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业绩不降反升!这家巨头的“零售终局观”,究竟有何魔力?
继苹果、星巴克之后,又一家零售巨头瞄准了“移动支付”的生意。
一、日本优衣库启动线上支付服务
据日经新闻1月19日报道,日本服装巨头优衣库运营商将在其智能手机端的APP中增加支付功能,以便更容易跟踪顾客的购买记录,提高制定计划、生产和销售产品的效率。
此前,优衣库门店的电子支付由第三方服务商处理。现在优衣库母公司迅销(Fast Retailing)决定将自行处理优衣库门店的所有支付交易。
日本最大的移动支付应用是软银集团支持的PayPay,注册用户超过3500万。优衣库应用已经积累了大约3000万的下载量,增加支付功能后,其母公司迅销将成为国内拥有这项服务的最大零售商。
据悉,支持优衣库线上支付功能的Uniqlo Pay是由迅销与三井住友银行合作开发,并在周二推出。用户可以将自己的银行账户或信用卡信息绑定到优衣库应用程序,在收银台通过显示二维码进行支付。
不过目前该支付服务仅限于日本约800家优衣库门店。报道称,今后Uniqlo Pay的支付服务还将应用到网上购物和GU店。
事实上,优衣库门店允许使用手机支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迅销无法通过手机支付获取用户性别和年龄数据,除非同时打开优衣库应用,但许多顾客不愿意打开两个应用程序。
为了提高APP的使用率,减少顾客排队等候的时间,同时能够收集更多的客户数据,迅销最终决定整合支付功能。显然对于如今的零售巨头们而言,移动支付的价值已不仅仅在于方便、快捷那么简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成为商业竞争的手段之一。
在当今的零售世界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寻找更快,更简单的购物方式。不管是在线购物还是在实体店购物,诸如自助结账之类的创新已经远远达不到快消费的需求。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手机钱包”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发展,包括优衣库、沃尔玛等在内的零售商家们在借力移动支付提升客户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在借此排挤竞争对手。
二、随需而生的数字化战略
为什么要推出移动支付呢?这与优衣库的“有明计划”是密不可分的!
2017年,迅销集团(优衣库母公司)董事长柳井正在股东 大会上提出“有明计划”,宣布优衣库向“数字消费零售公司”转型,即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从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到全员的工作方式都导入数字化。
为此,迅销集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技术的方式,预测顾客购买行为、提高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速度、实现仓库自动化。公司在东京总部大楼开辟了一块约1500平方米的开放式办公空间,打破各部门之间的壁垒,让设计师、企划、销售等部门紧密沟通,激发员工创造力并提高决策速度。
这一计划背后,柳井正试图解决优衣库的三个痛点。
首先,改变现有产业模式。优衣库过去的产业模式较为简单,以先生产后销售为主,是将商品推向消费者的过程。转型后,优衣库通过供应链流程数字化,在获得消费者数据与外部市场资讯的基础上,更好地预测商品的趋势和具体市场需求,把更多的消费者反馈融入到产品设计与功能提升上,提高“爆款”概率,将消费者拉进优衣库门店。
第二,优化库存,为供应链提速。做零售就是做库存,众所周知,库存是包括服装在内零售行业的最大问题。以优衣库HEATTECH温暖内衣系列产品为例,在过去的系统下,温暖内衣必须在每年5月就进入仓库储存,增加了大量的额外成本。数字化转型后,优衣库通过物流自动化加快商品交付,减少商品的库存时间,做到相对效益的改善,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

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优衣库可以获得门店产品销售的实时反馈,在商品第一波热卖缺货后,门店马上收集资料增加订单,让补货更为及时,从而延长“爆款”热度,促进销量进一步提升。
第三,线上线下整合。为了建立数字驱动的消费零售公司,优衣库整合了线下门店与线上销售业务。通过数字化手段,优衣库缩短了Front端(门店顾客) 与End端(后台顾客服务)之间的距离,这些举措帮助优衣库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三、优衣库的零售“终局观”
一直以来,优衣库将科技创新应用于研发制衣新材料、细节优化、提高质量上的特色让人们印象深刻。但,不仅仅在产品能力上,优衣库在产业变革上其实具有更大的野心。
“这种能够为任何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高品质日常服装的能力,将会让我们变得更特别。” 柳井正说。
据说,对柳井正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本书是哈罗.悉尼.吉宁写的《职业经理人笔记》,书里提到“从终点开始吧。因为只要你设定了终点,‘为了获得成功该做哪些事’就变得一目了然了。”
了解“有明计划”,回过头来再看优衣库在中国逐年推进的零售布局。就会理解,为什么说,要用“终局思维”去理解优衣库的零售战略。
就会理解,为什么优衣库没有热衷在门店里布置各种炫目的黑科技?为什么优衣库一直在探索线上销售,和第三方电商巨头合作同时,持续保持在中国每年开业80-100家门店?
为什么优衣库不热衷去布局目前被业界时髦尝试的多业态混合门店?为什么优衣库每年都去做消费者调研做深刻的消费趋势洞察……
谁能走到最后,是“短期的作战能力”,还是长远的“战略布局”?
不妨,看看优衣库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