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论教育》摘要

农业大学办在城里不是见鬼吗?农业大学要统统搬到农村去。
一九五八年八月十七日的讲话。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
一九五八年的一次讲话。

学制可以缩短。学制缩短以后,中学毕业生只有十五、六岁,不够当兵年龄,也可以过军队生活。不仅男生,女生也可以办红色娘子军,让十六、七岁的女孩子去过半年到一年的军队生活。
现在课程多,害死人,使中小学生、大学生天天处于紧张状态。
课程可以砍掉一半。学生成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
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搞突然袭击,出一些怪题、偏题,整学生。这是一种考八股文的方法,我不赞成,要完全改变。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考试可以交头接耳,无非自己不懂,问了别人懂了。懂了就有收获,为什么要死记硬背呢?人家做了,我抄一遍也好。可以试试点。
旧教学制度摧残人材,摧残青年,我很不赞成。
孔夫子出身没落奴隶主贵族,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开始的职业是替人办丧事,大约是个吹鼓手。人家死了人,他去吹吹打打。他会弹琴、射箭、驾车子,也了解一些群众情况。开头做过小官,管理粮草和管理牛羊畜牧。后来他在鲁国当了大官,群众的事就听不到了。他后来办私塾,反对学生从事劳动。
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上山采药,才写了《本草纲目》。更早些的,有所发明的祖冲之,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学、大学。
美国的富兰克林是印刷所学徒,也卖过报。他是电的大发明家。英国的瓦特是工人,是蒸汽机的大发明家。
高尔基的学问完全是自学的,据说他只上过两年小学。
现在一是课多,一是书多,压得太重。有些课程不一定要考。如中学学一点逻辑、语法,不要考,知道什么是语法,什么是逻辑就可以了,真正理解,要到工作中去慢慢体会。
课程讲的太多,是烦琐哲学。烦琐哲学总是要灭亡的。如经学,搞那么多注解,现在没有用了。我看这种方法,无论中国的也好,其他国家的也好,都要走向自己的反面,都要灭亡的。书不一定读得很多。马克思主义的书要读,读了要消化。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修正主义者。
在春节座谈会上的谈话,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

同志们:
你们的事业,我是完全赞成的。半工半读,勤工俭学,不要国家一分钱,小学、
中学、大学都有,分散在全省各个山头,少数在平地。这样的学校确是很好的。在
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这样的学校,各省也应
有这样的学校。各省应派有能力有见识的负责同志到江西来考察,吸取经验,回去
试办。初时学生宜少,逐渐增多,至江西这样有五万人之多。
再则,党、政、民(工、青、妇)机关,也要办学校,半工半学。不过同江西这
类的半工半学不同。江西的工,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是农、林、牧
这一类的学。而党、政、民机关的工,则是党、政、民机关的工,学是文化科学、
时事、马列主义理论这样一些的学。所以两者是不同的。中央机关已办的两个学校,
一个是中央警卫团的,办了六、七年了,战士、干部们从初识文字进小学,然后进
中学,然后进大学,一九六〇年,他们已进大学部门了。他们很高兴,写了一封信
给我,这封信,可以印给你们看一看。另一个,是去年(一九六〇年)办起的,是中
南海党的各种机关办的,同样是半工半读。工是机关的工,无非是机要人员,生活
服务人员,招待人员,医务人员,保卫人员,及其他人员。警卫团是军队,他们有
警卫职务,即是站岗放哨,这是他们的工。他们还有严格的军事训练。这些,与文
职机关的学校,是不同的。
一九六一年八月,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三周年纪念,主持者要我写几个字。
这是一件大事,因此为他们写了如上的一些话。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力量的来源是人民群众。不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哪一个也不行。要在人民群众那里学得知识,制定政策,然后再去教育人民群众。所以要想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学生的。而且当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
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的谈话,一九六四年八月。

清华大学有工厂。它是一所理工科学校,学生如果只有书本知识而不做工,那是不行的。但是,大学文科不好设工厂,不好设什么文学工厂、历史学工厂、经济学工厂,或者小说工厂。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师生应该接触农民和城市工人,接触工业和农业。不然,学生毕业,用处不大。如学法律的,如果不到社会中去了解犯罪情况,法律是学不好的。不可能有什么法律工厂,要以社会为工厂
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的谈活,一九六四年八月。

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二十多年看不见稻、粱、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怎样做工,看不见农民怎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怎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真是害死人。我曾给我的孩子说:“你下乡去跟贫下中农说,就说我爸爸说的,读了十几年书,越读越蠢。请叔叔伯伯、姐妹兄弟做老师,向你们来学习。”其实,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二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小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概念。狗,是个大概念。黑狗、黄狗是小些的概念。他家里的那条黄狗,就是具体的。人,这个概念已经舍掉了许多东西,舍掉了男人、女人的区别,大人、小孩的区别,中国人、外国人的区别,……只剩下了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特点。谁见过“人”?只能见到张三、李四。“房子”的概念谁也看不见,只看到具体的房子,天津的洋楼,北京的四合院。
大学教育应当改造,上学的时间不要那么多。文科不改造不得了。不改造能出哲学家吗?能出文学家吗?能出历史学家吗?现在的哲学家搞不了哲学,文学家写不了小说,历史学家搞不了历史,要搞就是帝王将相。
要改造文科大学,要学生下去搞工业、农业、商业。至于工科、理科,情况不同,他们有实习工厂,有实验室,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但也要接触社会实际。
高中毕业后,就要先做点实际工作。单下农村还不行,还要下工厂,下商店,下连队。这样搞他几年,然后读两年书就行了。大学如果足五年的话,在下面搞三年。教员也要下去,一面工作,一面教。哲学、文学、历史,不可以在下面教吗?一定要在大洋楼里教吗?
在杭州会议上的讲话,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科学的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但讲课,不能都按照发展顺序来讲。学历史,主要学近代史。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三千多年,要是到一万年该怎么讲呢?
讲原子物理,不必要从最早的那个学派的理论讲起。你们这样学,十年也毕不了业。你们学自然科学的,要学会用辩证法。
与毛远新的谈话,一九六六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