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专硕考研备考经验指导

2023-07-14 15:16 作者:新祥旭考研黄老师  | 我要投稿

一、学院及专业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建校初期,经过60余载的建设发展,学院在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科建设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能源与动力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国家“211工程”和“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学科,能源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100,环境学科进入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和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300。

学院现由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组成,设有包括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内的4个本科专业,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环境工程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2014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环境科学专业入选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

主要研究方向:

01流动、传热与传质

02燃烧理论与高效清洁燃烧

03材料热物性与测试技术

04热工理论与技术

05热过程和热设备

06节能理论与节能设备

07新能源技术及应用

08储热与褚冷

09化学储能及氢能

10储能材料

11热能动力装置及控制

12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

13非刘顿流体理论与实验研究

14多相流理论与实验研究

15制冷技术

16气体分离技术及应用

17人工环境与工程

18流化床理论与应用

19热设备、热过程诊断及能效评估

20新型能源系统

21碳中和与低碳技术

 

二、招生情况

1.考研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1热工理论(包括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

 

2.参考书目:

《传热学》第四版,杨世铭,陶文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传热学(第2版)(改编版)》,冯妍卉,贾力,张欣欣,彭晓峰改编,Yunus A.Cengel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北京科技大学“传热传质学”课程网站——国家资源共享课: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642.html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沈维道,童钧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2023年总分:325 单科:38 38 57 57

2022年总分:312 单科:38 38 57 57

2021年总分:312 单科:37 37 56 56

 

4.近几年录取情况(统考):

2022年报考142人,录取46人

2021年报考117人,录取46人

2020年报考144人,录取47人

 

三、备考经验

专业课是热工理论基础,包括传热学和工程热力学,我用到的资料除了新祥旭的资料外,我还买了何雅玲老师编写的精要解析和传热学的三一丛书。由于本科学过这两门课程,所以的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晚,大概是在9月份左右开始的,每天晚上吃完饭之后的时间都给专业课,开始先学的工热,先抽出来两天的时间把课本顺一遍,看一看大体内容,然后就去网上找一些专业课视频看,看一章的视频对应做一章题,这样下来过完一科的时间大概是一个月左右,到10月下旬就开始真题了,十几套题做下来之后,基本的题目就都会做了。题目是用来帮助理解知识的,在复习基础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做一定的题目。我当时专业课真题前后做了两遍,难题最后两天又做了一遍,后期背名词解释和政治英语一块背,最后上考场的时候也蛮有信心的。

 

先说说我的时间安排吧,暑假之前建议重点学数学和英语,在暑假之前我是过完了一遍高数,两个月的暑假,根据自己的安排,每天尽量学习时间在十个小时以上,暑假(7月份)开始,觉得自己专业课学的不好的或者本科没学过传热或者工热的,就可以学习专业课了,每天两小时以上直到初试,前期基础差的同学要过一遍基础知识,可能需要的时间大于两小时,不建议今天只学习数学,明天只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安排,这样容易效率低下。在复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做一些题,可以先复习工热基础,做课后题然后复习传热基础,边复习传热边做工热2015年之前的的真题,2015年以后的题目留下做定时训练,可以把简答题和名词解释以及一些错题整理到笔记本的后面,后期专门记忆,可以提高效率。暑假是复习黄金时间,每天基本有十二小时的时间学习,早上七点半我一定在自习室里自习,暑假前期晚上10点多回去。最晚暑假结束之前就要开始专业课了。最重要的是真题!最重要的是真题!最重要的是真题!真题一定要做3遍以上。北科的811动力工程真的很好考,专业课不压分,很多题型都有原型,只要安安心心准备,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再讲一下公共课的学习,数学一直是考研的重中之重,数学在考研中会花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你有不敢将它扔在一边,尤其今年数学一我感觉有点难度,计算量有点大(考场有人要了三页演算纸),虽然我努力复习了,但感觉考的还不算太好,有点遗憾吧,填空考了个比较偏的。甭管怎么说,数学是一定要学好,你要有“数学虐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恋”精神。每天的数学学习不能拉下,对于数学视频资料,有人说这个老师好,有人说那个老师好,这个就看自己吧,我当时第一轮跟的汤家凤老师的课,第二轮跟的武忠祥老师,个人感觉有点后悔晚见武忠祥,当然视频只是辅助,千万不要迷恋视频!我觉得数学最重要的还是得做题,通过做题把知识点巩固好。

