

時間來到1938年,九廣鐵路英段開通28年。相比1929年,列車班次更多,每天對開14班:除了客車還有貨車及鐵路巴士。當時列車數量應該維持在某一水平,而速度沒有太大變化。當中,慢車走完全程時間為60分鐘,而最快車次《飛星號》及《飛龍號》走完全程僅需35分,其表定速度達60km/h。
值得一提的是,時間表還標明列車名稱,當中有很著名的《廣州淑女》及《大埔淑女》(下文詳述),分別擔當3次及15次北行快車。
除了這兩列到現在還是在鐵路迷間耳熟能詳的軌道車外,當時為了更好宣傳廣九快車,鐵路局特意命名4班快車,分別為《飛箭》(Fei Chin)、《飛龍》(Fei Long),《飛星》(Fei Sing)及《飛鷹》(Fei Ying),並在尖沙嘴站入口放標語做招徠:「頭文字“飛”列車往返廣州只需2小時57分(Canton: 2hr 57min by "Fei" Express)」。當中,《飛星》及《飛龍》在時間表中出現。不過,這些命名只在一個方向使用,不會像現在般往返方向均會使用(如往返成都與北京之間的T7/8次為《天府之星》,Z49/50次為《星耀天府》、往返北京和莫斯科之間的K19/20次為《Восток》(東方號))。
這次的運行圖添加了貨運列車2班,分別在上下午各開一趟。按運行圖估計其交路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九廣鐵路局為了開拓客源,在30年代開始了第二項特色服務:鐵路巴士(Railbus)。當時的鐵路局改造貨車,把他們併接成為客用鐵路巴士(見下圖)。


根據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 A History一書,這些鐵路巴士有較佳的性能,起停快,可載55位三等乘客;主要服務於大埔墟-粉嶺之間路段。以上時間表印證了這點,而且沿途設乘降站方便乘客搭車。
從運行圖可以看到,鐵路巴士開行於正式車次之間的空檔,並能每天開出超過10班。這點印證了九廣鐵路局善用路線資源,滿足沿途鄉村之間的交通需求,從而更有效地和巴士服務競爭並創造額外收入來源。不過,這種服務的壽命並不長,隨後便因日治時期車隊下落不明而被取消,而蒸汽機車的車隊也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除了上述的鐵路巴士之外,當時的九廣鐵路局也有其他軌道車。同樣在1930年代,九廣鐵路局從美國Hall-Scott引進2部軌道車,初期運用在本地服務;隨後兩部車均先後被改造,改成流線型並增設吸煙間連雞尾酒吧及展望廳。改造後載客30人,並被命名為「大埔淑女號」(Taipo Belle)及「廣東淑女號」(Canton Belle,下圖);這些列車在時間表中特別標明,均是特快列車,在香港不停站。其中,大埔淑女號在1939年10月14日創下九龍廣州之間的速度紀錄,其全程運行時間僅為2小時15分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