 

英语的学习也很重要,特别是考这种一线城市,单科要是不过线,想调剂都难。我英语考的也不是很理想,前期好好背单词,我用的是墨墨背单词,单词背好了英语到后面就好多了,单词尽量早点背,到后面哪还有时间背单词呀。作文最后一个月突击背背范文,找好模板,你找的模板可能就是你最后的作文了。

每天的学习安排就是上午学数学,下午晚上给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到了后期,为了模拟考试时间,一般上午学数学,就是做真题和模拟题一天一套题,一上午就完事,下午每两三天做一套英语真题。我喜欢做数学题,因为做题的时候时间过的快,而且做出来有成就感。开学之后,先把之前的题又过了一遍,主要是错题和难题,1800基础篇做了两遍,圈出来的难题又做了一遍,模拟题没出来之前把1800的提高篇和闭关修炼做了一遍,重点把我自己的薄弱点和历年难点研究了一下,2002年之前的考研真题我没做,我觉得参考意义不大,之后的题目也很简单,做的很快,大概是到2015年真题的时候,数学一的难度开始增加了。关于数学模拟题,我做了下合工大模拟题、张宇八套卷,(宇四没做)、李林的模拟题必做,都是当作模拟做,掐点三个小时,做的很快基本两个多小时就做完了,对对答案差不多上午就过去了。

 

政治我跟的是徐涛老师,听他的课也挺有趣,午饭晚饭回来之后或者学不下去的时候可以听,最后一个月开始背诵,背诵跟的是腿姐,最后就是肖四了,肖四大题一定要背诵,去年大题几乎全中。参考2021年的成绩,政治英语差别不大,政治答70多算好的了,一般都在60+,都说今年的英语一难度比较大,但是也有高分79的,今年的专业课热工理论难度比往年的小,分数集中在110左右,录取的同学中,专业课分差20分就算很大的,而数学相差40分的大有人在,所以,一定要学好公共课,尤其是报考一线城市的学校。

 

四、复试准备经验

去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上复试,就没有笔试内容,北科811复试科目为燃烧学和流体力学。

1.复试流程

下载好云考场及腾讯会议备用,考前提前一天老师会通知调试设备。考试当天8点开始抽签,抽到的号就是抽到的题号和进场顺序,8点半开始,一个人20分钟。考试时,首先会看到有三个专业问题和英文翻译在一个PPT上,先从三个专业问题中挑两个回答,有一分钟的准备时间,不要着急回答,仔细想好再说,再回答完之后,开始英文翻译部分和英文自我介绍,英语问题问了毕设的内容,再问了下本科的经历。

 

2.面试内容(例举回答的问题)

Pr数和对流换热系数的关系,以及不同Pr数的边界层的区别

②蒸汽制冷循环能用节流阀吗?若不能,能用什么代替

③实际伯努利方程和理想的有什么区别

英语:问了毕设的内容。

综合:本科经历。  

专业课因为是两门,所以复习起来任务多,我当时是用了新祥旭的真题复习资料,9月份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开始时一个月一门,先跟着视频看一遍内容,先开始工热,工热要用何雅玲老师编写的精要解析,跟着做一个月,学完之后用两个晚上时间对着资料自己整理一下知识点,再一个月之后学传热,传热要用王秋旺老师的三一丛书,做完这些之后到了10月底了,开始真题,每个晚上做两套,加上对答案,巩固,很快就做完一边了,我当时到考前真题一共做了34遍,最后打上记号的难题再做一遍就上考场了,考完之后,有一个工热的原题,题型基本都做过,感觉还好。

2024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专硕考研备考经验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